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赵小姐  (第1/1页)
    金秋十月,天气分外凉爽;全国大部分人民迎来了十一黄金周。    对于学生们来说,国庆假是除却寒暑假外最长的假期,今天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更是让假期的时间延长了。    当然,作业也更多了。    张珊作为大学生是没有假期作业的,但是并不代表没事做。    相反,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可以比高中还要忙还要累。    假期也经常要用来备考或者社会实践。    朋友圈里都是各种堵车堵到怀疑人生的消息,但是张华并不用担心堵车。    此时的一家三口正在去江西的火车上,准备去著名的庐山走走。    虽然不用堵车但是火车着实是挤了一点。,过道里都站着不少人。    张珊买到了靠窗的位置,笔记本放在小桌子上,一个人静静的学习;与火车里吵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许久,张珊收起耳机,伸了一个懒腰。    “大国庆的没必要这么努力,我们是出来放松的。”张华笑着对张珊说道。    “现在竞争太大了,不努力怎么能行?”,张珊的话说的有气无力,刚才的学习还是挺耗精神的。    “没事,哥养你。”    对面座位的几名明显是出来玩的女学生都一脸诧异和欣赏的看着张华。    “emmmmm。”张珊则是一脸无语的看着他。    她发现自己自己的大哥自信了不少,也嚣张了不少。    以前母亲还经常会找张华谈话,给他规划未来;现在母亲都很少过问了。    反倒是张华经常会给母亲规划,还经常会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家里面的蔬菜水果都没缺过。    张华的快递甚至比小区里著名的几个常年霸占快递箱的家庭妇女还要多,跟快递员都混熟了。    母亲刘慧兰是坚决反对高消费的,但是每次都说不过张华。    用张华的话就是,钱就是挣来花的;当然前提是花过之后还有空闲的余钱。    张珊偷瞄了一眼正在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张华。    那种从容与自信,在家道中落之后几乎再也没有看到了;果然,钱是男人的腰杆子。    上午十点多出发,到了下午四点多一家人才到庐山,其实张华本来是准备做高铁的,但是没有直达的,时间和火车差不多,就选择火车了。    虽然是去庐山旅游,但是来之前看过攻略的两人都知道到九江站更近。    一路上的风景和九江的城市风貌,都让张华意识到这个革命圣地之一的省,发展的真的不怎么样。    为了避开九曲十八弯的上山道路,一家人选择了索道山上,三个人两百多。    到了山上牯岭镇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找个酒店下榻。    张华并没有选择特别好的大酒店,而是选择了一家还不错的青旅;因为他之前来这里做过义工。    房间的选择自然是最好的,三间大床房,这还是张华提前预约的,否则根本抢不到。    放下行李后张珊一家人便开始朝着街上走,可能喜欢逛街是女人的天性,之前还无精打采的张珊瞬间满血复活,张华只能默默的充当钱包和拎东西的人。    走在街上,张华的眼神逐渐迷离,许多画面悄悄闪过,如同无声电影一般;却有着有声电影无法言说的美。    深夜张华穿着睡衣坐在三楼的小榭中,小榭的四周都是栏杆。    桌子是木头的,造型如同一棵大树的横截面。    透过头顶的玻璃可以看见茭白的月光。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只是桌子对面的凳子上是空的。    凉风袭来,他拿起杯子轻轻地吹了一口又放下,杯里泡的正是庐山特有的云雾茶。    如果不曾记错,他曾说过,将来有机会要请一个人喝一杯自己泡的庐山云雾茶;这一别已快有两年,他一直不曾有勇气想起这事。    小榭的门被轻轻打开,是旅社的老板;也是九零后,年龄不比张华大多少;受不了社畜的生活与人合伙开了这家旅社。    黄金周人太多,义工们都早早的睡了,由他值夜班。    “好久不见啊张华。”    “是啊,好久不见了。”    自己当时离开时还想着将来工作金钱都有余闲的话要来山上看看,没想到......    给对方泡了一杯茶两人也攀谈起来,中间张华“无意中”提起,“对了张老板,赵小姐从那以后还有来过吗?”    “没有,甚至没跟我联系过。”    “这样啊。”,即使努力掩饰,张华表现出来的失望还是难以抑制。    赵小姐是他过去青旅时的搭档。    当时的他退伍没多久,时间大把。    而赵小姐刚毕业没多久,也同样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两个似乎差不多的人就这样结识了,并且因为工作原因(义工),还需要长时间接触。    有时张华想要早点睡,赵小姐会帮忙值晚班;而赵小姐喜欢睡懒觉,张华经常会早起然后主动请缨把早班值了。    张华部队出来的打扫卫生很实在行经常会帮忙打扫(这个真的是,各种内务锻炼出来了)。    赵姐电脑用的比较熟练,对于工作更为熟悉,经常也会在张华前台卡壳时出来解围。    两人配合的还挺默契,因为老板长期闭关的原因,很多人一度以为这是两人开的夫妻店。    对于这样的误会张华每次都是挠挠头傻呵呵的笑,而赵小姐总是以礼貌的微笑回应。    她对所有人似乎都是非常礼貌的,笑容也总是挂在脸上。    不是那种职业假笑,而是银铃般的清脆,让人看见就想起开心的事情。    之所以大家叫她赵小姐是因为喜欢穿汉服的她看起来真的像是古代书香门第里无忧无虑的大小姐,每日与书茶相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但是只有张华知道,赵小姐并非表面上这般开心;或者说她喜欢把笑容留给他人,把自己深藏起来。    两人平时讨论最多的自然是关于未来,刚退伍的张华自然是意气风发的,而赵小姐则总是皱着眉头。    对于赵小姐的担心张华自然是理解的,现在社会竞争大,房价高,阶级开始固化。    但是他相信自己可以闯出一片天地,然而现实证明也只是他自己相信而已。    回想起曾经那般刹那夺目路过自己生命的赵小姐,一事无成的张华选择了沉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