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诱敌计划 (第2/2页)
识到不对,转身看向廖化,语气变得温和,“元俭啊,关将军怎么把你派来了,你放心,将士们满怀杀敌报国的决心,一定会让徐晃付出代价。” 胡修是朝廷任命的正牌荆州刺史,地位比廖化这个主簿高多了,但是,廖化是关羽的主簿,拥有实权,胡修明显不敢表现出丝毫怠慢的意思。 廖化立即下马,“徐晃的进攻目标,必然是四冢,希望胡刺史赶紧集结将士,做好防守准备。” 胡修拱了拱手,“傅方正在营外组织士卒,加固鹿角,这处营寨必然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如果这世上有万无一失,关羽也不至大意失荆州。 胡修说的信誓旦旦,但廖化明白,对方只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并不是真的有把握。 徐晃进攻四冢的目的,不单单是攻破关羽军的一处营地。 既然敌人想以逸待劳,那么,廖化就得打乱敌人的计划,诱使徐晃提前发起进攻。 最好的进展,是四冢守军先与曹军进行战斗,消耗曹军体力。 这样,当关羽统疲兵抵达战场的时候,双方的战力才不会有明显差距。 只不过,在廖化的计划中,四冢的部队需要做出牺牲。 王甫的援兵同样非常重要。 廖化沉思的时候,胡修再次转头,催促将士加快速度。 廖化连忙出言制止,“鹿角不要往外搬了,请胡刺史安排将士在营中布置防务,营外部队有秩序的撤回,外围鹿角尽量搬回营地内布防,我军依托四冢营寨,与曹军进行攻防。” 听完廖化的提议,胡修有些迟疑,“不合适吧,咱们在营外布置了十重鹿角,即使曹军集中兵力突破,也能坚持一段时间,放弃了这些鹿角,咱们兵力不足,只怕很难挡住曹军的全力进攻。” “有了这批鹿角,曹军即使发起总攻,行动也会受到影响,这期间,咱们可以利用弓弩等远程武器,对曹军造成大量杀伤。” 胡修的面色有些茫然,“就这么撤回营地,前期的鹿角部署全都白费了,为了构筑这些防线,我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坐视鹿角被毁坏,即使打赢了,关将军恐怕也会在战后追责。” 胡修的眉头皱起,“守不住这些鹿角,咱们即使守住了四冢营地,也是惨胜,曹军退走之后,咱们还得重新修建防御工事,这个代价太重了。” 胡修的顾虑很正确,考虑问题也很全面,但是,廖化想的东西比胡修更多。 徐晃不是傻子,如果真的按照胡修的计划进行,四冢守军依托鹿角布防,曹军很可能不会立即进行攻坚战。 历史将会按照原本轨迹进行,不会出现太多变化。 此时,斥候很可能已经把曹军的动向报告给了关羽。 关羽当然不会坐视四冢营寨遭到徐晃攻击,也许,他正亲率兵马,急行军支援。 想要迫使徐晃放弃以逸待劳的计划,必须给敌人准备更具备诱惑力的诱饵。 收缩兵力,放弃对鹿角的保护,就是为了用这十重鹿角引诱徐晃立即攻坚。 只不过,廖化的这些想法很难向胡修明说。 廖化重重的点头,“听我的,这些鹿角不会白白损失,咱们现在要做的,是依托营地寨墙部署防御。” 胡修还想再劝,“咱们是不是该向关将军报告一下。” 廖化摆摆手,“君侯说过,让我把他的意思告诉你。” 胡修依旧面露不解,但他毕竟是一员降将,不好多问。 营地里响起胡修的呵斥声,他喝令将士们把鹿角部署在营门,同时,喊过一名传令兵,给营外部队下达撤退命令。 廖化也没有闲着,集结将士,尤其是那些着甲步兵。 集结令刚刚下达,传令兵才走不久,斥候来到廖化和胡修身边。 斥候的语气有些慌张,“不好了,曹军主力到达。” 胡修一愣,“敌军多少人?” 斥候支支吾吾,没有讲清楚。 胡修破口大骂,挥起拳头,似乎要打人。 廖化连忙阻止胡修,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 “胡刺史,我军的首要任务是防守住营寨,打退曹军的第一轮进攻,曹军再想攻破咱们大营就很难了。” “其他事情,咱们战后再说。” 胡修认可廖化的判断,点了点头,那名斥候则乘机逃离了危险的刺史。 过了一会儿,斥候重新返回,带回了最新战报。 曹军意识到了营外的变化,兵力一分为二,主力开始进攻。 敌人锐气正盛,傅方约束不住将士,关羽军不断被击败,不时有败兵溃逃回营。 廖化和胡修立即上马,带领组织好的将士,赶赴营门,参与防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