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黄鸠  (第2/2页)
望。    单单这门户,耗资几千两银子,郡县百姓一辈子也赚不到。    黄鸠带着方鸿到了门口:“朝廷书院的学子标准很高,不是武人,要么家世显赫给捐献,要么是武道奇才,灵性很高,方能破例。”    “等会进书院,先测量灵性。”    “一些教习,学子,都会过来旁观。”    黄鸠说着,瞥了一眼,见方鸿打量那个破损青铜钟,脸色不自然,回想起那一夜的凄惨遭遇。    只一掌。    差点被人活生生打死。    “别看了。”    黄鸠咳嗽两声,道:“那青铜钟是科考功名之铜钟,每逢院试开启,命人敲响九下,意为武道后天的九层,也象征大乾王朝的九品官位。”    方鸿瞧着青铜钟:“那上面好像有个窟窿。”    “细枝末节,不要在意。”黄鸠摸了摸胸口,骨头似乎有点疼,忍不住搓了搓牙花子。    他修养这么多天,伤势好转,已无大碍。    至今没想通。    那个戴着戏曲面具的武道强者到底是何方人士?    黄鸠叹口气,看了眼方鸿,就进入白玉正门,踏着一条百丈之长的大道,路面乃黑色石头打造,严丝合缝,纹理细腻,色泽清澈,直通书院内部的高大阁楼。    巍峨的阁楼矗立,碧瓦朱檐,勾心斗角。    门匾上书三个字:藏书阁。    方鸿眼睛亮了起来。    难道……飞云书院的藏书,比养生斋更丰富?    这时。    阁楼门开,走出一人,乃是一身青衫的书院教习:“黄老哥,您怎么带了个普通人来此。”    后天四层以上,养气血,是武人。    青衫男子打量了一眼方鸿,周身没有空气扭曲的迹象,明显只是后天前三层境界。    黄鸠捋胡须,笑道:“此人是养生斋方鸿,破例举荐,来此测灵性根骨。”    青衫男子手持羽扇,摆了两下,哑然失笑:“那个一日抄录三册书,不要命的抄书人……黄哥,你说你慧眼识人,这一回恐怕是看错了人。”    “灵性再高。”    “又能如何。”    灵性代表着悟性,慧根。    但这东西,好比根骨,也就平民当回事,视为翻身的依仗,练武最重要的是有多少银两。    穷人练武,痴心妄想。    富户练武,供得起餐食丹药,必然是节节攀升。    除非……根骨或灵性极高,高到令人震撼的程度,自此扬名,引起注意,得到武道方面的资助。    这种奇才,相当罕见。    黄鸠笑眯眯说道:“试一试,不麻烦。”    藏书阁,乃是考核学员入书院的地方。    对此。    青衫男子稍稍迟疑了一下。    “好吧。”    “若要启用藏书阁的灵玉。”青衫男子开口道:“按照书院规矩,需要有三位教习和十位学子,在场旁观,防止作弊,还请老哥别介意。”    “当然。”    黄鸠轻轻颔首。    书院学子,名额宝贵。    总有人想要营私舞弊,或是给好处,或者耍手段,把家里子女、族内后辈塞进来。    ……    盏茶时间。    听闻有人测灵性。    几个闲着无事的教习凑热闹。学子来了十余人,大多是后天五层的境界。    不远处,绿荫小道,浓眉大眼吕安乔走了过来:“怎么回事,又要招收新学子?”    他乃青云榜第二,内息境,颇有威名。    学子们争相回道:“黄教习找了一个抄书人,认为其灵性很高,有可能接近武道奇才的标准。”    “没可能,没可能。”    吕安乔晒然一笑,端详方鸿,摇了摇头。    非武人,进书院,前年破例过一次,那是捐献,花了三万两白银……并不是资质太高而破例。    吕安乔看着诸多学子,道:“非武人的话,有教习举荐,接近武道奇才的标准就可以破例,但你们可知,奇才之稀有?”    郡县之内,附近村镇,经常传出某某是武道奇才。    实则不然,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武道奇才的概念。    要么徒有虚名。    要么自不量力。    测一测根骨,灵性,仅仅比寻常人高出一截。    “养生斋,抄书人?”    “瞧瞧他有多高的灵性。”吕安乔注视黄鸠方鸿走进藏书阁,也迈步跟了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