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南京 (第2/2页)
松了一口气。 看看太子朱慈烺,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兴奋样子,崇祯一阵心寒。 就太子这样子,怎么能和王泰叫板? “太子,你把王泰变法革新的举措都读一遍。” 看崇祯平静了下来,周皇后这才小心翼翼向太子朱慈烺说道。 “好的,娘!” 朱慈烺连忙点头,轻声读了下去。 第一条,汉皇下诏将开封改称东京。10月1日改年号为“永兴”。 第二条,建立反贪总司,直属于汉皇,由张煌言担任第一任总司长。目的是杜绝吏治腐败、贪污受贿,并颁布律法行之。 第三条,废除宗室制度,废除奴籍、贱籍,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官府通过补偿形式,收回宗室、豪强乡宦的俸禄、土地。 第四条,设立工部工商业管理部门;改革土地制度,清丈田亩,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地设立的关卡; 第五条,统一货币,成立国家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各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殖产兴业。 第五条,任命朱之瑜为教育司司长,扩建大学,大兴教育。在原有两所大学的基础上,各省至少建立一所大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术和科研机构。颁布教育改革法令—《义务教育法》,发展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泰西国家葡萄牙、法国等国留学。 第五条,军事改革;改革军队编制,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18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 第六条,改善各地交通,兴建公路。 第七条…… 一条条新法读下来,崇祯脸色越来越难看,青惨惨仿佛要渗出水来。 “新朝新气象,就任由去王泰折腾了。” 周皇后轻声开口,试探着崇祯的究竟。 “黄河改道,修建公路,义务教育,废除宗室特权,清丈田亩,反贪司,服兵役……” 崇祯喃喃自语,并没有回复周皇后的话语。 “那是留在南京,还是回京师?” 周皇后轻声说道,不徐不疾。 “你别催我行不行?” 崇祯瞪起了一双眼睛。 “朕就待在这南京城,好好的恶心一下王泰。他不是想夺取天下吗,看他怎么夺取南京?” 崇祯一声冷笑,眼神狰狞,跟着猛烈咳嗽了起来。 “这又是何必啊?” 周皇后幽幽叹了口气。 大势已去,落日余晖,还不如体面地落幕,何苦为难别人,为难自己。 “大明两百八十年江山,就这样断送在朕的手里,朕不甘啊!” 崇祯脸色煞白,眼神痛苦,低声咆哮了出来。 “爹爹,不要再固执了,这天下,没有几个人眷恋大明王朝了!还是想办法,保住大明皇室所有人的性命吧!” 崇祯固执己见,一旁的太子朱慈烺却忍不住,再次急了起来。 他才十九岁,正是大好青春,自然不想早早没命。 “是保住你的性命吧!” 崇祯不满地看着儿子,冷冷一笑。 “听说你在秦淮河和一个叫小蝶的歌妓如胶似漆,那女子还有了你的骨rou,是不是?还有一个唱南曲的名妓崔梦君,和你也是情深款款。太子,你是秦淮河畔,大名无人不知,都可以追上前朝的柳三变了。” 太子朱慈烺的脸,立刻红了起来。 “陛下,太子青春年少,涉世未深,怎么能抵抗得了外面那些莺莺燕燕。等他再历练历练,就会好些。” 周皇后赶紧为自己的爱子开脱。 “慈母多败儿,你就宠他吧!他再历练一下,王泰会给他时间吗?” 崇祯看着妻子,气不打一处来。 “还有永王和定王,兄弟两个,一个书呆子,一个懵懵懂懂,只知道奇技yin巧。一群蠢货,朕的江山,朕的江山……” 见崇祯说的儿子一无是处,评价如此低劣,周皇后忍不住心头有气,反驳了回去。 “永王喜欢诗词歌赋,那是他的喜好。定王喜欢游玩,琢磨火器,有何不好?两个孩子都是至孝至纯,比那些寡廉鲜耻,道德低下的世俗之辈,可是强多了!” “可他们生在帝王家,就得有皇子皇孙的担当和本事。诗词歌赋,奇技yin巧,这些东西能救大明江山吗?” 崇祯怒火攻心,大声呵斥妻子。 “爹爹勤政爱民,英明神武,不也是没能挽救大明朝廷吗?” 周皇后沉默不言,朱慈烺却梗着脖子,面红耳赤说了出来。 “你这个逆子!你……” 崇祯恼羞成怒,还想继续说话,却一时语塞,反而又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陛下!” “爹爹!” 周皇后和朱慈烺,一起惊叫了出来。 忽然外面乱糟糟一片,似乎还有枪声响起。 “王承恩,什么声音,发生了何事?” 崇祯脸色难看,勉强撑起身子,不耐烦地喊了起来。 “爹爹,我出去看看!” 朱慈烺站起身来,刚要逃离,王承恩匆匆进来,满脸的恐慌。 “陛下,皇后,太子,有数万暴民围攻皇宫,事态危急,请陛下等暂且躲避才是!” 崇祯眼前一黑,再也支撑不住,又晕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