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4、行刑现场 (第2/2页)
仪式后,陈邵的脸色一冷,“行刑。” 刀斧手的砍刀高高举起,不少围观平民已经发出了惊呼声。 变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刀斧手突然仰面倒地,砍刀也落在地上。 旁边的两名士兵立即上前,试图搀扶刀斧手。 陈邵意识到不好,连忙从凳子上起身,大声高呼,“立即行刑。” 话音刚落,又一名士兵倒地了。 这一次,陈邵看清了士兵摔倒的真正原因,士兵中箭了。 中箭的士兵挣扎着想要起身,但是,很快又一支箭射在士兵的头上,彻底把这名士兵钉在处刑台上。 似乎是被身边的两人死亡吓傻了,仅剩的士兵大声呼喊了起来,“敌兵来袭!” 士兵的喊话,彻底引起了台下平民的恐慌。 老百姓们喜欢看热闹确实不假,但他们同样爱惜自己的生命。 当危险出现的时候,逃生就成为了人们的本能反应。 混乱的人群不仅冲散了守在台下的士兵,还冲乱了原本夹杂在人群里的吕蒙军士兵。 敌人射出了三支箭,陈邵也找到了射箭的罪魁祸首。 阻挠行刑的人,正是那名从南方赶过来的骑兵。 陈邵立即命令部分士兵上前阻拦骑兵。 但是,骑兵的马术很娴熟,他不仅顺利避开了人群的冲击,还利用人群阻挡吕蒙军士兵。 在这期间,骑兵又射出三支箭,其中两支虽然落空了,但另一支箭却射中了一名挡路的士兵。 骑兵的骁勇更加剧了战场的混乱。 亲眼目睹骑兵在人群中左冲右突,如同进入无人之境,但陈邵没有更好的阻拦办法。 陈邵倒是会弓术,但是,他为了行动方便,监斩的时候并没有携带弓箭。 骑兵很快到达死囚身边,他把弓箭交到握住缰绳的手上。 战马一跃,跳上了处刑台,一人一马正好落在死囚身边。 朝着死囚方向,骑兵探出半个身子,伸出手,一用力,把死囚拽上马。 将死囚放到自己面前,随后,骑兵一夹马腹,加快马速。 从骑兵进行骑射开始,陈邵就意识到,骑兵的现身肯定与敌人的营救活动有关。 但是,陈邵完全没有料到,骑兵单枪匹马就敢行动。 在骑兵进场的时候,陈邵除了派出少量士兵外,没有进行任何安排,更多精力都放在处刑台下的人群里。 这也导致,陈邵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全部兵力投入到阻击骑兵的过程里。 等到死囚被救走了,人群依旧一片混乱,陈邵这才意识到敌人的救兵,很可能只有一人。 行刑过程中止,骑兵孤身一人从万军中救走死囚,吕蒙军会沦为荆州军民的笑柄。 陈邵很可能万劫不复,甚至因此入狱,陈凤可是他的前车之鉴。 陈邵声嘶力竭的喊了起来,“上,全都给我上,拦住他!” 身边的士兵听到陈邵的命令,纷纷跳下行刑台,对骑兵展开追击。 但是,士兵们的表现让陈邵很失望。 追击的步兵和骑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队伍很快被人群冲散,没有行刑台的高度优势,追兵很快失去了追踪方向。 陈邵没有办法依靠自己拦着骑兵,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围设伏的部队身上。 早在人群出现混乱的时候,伏兵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大批吕蒙军将士从这埋伏点出现,在外围设置了封锁。 不少人正赶到行刑台下,试图恢复台下的秩序,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埋伏圈出现了多处漏洞。 陈邵取过一份公文,准备下命令让将士们集合队伍,全力堵截救人的骑兵。 拿起笔,陈邵始终没有写下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吃了假公文的亏,陈邵专程下令取消了公文的意义,现在送出真的公文,一线将领必然不会按照命令行动。 把笔重重的摔下,陈邵目光死死盯住那名骑兵。 骑兵冲撞的方向,正是解烦兵的防区。 陈邵只能祈祷胡综拦下骑兵,帮自己挽回面子。 一番冲撞,骑兵脱离了人群,解烦兵也开始朝着骑兵快步行进。 骑兵利用马匹的机动和灵活性,做出了几个假动作。 解烦兵整齐的队列因为方向调整出现了破绽。 骑兵还利用了解烦兵没有弓箭手的弱点,在解烦兵阵前很近处掠过。 在陈邵的视野里,解烦兵错失了很多袭杀骑兵的好机会。 骑兵同样没能抓住一些逃生好机会。 最终,骑兵犯下的错误更少,他抓住了一个破绽,强行撞出了包围圈。 看着混乱的一切,陈邵眼中只剩下绝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