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瓮中捉鳖 (第1/2页)
北城门的战斗可比廖化想象中轻松的多。 廖化和带兵控制了城主府的王甫在房陵城中部汇合。 确认东、南、西三门同时被控制住之后,将士们直接杀向北城。 由于战争持续了一段时间,北城守军已经意识到了城内的乱局,按理说,敌军应当准备更充分。 事实上,敌人非但没有抓住机会撤离,或者入城支援,他们仅仅守在城墙上,加强北门的防御,坐视关羽军控制城池。 提前堵塞的北门和汇集在城门处的溃兵,让北城门一带产生混乱。 在北门战场上,关羽军第一次取得了兵力优势,以多打少,用严重的阵型冲击混乱的敌兵。 一轮冲击后,守军开始溃败了。 不少溃兵跳下城墙出逃,但是,这些逃兵被苏由统帅的部队抓获了。 一些运气不好的人,还摔伤了腿。 控制北门之后,房陵城才算被关羽军重新收复了。 接下来的任务,更像是对房陵城夜袭战的收尾,瓦解敌人的最后抵抗。 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兵力优势,关羽军集中兵力,从西城开始,一个城区一个城区的清剿败兵。 在房陵武库,将士们遭到了吕蒙军最强的抵抗。 这里没有存放武器装备,反倒安置了不少被吕蒙军抓捕的房陵战俘。 驻守武库,给廖化和王甫造成麻烦的,正是那支和廖化在南门擦肩而过的军队。 廖化的大胆夜袭明显超出了李异的估计,这名白衣主将意识到关羽军抵达城下之后。 最大的担忧不是城门遭到突破,而是武库的战俘配合关羽军暴动。 所以,李异把宝贵的兵力用在了监督俘虏上。 武库地形狭窄,关羽军无法发挥兵力优势,为了避免战俘受伤,众人又不能使用火攻。 廖化派出了那名与守将熟识的俘虏,希望对方能够劝降敌兵放弃抵抗。 然而,守将的态度很强硬,不仅杀死了劝降者,还对廖化进行了辱骂。 面对挑衅,廖化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他集中了一批吕蒙军降兵,分发给这些人棍棒。 降兵整队之后,廖化下令发起冲击,在降兵身后,是全副武装的关羽军将士督战。 一番拉锯,最终将士们攻破了武库,守将被杀,士兵们选择投降。 那些忠于刘备的俘虏不仅被解救,还被廖化补充到队伍里。 俘虏中身份最高的,是房陵太守邓辅。 解救了俘虏,消灭了吕蒙军最强的一支抵抗部队,接下来,关羽军只需要消灭城中敌军的零星抵抗。 他和王甫把精力从歼敌上转移,部队监督降兵修缮城中房屋,为后续关羽军入城清理营区。 王甫进入城中审问战俘,廖化也利用闲暇向邓辅了解起房陵失守的全过程。 房陵守军失败了,但邓辅确实尽到了自己的义务。 邓辅告诉廖化,得到关将军命令之后,他不敢耽搁,立即做好战斗准备,组织部队,清点粮食,同时,征召青壮男子,充实部队。 正是因为有了准备,所以,在吕蒙军杀向房陵的第一时间,邓辅可以立即组织将士进入战时状态,他甚至还获得了不少友军部队的支持。 南乡太守郭睦就带了一支部队入城协防。 在房陵城的城墙下,吕蒙军的攻势受挫,只不过,房陵守军终究不是主战部队,不仅战斗力不足,而且,守城经验也少。 吕蒙军战斗经验更丰富,而且,武器装备更齐全。 守城战最终还是失败了,不仅郭睦战死了,邓辅也兵败被俘。 廖化对邓辅的坚守表示出赞许,对方确实尽力了。 王甫回到城主府,表情有些慌张,“不好了,我从俘虏处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吕蒙军的偏将潘璋正率领近千将士,朝着房陵过来了。” 廖化突然想起了西城守将的问话,自己错过了重要情报。 在夜袭房陵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控制房陵,围歼敌军上,反而忽视了吕蒙军的援军。 看着王甫,廖化问道:“敌军还有多长时间到达战场?” 王甫微微皱眉,“可能不足半个时辰了。” 时间紧迫,即使封闭了城门,也来不及立即调整防御。 廖化比王甫冷静的更快,他准备把这场危机转化成机会,“俘虏有没有说过,敌军会从哪座城门入城?” 王甫:“我问过,俘虏没有提。” 廖化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