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祀_74、小厮通报有人寻、张璁契机在眼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4、小厮通报有人寻、张璁契机在眼前 (第2/2页)

门。

    没想到今日王瓒却主动来找他。

    礼部本身就是此次风波的漩涡,而王瓒作为礼部侍郎更是首当其冲,哪怕今日能够避过一时,却无法避过一世。

    且不论他在礼部做墙头草,朱厚熜会不会允许,但说王瓒与杨廷和之间龃龉,杨廷和也不会允许王瓒在关键时刻做中立派。

    张璁想要插足此次漩涡,王瓒却来寻找,如此好机会,不去怂恿一下,岂非天予不取?

    于是乎,张璁连忙起身吩咐:“原来是小宗伯来访,速速将其请来厮见,顺便备上一些酒菜!”

    《老子·三十六章》一句话说得好:「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想要以王瓒破局,必然需要重礼相待。

    且张璁与王瓒还算有些交情,今日相会,若不款待一番,显然有些失礼。

    特别还是有求于人时,则更需要极尽礼待,这才能让接下来之事,显得没有那么突兀。

    张璁虽不喜与人相交,但并非木讷之辈,更非那种不懂礼数之人。

    相反其功利心甚重,好钻营,对于这种必备手段,他并不是太过陌生。

    面对着张璁吩咐,小厮拱手笑道:“张相公已在隔壁雅间,备好酒菜等着足下,让小的请来迎您前去厮见!”

    “哦?”张璁轻抚胡须,心中暗自揣测:“难道是王瓒遇到什么难事不成?不但今日没有上班,而且还备好酒菜,等我前去……”

    张璁自从前年十二月抵达京城,给了王瓒一封书信,等待去年五月之时,见了一面之后,便再也没有相见。

    如今突然来见,而且还事先置办酒菜,再请他过去相见,这怎么都觉得有些违和。

    想了一会,张璁突然脑海一亮:“难不成是因为宗庙制度之事?”

    想到此处,张璁越发感觉可能。

    王瓒身为礼部二把手,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时,不但没有上班,反而有闲情雅致,请同乡吃饭,这点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而且张璁自然也是知晓,王瓒与杨廷和一直暗中有些龃龉,而掌礼部事物者,又是与杨廷和穿同条裤子的毛澄。

    想要在这个时候不同意杨廷和等人意见,又想安稳站在礼部,这是绝对不可能之事。

    只要王瓒不同意杨廷和等人意见,不消对方施展太多手段,只需找些王瓒破事,就足以将其赶走。

    如果王瓒附和皇帝之意尚且好说,即使有人弹劾,皇帝需要做做从谏如流,也顶多只是赶到南京,甚至还会委任一部尚书。

    等到风平浪静之后,再行迁官北京任一部掌印官。

    可偏偏王瓒此人,并不是什么喜好钻营之辈,对于皇帝与朝臣的争斗,他也并不是太愿意插手,只想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中立党素来都是大家拉拢对象,可同样也是大家怨愤对象。

    王瓒不同意皇帝之意,皇帝岂会庇护于他?

    更莫说今上乃薄情寡义之辈,如若王瓒不从,势必会顺水推舟,届时皇帝未必不会落井下石,将王瓒发配戌边,或是贬谪云南、贵州等荒僻之地。

    这点王瓒同样深知,但其打心眼便不想掺和这些闹心之事。

    是故才有今日心烦气躁,在礼部告了病假出来散心。

    本想去在灯市随便逛逛,走近这家客栈,这才想找张璁这个同乡叙说烦心之事。

    所谓以点破面,既然想通了可能性,张璁也不在矫情,而是点头答复:“你在这里稍待,等我换身衣裳便来!”

    不换身新衣裳赴宴,穿着满身墨香,衣袖还有许些墨渍的衣服,邋里邋遢相见,实在肯定有失礼仪。

    他虽然与王安石一般,皆是穷经皓首的硕儒,同样都是崇尚儒家实学一派之人,甚至性格略有几分相似,但终归不是王安石一般不修边幅之人。

    小厮也没有催促,轻轻点头同意:“张相公自便!”

    张璁听后微微颔首,将书签夹在书中,然后收起文宝之后,返回房间换上一套赶紧衣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