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78、白眉马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8、白眉马良 (第1/2页)

    詹晏的命很大,三支弩箭,只有一支射中了,而且,没有射中要害。

    但是,弩箭的破坏力惊人,射击距离又太近。

    虽然詹晏没有死,但他却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只能在床上养伤。

    廖化倒不担心詹晏的安危,他出现在营地里,哪怕现在詹晏死了,申仪也没有办法获得军权。

    所以,杀死詹晏不仅对申仪没有好处,反而会露出马脚。

    对申仪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让他从刺杀詹晏的事件中洗脱嫌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局势对申仪有利。

    邓凯被灭口了,那名送毒猪rou的亲信,也死在了这个夜晚中。

    这名亲信,正是被箭雨射死在詹晏营帐外的黑衣人。

    李苟和申仪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死无对证,申仪不仅强调自己对刺杀行动毫不知情,还对亲信的‘背叛’,表示出极大愤慨。

    按照申仪给出的‘真相’,吕蒙军通过邓凯,策反了自己的亲信,这才有了刺杀詹晏的过程。

    廖化的心中有另一种推断,但是,没有决定性的证据。

    只要能够抓到那名仅存的黑衣人,一切都将得到解释。

    根据守营将士的汇报,封锁营门之后,没有任何士兵离开大营。

    营中并没有发现尸体,刺客肯定还活着。

    安抚好申仪,加强保护詹晏的兵力,廖化派出大量士兵在营中搜索。

    即使找不到刺客,找到刺客使用的衣服和武器,那么,也能给搜索找到方向。

    一整天的搜索毫无进展,第二天,关平来到廖化面前。

    关平受到廖化的指派,带队封锁下山的道路,他同样没能抓到刺客。

    不仅没有人从大营逃离,反而有人从外面进山。

    进山者被斥候和哨兵发现,由关平亲自带到营地里。

    这名上山的人,正是荆襄名士马良。

    马良一身长袍,长着两条白色眉毛,他不仅有贤名,而且,深得刘备器重。

    在原本的历史中,马良策反了五溪蛮,死在了夷陵之战中,既是能臣,也是忠臣。

    除了兴复汉室的伟大目标之外,廖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这些不该死的人活下去,实现他们的抱负。

    把申仪的事情暂时放到脑后,廖化很想知道马良出现在熊山的原因。

    从时间上看,刘备应该已经知道荆州的失守消息了。

    但是,集结兵力,筹措粮食需要时间,马良这时候进入荆州,似乎早了点。

    拱了拱手,廖化:“你这次进山,究竟是奉了王命,还是需要我配合?”

    马良点了点头,“我确实是替汉中王传命令的,而且,我已经去过上庸了,这次来熊山,专程为了找詹晏将军。”

    马良详细讲述起成都对于荆州失守的反应,说明了来荆州的目的。

    关羽兵败入蜀,受到了很多流言蜚语,很多人觉得,关羽的大意,葬送了刘备集团即将克复中原的不易局面。

    不少人觉得,关羽军的将士们都是废物,要求刘备对败军将士和降将家眷进行惩罚。

    难得的是,丢失了荆州,刘备却没有惩罚任何人,这位仁义的汉中王把兵败责任完全推在了自己身上。

    这样一来,上庸兵没责任,关羽军没责任,就连那些投降孙权的将士们,同样是走投无路。

    独自揽下荆州丢失的罪责后,刘备对前线将领进行了全面封赏。

    刘封、孟达、申氏兄弟这些上庸将领,得到了不少赏金。

    关羽军的败将们同样得到了赏赐。

    荆州局势全面崩溃的时候,詹晏、文布、邓凯依旧在西荆州和吕蒙军作战。

    詹晏得到了重赏,从一名部将,直接提拔为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是,跟申耽的征北将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征北的目的是讨伐曹cao,表现出克复中原的野心。

    伏波同样存了平定江东的用意。

    这个任命一公布,不仅可以暂时稳定熊山将士们的军心,还可以向荆州军民传递刘备的东征信号。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蜀地和荆州距离太远,刘备做出封赏命令的时候,文布和邓凯两个人的反叛还没有传回去。

    对叛徒的封赏命令不仅不能公布,还得坚决保密。

    除了詹晏之外,立下汗马功劳的赵累、王甫、廖化都有封赏。

    廖化从一名掌管文书的佐吏,一下子被提拔成了武陵太守。

    主簿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是,跟在关羽身边,接触各类军机,权力肯定比一个地方太守更大,结识的能人肯定也会更多。

    但是,关羽军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