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请战 (第2/2页)
胥,汉唐之风。他们这个时候闹事,绝非偶然。 “北上!杀虏!” 大营外,数百将士坐在地上,嘴里高呼着口号,慷慨激昂,不知疲倦。 而大营中的宣武卫将士,从营中各个方向聚集而来,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人也是加入了请愿的人群。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不知道军法无情吗?” 董有为脸色通红,大步出了营房,向示威的人群大声喊了起来。 “董大人,我们要见王大人,我们要北上杀虏!” 前排静坐的人群之中,有将领大声喊了起来。 “张世雄,大人对你恩重如山,你还在这里聚众闹事!还不速速回营,约束部众,否则军法从事!” 董有为的怒吼,并没有让叫张世雄的军官退缩,反而让他更加义正言辞。 “董大人,我是山东济南人,鞑子杀了我一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只是要见王大人,让他带我们北上,何罪之有” 张世雄的话,让下面的将士们纷纷开口,人人都是激愤。 “血债血偿,北上杀虏!” “血债血偿!” “北上杀虏!” 静坐者怒吼声不绝,许多人红了眼眶。 “张世雄,你们……这是在违抗军令呀!” 董有为的指责声有气无力,轻轻摇了摇头。 军心可用!如果没有礼义廉耻,如果没有这份血气,没有这些桀骜不驯的骄兵悍将,河南卫军的战斗力何在! 一瞬间,他忽然响起王泰的一段话来。 “一个剑客,和对方的剑客对阵,明知道不是对手,明知是死,也要亮剑,勇敢地搏斗一番。倒在对方的剑下并不可耻,但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耻辱!” 剑客,敢于亮剑,这不就是军人的血气吗? “各位兄弟,王大人回来,我一定把各位兄弟的话带到,各位兄弟,散了吧!” “兄弟们,王大人已经向朝廷上了奏折,要求带兵北上,众位兄弟,你们就安心等待吧!” 董有为和将领们大声劝解,请战的将士们却不为所动,原地静坐。 “董大人,我们在此等待王大人,你们请回吧!” 张世雄等人坐在地上,不再言语,董有为等人面面相觑,没有办法,摇摇头各自离开。 这些个家伙,恐怕也只有王泰,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李定国看了看周围,轻轻摇了摇头。 请战的军官至少几百人,有这些骁勇善战的悍将们,河南卫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要是王大人当了皇帝,兄弟们就不用苦等了。王大人一定会率兄弟们北上,灭了建奴的威风!” 静坐的人群之中,有人忽然开口,引起周围人的一阵附和。 “王大人当了皇帝,兄弟们肯定是心甘情愿!” “王大人爱民如子,他做了皇帝,天下的百姓,就不会再受苦了!” “几百年前,赵匡胤在河南商丘黄袍加身,自立为王,王大人为什么不可以以我看,王大人比赵匡胤更加仁义,更合适当这个皇帝!” 众人议论纷纷,旁边的李定国也是心惊rou跳。 看起来,这些年轻军官都是王泰的信徒,他们巴不得大明朝廷完蛋,王泰取而代之。 远处一群铁甲猛士打马而来,中间簇拥之人浓眉大眼,布衣纶巾,马上挂着大弓,威风凛凛,器宇轩昂,却平易近人,让人无端生出好感。 “王泰!” 李定国瞳孔收缩,一下子认了出来。 看到王泰过来,所有静坐的军官们一起站了起来,站在路旁,自动让出道来。 “各位兄弟,有事吗?” 王泰打马而来,在人群之中停下,面色平静,不怒自威。 “大人,兄弟们过来,是想问一下,大人何时带领兄弟们一起北上,杀虏雪耻” 张世雄刚才面对董有为时的冷漠和倨傲荡然无存,他毕恭毕敬,说话也是不自觉满脸赔笑。 “兄弟们,朝廷已经下旨,要求带兵北上,和鞑子血战一番。兄弟们下去,动员队伍,做好北上的准备,就在这几日!” 王泰看着如此多的军官集中一堂,心里也是明白了几分。 “兄弟们,我河南卫军,功名富贵马上取,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们也记住了,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军纪森严,千万不能冒犯!” 王泰面色微微一沉,众军官肃然而立,鸦雀无声,张世雄赶紧拱手行礼,诚惶诚恐。 “大人,小人等冒犯军规,只为请战,北上杀虏,还望大人原谅!” “各位兄弟一片报国之心,惩罚就免了。张世雄,带领兄弟们下去,仗有的你打,报仇雪恨,血债血偿,你就放心吧!” 张世雄带领军官们兴冲冲离开,李定国面色尴尬,硬着头皮上前。 “大人,我和他们一样,也是来请战的。” 王泰微微点了点头,看着远处,若有所思。 “李定国,此番北上,你怀庆卫便为先锋,你可不能让天下人看走了眼!” 李定国大喜,素拜一礼。 “大人知遇之恩,小人敢不用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