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9 特别加强团 (第1/2页)
随同命令一起下达的,还有蒋校长亲自颁发的嘉奖令。 对独立团全体将士提出了嘉奖,并对团长周卫国提出了特别嘉奖。 同时表明,步兵独立团隶属于第九集团军,并跟随第九集团军执行后续作战任务。 只是这么一来战车营似乎也就和独立团没什么关系了,得知军政部的消息之后,战车营的几个连长纷纷表达了心中的忧虑,大家只想跟着周卫国一起打鬼子。 “我们只想跟着团长你杀鬼子,只要能让我们留在独立团,哪怕是这个战车连的连长不当了我们也心甘情愿!” “对,心甘情愿!” 周卫国也有些无奈,这一路作战过来,他早就用惯了战车部队,要是突然把战车部队调离独立团,他恐怕也有些不太适应。 不久之后消息又传来,说是军政部的命令,允许战车营继续跟随独立团作战,周卫国依旧兼任战车营营长。 至于周卫国的军衔问题,委员长亲自发话了: 晋升是迟早的,只是考虑到编制与资历的问题,还需要周卫国继续历练历练。 其实这些周卫国是不怎么在乎的,他只关心独立团今后的编制问题与队伍所属问题,特别是战车营与重炮团一营。 听说战车营之所以能够继续留在独立团,是因为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亲自找到了军政部,且直接放了话: “战车营只有在他周卫国的手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周卫国在什么地方,战车营就该在什么地方。” 校长的心腹杜团长亲自放的话,军政部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战车营继续留在独立团了。 至于重炮十团一营,这自然是没办法的。 这可是德制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啊!堪称国之利器,就算是跟着独立团,没有后续高爆榴弹的补充,其实也发挥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 最终重炮十团一营走了,一同离开的还有重炮团一营的八门重炮。 一营长王东兴却留了下来,这是王东兴的请求:“团长,我算是看明白了,再好的武器要是放在了错的人手中,那也发挥不出威力来,我早已经打定了主意,以后就跟定你了,一起杀鬼子!” 王东兴是个人才,更有血性,在淞沪会战中重炮团的其他军官,甚至连团长都临阵脱逃的情况下,他为了八门重炮,不惜以身犯险也要带着最后八门重炮撤离。 就凭这件事,王东兴既然敢开口,周卫国自然不会拒绝。 “好,东兴,只要你愿意留下来,谁也别想把你调走!” 话放出来之后,周卫国亲自找到军政部,并表明: 你们要调走重炮团一营,可以,要拉走重炮也可以,但必须把重炮一营的营长王东兴给我留下来! 周卫国如今可是大名远扬的精英将领。 就连蒋校长都因为没有给周卫国晋升军衔,而觉得内心有愧,所以暗示过军政部,只要不算太出格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独立团的所有要求。 再加上军政部的确调走了人家独立团的重炮。 军政部当即表示同意周卫国的要求,将重炮十团一营营长王东兴留在了独立团。 并特别允许独立团组建炮兵营,由王东兴担任炮兵营营长,原迫击炮连连长甄有为担任炮兵营副营长。 炮兵营共划分为三个连,两个迫击炮连,每个迫击炮连配有十门迫击炮,迫击炮连原本就有十五门迫击炮,其中有六门81毫米迫击炮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 说起来令人哭笑不得,国军制造的82毫米迫击炮,口径要比鬼子的炮弹口径大了一毫米,可千万不要小瞧这区区一毫米,仅仅是因为这一毫米的差距,若是在紧急情况下国军的82毫米迫击炮也是可以发射鬼子的81毫米迫击炮炮弹的,只是因为气密性不严,射程上会降低,性能上会打一些折扣而已。 反过来,鬼子的81毫米迫击炮,就算是缴获了国军的82毫米迫击炮炮弹,也根本无法使用,因为82毫米口径的炮弹放都放不进去。 如此也不得不说咱们中国人有多聪明了。 而现在大概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独立团缴获的六门鬼子的81毫米迫击炮,因为无法继续补充81毫米迫击炮炮弹的缘故,也只能被无奈搁置。 军政部为了给独立团凑齐两个迫击炮连,又额外补充了11门迫击炮,外加上五个基数的炮弹。 除了这两个迫击炮连之外,炮营还配有一个小炮连,配备六门进口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 另外拥有两门75毫米克虏伯山炮的炮排则隶属于炮营营部直接指挥。 也算是军政部为了补偿独立团损失的重炮了。 接下来处理独立团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时,军政部更是给予了格外宽松的政策,甚至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就是独立团兵力过剩的问题,一个团级编制,将近8000人马,竟是扩出整整十个营来。 好家伙,加强旅都未必敢这么玩儿的。 但其他队伍也已经补充完毕,退下来的溃兵,还有当地的百姓一抓一大把,军政部的意思是将独立团队伍留在周卫国手中,继续发挥战力。 只是独立团的兵力毕竟太多了,军政部的意思是,给你周卫国一个加强团的编制,五六个营就已经撑破天了,可你倒好,愣是弄出十个营来。 最终军政部咬了咬牙,只给六个营的编制,至于另外多出来的四个营,只要你别说出去,不管你是并入另外六个营,还是单独的拉出来,我们军政部就当做没看见! 至于被承认的这六个营,军政部特别下令各加强一个重机枪连,每个重机枪连配备六挺二四式水冷重机枪,外加上三个步兵连。 一番补充下来,周卫国的独立团名义上属于加强团,可实际上过的却是特别加强团的日子。 就全团的火力与装备来讲,就是一些旅长见了估计都得眼红,怕是要到军政部大喊不公了。 蒋校长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他的目的达到了。 虽然没有给周卫国升官,但周卫国却是一点也不在意,反倒是因为独立团特别增强的装备而倍感欣慰。 此外独立团全体官兵但凡立有战功的,皆官升一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