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0 失望  (第1/1页)
    李槐打完了算盘,也不由得暗暗心惊。    这个月粮铺里的出货量,几乎赶上之前几个月的量了。即使粮价缓缓地涨了三成,这个势头依然没有放缓。    这是什么情况?莫非,有人在暗中默默囤粮么?    看来这事儿,得跟东家打声招呼啊。对了,自己家是不是也得囤点儿?    李槐感觉脑子里、心里都乱糟糟的,长叹一声,对小伙计说道:    “你安排个人儿,今晚上之前给我家送二百斤高粱米,一百斤白面,记在我账上。”    小伙计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儿:“哎!您放心!先生慢走。”    李槐步履沉重地回了趟家。    他现在一点儿都不乐意回去,回去就难免要看到曹氏那张默默谴责他的脸。    虽然她不敢说出口,但他管不住她心里头怎么想啊。    打都打不服她,他又能怎么办?    而且,他自己心里也不是不犯嘀咕的。    这头他刚刚强迫蝉娘做了自己的姨娘,那头珠姐儿就偏偏遇上了这种事儿……    他已经对蝉娘好了很多了,可是珠姐儿还是日渐憔悴,以泪洗面的。    老太太又非得死命坚持把珠姐儿留在自己身边,怎么都不肯让她回镇上来……也不知珠姐儿的生路在何方!    李槐心情沉重地迈进了家门,远远地就听到花厅中传来一阵笑声。    这可是奇了。    家里的氛围已经沉闷了好多日子了,今儿个莫非是有什么喜事?    哎呀,现在已经快六月了,是不是文哥儿终于通过了行知书院的内部考试,今年可以下场了?    李槐忍不住有几分惊喜,然而进了屋,这份惊喜就消失无踪了。    文哥儿不在,书院里给学子们跑腿儿的小厮也不在。    倒是有个一身绫罗,打扮得妖里妖气的老太婆,正坐在炕头上,大着嗓门儿,口沫横飞地跟曹氏说着庞家。    庞家?    李槐攥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牙齿被他咬得咯吱咯吱响:    这是什么人哪?    跑到自家来夸庞家?这是来打自己的脸么?    曹氏本来正围着那老妇人在奉承,此时听到了李槐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就觉得头皮发麻。    看李槐这表情,怒气冲冲的,这是打哪儿受了什么腌臜气回来了?    可别迁怒到花媒婆身上啊!    曹氏急忙从炕上下来,三步两步走到李槐身边,给他抚了抚胸口顺气:    “哎呦,这是怎么了?脸色怎地这么难看?是哪里不舒坦么?”    看着曹氏那张苍老憔悴的脸上满是关切和惶恐,李槐心头的火气也平息了一些。    他低声问道:    “这是什么人?怎么有胆子在咱们家里提庞家?”    曹氏也低声回答道:    “这是花媒婆,替庞家小少爷来跟珠姐儿提亲的。”    曹氏没敢把话说得明白,纳妾和娶妻,那可不是一码事。    若是李槐一听说是纳妾,就亲自动手把媒婆打出去了,那她的珠姐儿的出路,可就彻底被堵死了。    蝉姨娘做了几个拿手菜。    一尾清蒸鱼、一个糖醋小排、一盘软炸里脊、一份地三鲜、一个凉拌时鲜、一碟素烧二冬,一套卤味冷拼,一盆鲜蘑杂菜汤……    把一张不大的餐桌,摆得满满当当。    李槐夫妇坐主位,花媒婆坐客位,林氏喂了李烨一碗汤,就开始站在曹氏身侧伺候婆婆,而蝉姨娘则立在另一边儿伺候李槐。    花媒婆暗暗嘲笑李槐夫妻俩摆谱摆得不伦不类,把个儿媳妇儿跟妾氏的地位整成一样儿了,一边放开腮帮子大吃大嚼了一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方才再次说到这说亲的事体上头。    出乎曹氏的意料,李槐竟然没有把花媒婆给打出去。而是客客气气地说,这事儿还得再征求一下李景福和乔细妹的意见,因为李家尚未分家,老两口儿还是李家的当家人。    ……    花媒婆出了李槐家,便去回报庞老爷:    “李槐两口子半个不字都没吐,这事儿啊,看来有个七八分准了。”    庞老爷闻言哈哈大笑,暂且放下了报复李家人的念头。    庞家的小少爷庞耀祖,昨个儿醒过来了一回。醒来的时候,意识也不大清醒,嘴里一直叫着“珠姐儿,珠姐儿”。只没叫几声儿,就又昏死过去了。    一开始,庞老爷还以为小少爷叫得是春眠楼的花魁一斛珠。    但后来想想,庞耀祖出事儿的那个点儿,一斛珠正在春眠楼里补觉呢。这庞耀祖嘴里的名字,跟一斛珠怕是扯不上什么关系。    那,就只能是李家的大娘子李云珠了。    庞老爷在庞耀祖出事儿之后,查凶手的时候,就已经把李家查了个底儿掉。    因此,庞老爷知道,李槐在镇上的粮铺子里做账房。    也知道,李家有两个孙子,都在行知书院读书。且李家四房的李希贤,在行知书院,深受山长顾先生和业师丁先生的喜爱。    而且,四房这一家子,似乎有几个孩子都很得于家小娘子的欢心,尤其那个六丫头李云心,几乎成了于家二娘子的跟班,两人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块儿,不知鼓捣些什么东西。    因此,庞老爷觉得,这个李家的大娘子,抬进家里来给耀祖做妾,也不算辱没了自家孩子。    但他却从来没想过,李家人竟然会不同意。    ……    李槐跟粮铺那边告了假,雇了辆马车,将刚买的高粱米和白面各拿出来一半儿,装到车上,带着曹氏是一块儿回了靠山屯儿老李家。    他心里是非常矛盾的。    若是让珠姐儿跟庞家结亲,怕是爹娘都不会乐意。    但若是不让珠姐儿跟庞家结亲,珠姐儿现在这样子,她的前程,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了。    可是,即便是正经做亲,爹娘都不能乐意,更何况还是要纳妾?    做妾可是要签卖身契的……    李槐怀着这样不安的心情,到了老宅。    就见乔细妹正带着李希义,在晾晒做豆腐用的包布。    这做豆腐的包布得天天清洗,还得及时在阳光下晒干。    不然做出来的豆腐味道不对,砸了牌子事小,把客人吃出毛病来事大。    李槐费劲巴力地把粮食卸车,李希义连忙上前帮手,乔细妹的态度,却有些冷淡。    自打李云珠出了事儿,李槐两口子和乔细妹的关系就有些紧张。    李槐明显是带着粮食,来赔礼道歉来了,只是乔细妹还是不想那么快就原谅他。    李槐沉默着卸完了粮食,给车夫付了车费和赏钱,就一瘸一拐地跟在乔细妹身后,径直掀了帘子进了屋。    乔细妹听到李槐一瘸一拐的脚步声,心下不忍,却依然不乐意搭理他。    李槐沉默了一阵子,到底还是硬着头皮,把花媒婆提亲的事儿,结结巴巴地跟乔细妹说了。    乔细妹等他期期艾艾地说完,拧过半截身子,瞅着李槐,瞅得他忍不住低下头去,方才叹了一声:    “槐哥儿,你怎地变成了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