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00章 尤里卡! (第1/2页)
,1991从芯开始 “现在你们的进度如何了?” 苏远山没有在分歧问题上多说,而是直接望向了文莱顿实验进展——他为了防止文莱顿等人走弯路,直接用双层石墨烯晶格叠加,得出旋转角θ,然后从满足平移对称性出发推出了当θ的角度低于2度的时候电子速度会变成0的猜测。 也就是说,双层石墨烯将会在这个时候呈现绝缘态。 当然,验证双层石墨烯的绝缘态不是苏远山所追求的,他所追求的是超导态。 “已经确定了老师的猜测,在2度的旋转角度下,双层石墨烯呈绝缘态。” 说到这个文莱顿便马上来了精神:“但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准备继续做低温环境下的尝试。” 听到这,苏星河院士真有点诧异了,他轻轻咳了一声后疑惑地问道:“你们试验取得成果都不通知导师的吗?” “哦,这只是小成果。”苏远山笑了笑,替父亲解释道:“我们更多的希望能够获得超导态。” “超导?” “对。碍于技术的限制,现在国际同行都还在进行单层石墨烯性质的发掘,我们这边要走得快一点,正好可以多尝试一下——既然能够获得绝缘态,那么按照朴素的两极论,说不定改变条件和角度就能有超导态呢?” 苏星河教授怔了一下,哑然失笑:“两极论?物理有哪门子的两极论?” “哈哈,说白了就是碰运气嘛!” …… 时间不紧不慢地流逝着, 两个月后,暑假便至。 作为博士生,在暑假期间,文莱顿和姜超按理说还是有资格享受半个月假期的,特别是文莱顿,他去年圣诞节都没有回家,算起来已经整整在国内呆了半年了,因此他打算今年暑假多回家呆上几天。 只不过在放假之前,他还需要一边写论文,一边做实验——姜超在获得第一阶段的成果之后便再也安耐不住心中的“欲望”,加之获得了导师的首肯,因此独自去设计试验了。剩下他一个人带了两个师弟一起继续之前的试验任务。 …… “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文莱顿认真地把论文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后长长地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才按下了发送邮件的按钮。 ——他作为一个英国人,要投稿nature,当然该由他来主笔。甚至他写论文的时候还有点小得意——自己的英文可是母语,导师肯定挑不出毛病。 要知道,导师可是没有半点海外留学经验的呢! 然而,当他把初稿发给导师后,没用到一天,导师便给他发回了修改后的论文和指导意见——甚至还给他修改了两处语法错误。 这让文莱顿心中更是对导师佩服不已——也正因为此,他才一直对姜超半路退出团队有些耿耿于怀。 要知道,他们现在的试验可是诺奖级的大佬亲自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啊!怎么敢半路退出? 看到邮件发送完毕,文莱顿活动了一下手腕,又给母亲发了一封邮件,表示自己最多还有一周就能到家后站起身来,走出宿舍。 刚打开门,他便看到姜超也同时推开房门。 “超。”他率先打了个招呼。 “文哥。”姜超也笑着回了一句,文莱顿比他大了将近半岁,他便从一开始叫文哥,一直叫道现在。 两人并肩朝走进电梯。 “文哥,论文改好了?” “嗯,你那边呢?” “我把实验设计给老师看了,老师认为很不错。”姜超脸上保持着腼腆的喜悦,但语气却毫不掩饰地兴奋道:“等你放假回去,我就天天加班开整!” “那祝你成功,我现在要去实验室,你呢?” “我去小雨师姐那边瞧瞧,准备拿点样品过来备着。” 两人闲聊着,下楼后分道扬镳。 文莱顿看着姜超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他能够理解姜超此时的心态,自己的idea能够被导师认可和支持,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是莫大的幸福。 但姜超似乎有些不明白,导师才是真正的天才啊! 摇了摇头,他迅速进入实验室,然后给两位师弟打了电话。 …… 三小时后。 苏远山逐句看完了文莱顿的论文,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引用也极为严谨后,在通讯作者栏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文莱顿,姜超并列一作,一直为他们提供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李小川为二作。 “可惜,没办法背靠背了。” 苏远山略微有些叹息,然后准备点回复发送。 就在他移动鼠标的同时,一旁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停下鼠标,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文莱顿。 苏远山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极为微妙的感觉,他迅速抓起手机,深吸了一口气后滑动了接听图标。 ——要知道,自己的学生从来都是和自己邮件联系,极少给自己打电话的。 “尤里卡!老师!” 电话中,文莱顿激动无比,以至于语无伦次起来:“老师,出现了!” 苏远山心跳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