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文明观察者? (第2/2页)
很远的动静。 早期水下是危险的,因为食物匮乏,在贫瘠的世界发展同类相杀然后食腐的文化下,这个自闭两栖软体种族,就连繁殖也是体外繁殖。 就是有需求时直接释放在水中,空胚胎与生殖细胞被释放后就一直在水中飘荡四散,当空胚胎和遗传信息在水里接触就会融合,诞生新的幼崽胚胎。 这种文化导致它们极端排外,害怕与非自己的同类触碰,但通过声音的传播他们又在复杂的地底时时刻刻保持着交流。 这种交流就像是在上网,这个混杂的地下溶洞的水中回荡各种声音,每个个体都能接收到很大范围的声音,也能发送声音。 这种原始的文明交流方式持续了很久,因为他们属于食腐与滤食微生物所以一般会在一个范围会宅很久,导致它们交流全靠“上网”。 但凡一走动就是去干架杀同类然后等腐烂再吃掉。 这导致这个畸形的文明虽然交流频繁,但每个个体都有自闭症,被发现恐惧症。 它们渴望交流又对孤独甘之如饴。 直到,有个个体发现了神奇的电力——摩擦电荷,然后在“网上”炫耀。 这些个体研究者们就开始羚力发掘,开始了然磁生电,再到简易的手工制作电机。 但这些都是打闹,有些足不出户的个体一生也就能用从某一代祖先那捡来的炼制工具打磨个简易电池。 虽然这些没有家庭的技术宅们会把制造的工具留下,然后下一个栖居在这一块的宅会继承这些工具用来打造新的东西。 从可燃冰能源的使用到金属制炼,每一个环节的设备都要数代居住在这地方的两栖生物来收集材料,敲打出来,然后等待下一个来这继承的继续使命继续制作和维护这些设备。 就这样用了几百代,上千年,地底出现了许多设施完善的个体工坊,许多技术宅通过“网络交流”技术,再用祖宗传下来的材料打造这些东西。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社会状态,很难想象个体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发展出文明,但在时间尺度上的积累和智慧生物从未断绝的“网络”维持下,一个慢节奏高度发展的手工业文明产生了。 尽管这个文明发展了上万年的科技也才从摩擦发电到磁流体发电,而且还是单一专精这一个科技方向。 万年后的某一刻,一个新的理论出现了。 电磁感应——这是第一个潘多拉魔盒 电磁感应让电台,收音机相继出现,让声音信息可以记录,让交流可以区分,让个体可以名扬整个地底。 完善的工坊都会花费积累的物资制作一个电台,没有电台的也会制作收音机。 接着,第二个潘多拉魔邯—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本意是研究电子的粒子性质,但结果是干涉条纹的波状。 而若用规则将电子一粒粒的发射,结果是一粒电子同时穿过两条缝,依旧是波状条纹。 但之后的实验通过规则感应电子落点的结果却不同,在它们用规则观测电子落点时,这些粒子却老老实实通过双缝,落点在感应板上形成两条缝隙。 于是观测能够影响实验结果这种很正常的结论就成为无数结论之一,没人觉得观察会影响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对的,思维还能cao控规则呢,这很正常。 就和收音机近期经常会出现“滋滋”声一样,虽然未知,但这是自然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在一些时间后,一个两栖生物听到“网络”上对双缝干涉实验的谈论,突发奇想再次尝试一下这个实验。 它记忆好规则,然后开始计数感应板电子落点。 实验了一遍结果并没意外。 但第二遍时,收音机的电磁波线偶然传来的未知“滋滋”声。 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它在未观测时双缝却没形成干涉条纹,而是两条直穿过双缝的电子线! 这是恐惧的来源,仿佛此刻正在被未知的存在所注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