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迟早是我的_第四十八章 各自努力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各自努力吧 (第2/3页)

,两年后,等他回来,她一定要成为一个让他刮目相看的电影美术师……

    ……

    有一个晚上,两个人正安静地各忙各的,许洛斐突然开门进来。

    他看到他俩对着电脑各自忙碌的身影,快笑喷了。

    “我去,大哥我是真服你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居然带着女朋友搞学习?太让观众失望了吧!”

    时玥奇怪地问,“什么观众?”

    “我啊!我突然袭击,以为会有机会看到,那啥,激情戏。结果呢,你们就给我看这?……”

    驰早回头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许洛斐连忙闭嘴。

    “哦,好的,我这就滚。”

    ……

    转眼拍摄工期到了第二个月。

    时玥按照统筹的安排,每周去剧组取几次景,拍摄一些在灯光和机位确定的情况下的大场景照片,回去用于后期制作的素材。

    统筹就是负责安排剧组所有工作的人。

    比如明天要在哪里拍,要拍摄哪些镜头,需要哪些人,哪些道具,几点钟哪些人要入场,几点钟转场,几点钟撤场……

    所有这些工作,统筹都要很细致得安排好,给相关的人发通告,合理分配人手和时间。

    时玥去剧组的次数多了,就完全理解了田心之前的话:

    跟组确实很辛苦!

    一进入工作领地,就能看到场记拿着场记板在各个场景里奔走。

    “A机五场四镜十七次!B机四场三镜二十三次!”

    场记需要把这些数据精准无误的记录下来,因为影视剧的拍摄过程,不是按剧情发展来的。

    为了最大力度节约人力和场景,可能导演一天之内就会把某个环境里出现的情节全部拍完。镜头素材完全是打乱的,依靠后期剪辑才能把剧情捋顺。

    场记的工作,就是把那些素材标记好,好让剪辑师看了场记单,就知道需要的镜头在哪里。

    打乱拍摄,也确实考验演员的演技和对剧本的理解。

    时玥有次目睹了女主角的哭戏拍摄过程。

    没有什么铺垫,自己看完剧本酝酿一会情绪,一声令下就开始哭。

    然后听从导演的指挥,

    “起~~落~~再起~~”

    “起”就是哭的凶一点,“落”就是稍微控制一下情绪。

    真是术业有专攻啊,连哭都要讲究节奏,演戏也太难了吧==

    导演基本一直坐在监视器前,把控演员的表演和画面内容。

    执行导演则在奔波在拍摄现场,下达导演的指令,协调各组的工作。

    此外还有其他几个组,灯光组、摄影组、道具组、录音组、服装组、梳妆组等等。

    大家各有各要忙的,各有各的辛苦之处。

    比如道具组,虽然同样是置景,跟时玥置的却是不同的景。

    他们负责的是一些更生活化的物件,比如屋子里的柜子桌椅床榻,演员们在戏里吃饭用的道具,街市上的摊位等等,全靠道具组来回搬运,很是辛苦。

    剧组的人从早上搬运设备开始,到晚上导演喊收工,算一个天次。

    有的天次忙起来,听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的。吃完饭筷子刚放下,现场制片就喊开工。

    而且进了剧组就没有假期,每天都处于没日没夜的高度紧张状态。

    田心揉揉自己的黑眼圈跟她说,

    “我早就告诉过你吧,剧组不是人待的地方,全靠仙气吊着。”

    确实,有次时玥从学校早早过去,看见拍完夜戏的群演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休息。

    夜戏一般都是拍室外,很多群演就直接睡在影视城的台阶上。

    而且还会被骂,因为可能挡着别人道了。

    剧组的工作节奏非常快,骂人爆粗口是常事。谁耽误了时间,耽误的就是大家的时间。

    有时候拍外景遇见天气不好,大家就站在雨里,保护着机器不被淋湿,调试着各种机位和打光,个个被雨淋得透心凉。

    那些镜头里的岁月静好都是骗人的,谁知道幕后人员流了多少汗呢……

    还好她不用跟组,取完景就可以回去了。

    ……

    拍摄工期的第三个月,时玥有时会跟着师父去现画故事板。

    故事板,就是电影分镜。

    在开机以前,师父就已经把整部电影的分镜绘制好了。

    分镜结合了剧本和导演的想法,把电影要拍摄的内容,用多格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也都在一边详细地交代好。等到电影开拍,导演只需要按照每个分镜画面进行拍摄就可以了。

    所以说,故事板就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而且故事板的存在,也大大方便了导演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在师父的故事板上,所有角色动作、场景构图、演员走位,一目了然,打光方向也有了大致交代。

    让剧组的人看了知道,在混乱庞杂的拍摄现场,每个人该做什么事。极大的节省了沟通时间。

    而时间对于电影来说就是百万级的烧钱。

    难怪很多导演争着跟师父合作,他的故事板确实把拍摄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师父前期绘制故事板的时候,跟时玥的气氛图是同期进行的。

    那时候时玥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画概念图,师父就在对面的办公桌上,对着电脑画分镜。

    他们有时候会相互借力。

    比如时玥的场景先出了,师父觉得不错,就可以根据场景去设计剧情的视角。

    有时候故事板先出来,时玥可以根据故事板的构图,去设计自己的场景内容。

    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只不过那时候时玥看到的分镜都是电脑里零散的图,现在在剧组,她把导演那本打印成册的故事板捧在手里,内心十分震撼。

    真像一本精彩的漫画书!

    光是看那些分镜头脚本,就已经能感受电影想表达的气氛和所发生的故事了。

    时玥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影视分镜的示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