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七章 这下事儿大了 (第1/2页)
说完了后,秦太监起身就外面走,他跟徐世安这种人真没什么共同语言,多留一会儿都是浪费时间。 而且看到徐世安,就想起了前妻,总归是有点不爽。 慢着!徐三爷却喊住了秦太监,倔强的说:我绝对不会对夏言赔礼道歉!秦太监停住了脚步,盯着徐世安。 两边长随太监齐齐惊讶,印公兼厂公安排做事,你一个五品千户居然敢有不同意见! 又听徐世安继续说:我是代表我秦兄弟来的,绝对不会给秦兄弟丢这个脸,哪怕是你秦太监吩咐的也不行! 秦太监被震撼的久久无语,这踏马的是哪来的***啊?秦德威是怎么想到用这个人的? 正常情况下,抓一个小屁千户过来,根本不需要他秦太监这个头号大太监出面说话!而他秦太监本人偏偏出现在这里,并对你徐世安说了话,难道还不足以暗示出什么?你这个小垃圾难道没有感受到他秦太监的维护善意,然后老老实实服从安排? 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你!秦太监回过神来后冷哼道。 徐世安豪气干云的说:我徐世安就算在诏狱里被饿死,就算被上吊,就算被恶疾暴毙,也不会给夏言赔礼道歉! 思路敏捷口才便利的秦太监,竟然发现自己面对徐世安,一时间不知道再说什么好。对方连最基本的政治素养都没有,思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且这里还有别人在场,怎么才能跟对方沟通? 最后秦太监只能无能狂怒的喝道:有胆量你在夏首辅面前,也敢这样说! 徐世安回应说:有何不敢?秦兄弟交待过,到了京师后,不用在意什么首辅啊阁老啊!谁不给我们面子,也就别再想要面子了! 秦太监脸皮抽了抽,说了句那你就在这里候着吧,然后转身就走了。 在东朝房里熬到了天亮,就有官员陆陆续续的进来了,准备在这里开廷议。 他们看到东朝房里还有锦衣卫官和徐世安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惊讶,因为在廷议现场按惯例都会有厂卫人员监视和旁听的。 至于徐世安则被以为是厂卫的一份子,朝廷大员中并没有人认识徐世安,就连骂了几天小垃圾的夏首辅都不认识徐世安。 随后人越来越多,阁老和部院大佬都逐渐到了,首辅夏言看看人数差不多齐全了,就准备开场。 但户部尚书王以旅却先发难了,对着夏言质问道:首揆致使户部失了十万太仓银,难道就若无其事乎? 夏言瞥了眼王以旗,轻飘飘的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王以旅今天就是找茬来的,哪能轻易放过,又追问说:如果不是首揆对千户徐世安不公,何至于徐世安携十万两银子负气而去?首揆避而不谈,莫非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夏言强硬的说:内阁如何决断,不需要王尚书你来指点!对于报上来的叙功,也从来没有不加审视,全都通过的道理! 王以旅一反低调的常态,攻击性十足的质问道:敢问首揆,徐世安的功绩有何可疑之处?首揆能否详细说明? 夏首辅一时略显语塞,当时看到徐世安这个小人物的叙功文书后,轻视之余根本没多看,就直接打回去了,所以根本说不出来有什么可疑之处。 再说徐世安功绩上的三千多首级都是有详细记录的,真实存在的,夏首辅坐在大后方又能看出什么可疑? 而且当时夏首辅也根本没想到,徐世安后面还牵扯着十万两银子归到哪里这破事。稍稍停顿后,夏言有点心急的说:这事是兵部的事情,与你户部没关系,你又有什么资格多言! 王以旗毫不相让的 说:但关系到十万两银子,就与我们户部有关!必须要明确其中原因以及是谁的责任! 我王以旅以为,就是你夏言出于一己之私,党同伐异毫无公正可言,才导致太仓银流失! 十万两银子没了只是业务问题,借此攻击夏首辅的立场才是政治问题。 夏言拂袖怒道:休要在这里胡搅蛮缠,今天廷议并不是为了议论户部事务!如果你王尚书不想参与议论,就出去! 秦党也不只有王以旅,桑乔、詹荣、陈春等人正跃跃欲试的时候,忽然在角落里有人扯着嗓门大叫: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把所有人都喊懵了,恍恍惚惚有一个错觉,秦中堂空降朝堂了?众人扭头看去,却见在几个锦衣卫官校里面,有个年轻人正举着双手。 然后又听到这年轻人继续叫道:将士阵前出生入死,才换得首辅能稳坐中枢,但笔墨之间平白抹杀功绩,究竟是何道理! 大佬们齐齐懵逼,你踏马的究竟是哪颗葱,敢在这里大放阙词?你以为你是秦德威?其他锦衣卫官校默默的远离了这个年轻人几步,表示与此人没有关系。 有离得近的官员喝问道:你是谁? 那年轻人高声答道:我乃南京留守右卫千户、宁波检船副专员、双屿岛善后大使徐世- 安! 众人闻言大为惊诧,传说中的秦德威奶兄弟怎么出现在廷议这里了?夏言大怒,对那几个锦衣卫官校问道:谁把此人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