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一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 (第2/2页)
肯定的答道。 随即王直狐疑的问道: 徐惟学半真半假的说:「头领也知道,先前我在幕府搭上了条内线,就是那秦德威的奶兄弟,所以徐海才能安然无恙。 如今秦德威把徐海放出来,也是为了向我们传话,希望我们取了许、李二人首级,投顺过去。」 王直思索了片刻后,开口道:「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如果除掉了许李二人,我们就能独善其身? 其次,就算要投顺官府,那也必须要获得相应待遇。如今官府什么都没说,就想让我们火中取栗,那也未免把我们看得太轻贱了。 第三,那许李二人身边还有数百亲信,若困兽死斗,我们不一定杀得过。就算侥幸成功,自身也会损失惨重,完全不值得。」 徐惟学心里有点着急,面上不动 声色的问道: 王直忽然笑了,神态忽然兴奋起来,「东海之上岛屿千万,双屿岛没了,我们可以另外再找一个合适地方,重建双屿岛! 只要还有人讨海,双屿岛就一定能重建成功,但那就是属于我王直的双屿岛了! 到时候,与官府谈判也有更多的底气,从官府那里拿到更多的好处!说不定能做一个海上王侯!」 徐惟学暗暗叹口气,你王头领的雄才大略,能逃得出秦中堂的五指山? 就是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办?难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弃子? 不能吧?难道秦中堂这样的宰辅级别人物,也会欺骗自己? 以秦中堂的性格,难道真就这样虎头蛇尾,消极不管了? 正在这时,忽然瞭望警戒的人叫道: 王直和徐惟学一起登高眺望,果然看到海上隐隐约约出现了十来艘船。 如果海上只是出现船只,那还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十来艘船同时出现,说明这些船是同一伙的,就必须要警惕了。 这是,烈屿码头船只上的人也发现了情况,有所sao动起来。 此后许栋李光头立刻从船上派了人来问, 王直也只能回答说: 等那十来艘船更近些,视力最好的人便能看得清楚,每艘船上都打出了王直的旗帜,迎着海风飘扬在船桅上。 徐惟学转头对王直问道: 王直这次从倭国返回,来东海插旗抢地盘,当然不可能只带着烈屿上这几百人。 为了表示诚意,让许栋和李光头安心,烈屿上只留了几百人,其他一千多手下都分散在各岛屿。 所以徐惟学看到打着王直旗号的船只,第一反应就是把其他地方的人手调过来了? 不只是徐惟学,别人的反应大概也差不多。正在众人疑惑的时候,这些打着王直旗号的船只突然就开炮了。 炮口所朝向的,正是停靠在烈屿码头的那些船,包括许栋、李光头这些大头领的座船,甚至很凑巧的有一炮打断了船桅。 站在甲板的许栋许七爷不复首领风度,直接破口大骂。 李光头叫道: 许栋想了想,真可能是唯一生机了。目前海上方面明显对方人多,但在烈屿陆地上,王直的人手并不比己方多,还能打一打。 当即两大头领就招呼手下们躲着炮击,重新下船登陆,数百人在岸上汇聚起来。 又看到王直带着人跑了过来,在不远处高声道: 误会***!李光头素来十分凶悍,当即抽出大刀,一马当先朝着王直就走过去。 两边各有数百人,千人大混战瞬间就爆发了。 这不是为了面子的意气之争,也不是为了利益而打架,而是生死存亡性质的搏斗!拥挤在码头上你死我活,场面一度十分血腥。 王直对徐惟学喝道: 在往常的搏杀中,徐惟学、徐海叔侄都是很勇猛的人物,今天却躲在了自己身边。 徐惟学连忙解释说: 那十来艘打着王直旗号的船只反而没人管了,逐渐靠近了码头,却又是不分青红皂白,对 着码头上的正在战斗的人群一通炮击,瞬间又是数十人倒地。 等抵达码头后,这些船只就没动静了,仿佛一个路过看热闹的,对着岸上殊死搏杀的双方冷眼旁观。 腥风血雨中,只需一刻钟,还能站立的人就不超过三四百了。 从新来的船只上忽然开始涌出一队队身穿红胖袄的大明官兵,像是迟到了,来到搏杀现场收拾残局。 官兵们打硬仗不知道如何,但打落水狗肯定没问题。 最大的船头甲板上忽然打起了巨大的青罗伞盖,人生第二次亲征的秦中堂坐在伞盖下,俯视着岸上的活人和死人们。 旁边的徐老三喜不自胜的说: 秦德威回应说: 望见了船头上的伟岸身影,徐惟学仿佛倦鸟归巢,立刻扔下王直,热情的挥着手就跑了过去。 就是差点被守卫在船下的亲兵打死,得到秦中堂示意后,徐惟学和徐海才被带到甲板上。 打量着徐惟学,秦中堂诧异的说: 徐老三突然打了个哆嗦,自己如果不是秦某人的奶兄弟,只怕早就死在考验的路上了吧?投胎果然是最大的技术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