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南下南下 (第1/1页)
0034、南下南下 一场追逐,倒把吴世琮没有安排好的事情提前做好了。 现在,所有的人已经汇合在一起。 从衡阳以来,所要完成的任务基本完成,虽然不是直接安全地送往云南。可是,好像从一起始,大周朝的几位重臣就想到是这样安排的。 找一个地方先秘密安葬。 在这兵荒马乱、风雨飘摇的时候,哪有什么完美的结果。 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如果有一天大周朝能够平安顺利,再来这里把昭武皇帝‘接’回去,也是最合理的安排。 现在,要着重考虑的,是龙威将军镇守的广西重镇的军事问题。 接连这几天,又有好几次边关急报,辗转着送到这里。广西方面的事情更加危急。一刻也不能让这个广西守将在这里作半点的停留。 龙威将军吴世琮本想着把木匣子安顿好后,再在附近的小城里等着吴畏带着其他的兵丁过来,大家一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下,后面的部队主动地就跟上来了。 关于飞贼流寇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时间去解决。其实,也不用去解决。 这茫茫八百里大山,想着他们也不会与一个小山洞过不去。更何况山上还有寺庙,这佛教圣地,想想他们也不敢乱来。 他们不要山洞,要的只是金银珠宝,要的是女人。这些才是飞贼流寇该干的事。 大家在山里汇合,讲到有关分开后所发生的事情。 天也慢慢地亮了。 吴世琮带着三十来兵丁,下得山来,走向那座小城。 这座小城不大,是走过黔东第一关后,黔地的第一个城池。很多年前,这里还属于‘苗夷’之地。后来,才慢慢有了汉族的‘流官’以及明朝的兵屯和兵堡。改土归流,即设置专门汉族官员和军队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模式。 大周昭武皇帝,也就是当年山海关总兵。 ‘冲冠一怒为红颜’。 为自己的爱妾陈园园,被已经推翻了大明王朝、逼着崇祯皇帝煤山上吊的李自成的部将张献忠所夺,而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才有了大清朝。 大清朝同样采取了利用汉族官员和军队管理地方的流官、屯兵方式,占领及管理着所有西南地区。 而吴三桂从云南起兵,经贵州打到湖南,却并没有在沿路驻兵留守,所以,这也许是他注定失败的一方面。 现在,这座小城,仍然归属于大清朝。 不过,对于吴世琮等二三十个已经作了改装的大周兵将,也没引起清兵们的注意。 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小城。在靠江边的一处小店里歇下来。 “店家,有什么好的饭菜,快上些来,我们太饿了。” “好的,客官,稍稍等等,这马上就好。” 此时还早,从凤山下来,本就没有几步路,大白天的,一路下来,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再加上,吴世琮他们本来下山就早,好些人还在梦中。所以,吃饭的店子没那么拥挤。 上菜也快,店家也不是很忙,就过来有意无意与‘客人’搭灿: “几位客官,看你们也不像做生意的,一个个膀大腰圆,这么早,是要去干什么啊?” 吴世琮等,哪敢说自己是大周朝吴三桂的兵将,更不敢说自己是护送大周皇帝的遗体到这里来的,只好一顿敷衍: “啊,我们是清水江下游请来的放排工,早早吃了,好到下游去放排(水上放木排)。” “啊,听你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啊。” “我们是从云南那边过来,兵荒马乱的,逃到这里混口饭吃。” “唉!也是,这仗呀,打过去打过来的,刚刚清兵打翻了大明,现在又听说你们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吃饱了撑的,又起兵反清,听说都在什么衡阳称帝了。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年引清兵入关,现在又起来反清。唉!” 什么叫‘吃饱了撑的’,又什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吴世琮等听了这话,特别别扭。几个脾气毛一点的兵丁正要发作,被吴世琮用眼神制止了。 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而且也不必暴露自己的身份。 不过,店家也没注意到这伙人脸上的表情,说着,自顾着笑眯眯地上菜去了。 匆匆吃过了早饭,趁着店里人少,他们就在店里要了一壶茶,告诉店家说没事不要进来,他们有要事相商。秘密商量着如何去往广西的事。 这座小城,上次从云南进兵湖南,有一支兵力经过的就是这里,平西王吴三桂,也就是在这座小城休整时,听说附近有一座山叫凤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庙里的菩萨挺灵验的,所以才带着吴世琮他们、带着重臣上了凤山。 从这座小城开始,他们没再沿着清水江绕道沅水进入长江,而是南下进入湖南和广西交界的湘西地区。 现在,吴世琮等,要走的也是这一条路。 从这里南下,就要从黔东第一关的上游跨过清水江,也是放木排的最好最多最为繁华的河段。所以,刚才他们顺便说出了到下游去放排,店老板深信不疑,对他们没有起任何的疑心。 吴世琮,作为大周朝镇守广西一隅的重要将领,并且在广西打了不少胜仗,在广西有一定的名望,甚至清兵们听到大周朝龙威将军名字,都有几分忌讳。 不过,在黔地,大家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名字而已。没有太多的人认识他。这样,反而对他有好处。要不,也许他根本就走不回广西。早就被清兵抓走了,或者至少与清兵有一场死战。 不过,有些事情不得不防,而刚才他们随口说出的放排工,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现在,不如将错就错,三十几个人完全改装成了放排工的模样。至于马匹、兵器等,包裹严实放在马背上,从小城到下游的江边,也没有太严的检查岗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安排好一切,吴世琮等走出小店,向着东南方向的大路走去。 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处,两边的高山峡谷‘让’出一条路来,一片田园坝子豁然开朗,远远的一条白色‘带子’,就从这一片田园大坝中间蜿蜒而过。 这条河,就是前段时间吴世琮他们走过的清水江的上游。 沿着官路,在大坝上来回穿行,不到半天的功夫,来到江边一处渡口。 渡口旁边的一棵大树下,立着一块不是很旧的石碑,石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个字—— ‘辞兵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