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经大明星_第二百二十七章 早知道就卖书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早知道就卖书去了! (第1/2页)

    苏幸文跟李正他们的矛盾,自然跟陈牧没什么关系。

    问过宁老爷子之后,陈牧也就将这件事丢到了脑后。

    而网上则是不少网友通过了苏幸文,才知道陈牧居然跟央视合作了一档综艺!

    “牛犊子这藏得!太深啦!”

    “不是说科教类综艺么?感觉不好看啊。”

    “不一定哦,这回是牛犊子,说不定呢。”

    “那能玩出什么花样,还典籍里的华国,有本事拍金瓶啊!”

    “……”

    “俗!太俗了!”

    “我觉得牛犊子应该会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吧?毕竟他的策划也挺不错的。”

    “拉到吧,没听牛犊子说节目的艺术总监跟文化顾问都不是他么,这好看能好看到哪去?”

    “反正我是要去看看的,说不定很精彩。”

    “就是,要是苏幸文说的那样,肯定好看啊!”

    网友们本来听见,是科教类的节目并不是很感兴趣,但随着苏幸文说陈牧这节目俗!

    那他们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

    这不是他们媚俗啊!

    而是想带着批判的目光去看一看!

    要是苏幸文知道,他不经意间帮陈牧打了广告,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丝后悔的情绪。

    ……

    晚上八点,沈如静回来了。

    正好赶上裴月做好饭。

    三人坐下,电视上正好开始播放《典籍里的华国》。

    萨贝宁的声音,从电视上缓缓传出。

    舞台上,一整块屏幕正显示着满满的书籍。

    “一九零零年,华国,敦煌。莫高窟。”

    随着萨贝宁的声音,屏幕上的景象也发生了变化,一阵风沙吹过,大漠石壁直接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沈如静跟裴月看得都吃了一惊。

    “这是投影吧?”沈如静问道。

    陈牧点点头,笑道:“咱们的后期。”

    饰演王道士的演员在舞台上演出,而舞台的屏幕也随即转换了场景。

    这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演出方式,就连沈如静都看得有些震惊,更何况电视机前的观众了。

    “这舞台……”

    “花大钱了吧!”

    “这开场很秀啊!”

    “牛犊子牛逼啊!效果真棒!”

    节目刚开始,就有不少人在陈牧的评论区留言。

    这也带动了不少在陈牧评论区聊天的网友。

    随着萨贝宁在舞台上走动,场景开始不断的变换。

    从近代,开始转向前秦。

    纯黑的舞台地板,在加上舞台式的灯光,以及后面巨大的荧幕,场景的转换让观众都有一种时空转换的错觉。

    而众多演员精湛的演技,已经考究的服饰,更显得整个节目制作精良。

    节目继续进行,此时三位学者在舞台上介绍《尚书》的由来。

    就这么一段环节,观众居然也看得有滋有味的。

    “我看下来了……”

    “我也是,我自己都不信啊……”

    “这节目挺好的,长见识。”

    “是啊,确实应该了解一下了。”

    “想不到陈牧居然也能做出这种节目,不过看前面的效果,我估计也就只有陈牧能做出来了。”

    “这节目很大气啊!”

    “对对对!就这种感觉!”

    “以前央视的节目正派是正派,总感觉有点土,没想到啊!牛犊子居然这么厉害!”

    “这些教授说得也是真的好。”

    陈牧在屏幕前,仔细看着。

    裴月跟沈如静也看得入迷了,满桌的饭菜都没人动筷子。

    到后面典读会片段出来的时候,几人才赶紧扒拉了两口。

    倪大洪跟吴越一出场,观众们就安心了,这俩人的演技绝对是有保障的!

    而随着镜头拍摄到场下,陈牧在底下端坐的画面也背观众看得清清楚楚。

    陈牧评论区:

    “哇!牛犊子今天看起来很文静啊!”

    “又变帅了!”

    “好!”

    “果然,不说话的牛犊子才是好牛犊子!”

    “确实!”

    典读会结束,演出正式开始。

    当倪大洪饰演的伏生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叹,这演技真的是绝了!

    神态、动作、语气,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百岁老人!

    而且整个舞台的布置,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剧情开始,萨贝宁以讲书人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之上,周围全是身着古装的演员,而萨贝宁却是一身黑色的中山装。

    这种时空的割裂感呈现出来的效果仿佛萨贝宁真的穿越到了汉朝。

    伏生掩面痛哭之时,屏幕前的观众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就连裴月跟沈如静也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情绪充斥在心里。

    陈牧看得直起鸡皮疙瘩,倪大洪这演技真的是绝了!当时他在现场看排练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没想到现在隔着屏幕,震撼却一点都不少!

    “先生。”萨贝宁上面向伏生问好。

    伏生抬起头,“你是?”

    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更让观众感到一阵新奇。

    这创意……

    真的绝了!

    随着伏生的讲诉,舞台另一侧的灯光亮起。孩童的读书声传来,伏生的一声如同一卷画卷,缓缓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出出,一幕幕,先秦、战国。

    上古时期的画面以舞台剧的形式不断的上演。

    两千年的距离,直接被拉近到了眼前,而以往只留存于纸面上干巴巴的文字,正通过演员的表演浸润着观众。

    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也在缓缓的释放,经过两千年的时光,这种情感变得更为的醇厚。

    就有如一坛在地下封存了两千年的老酒,刚一启封,观众们就已经沉浸了。

    “大禹当年把天下田地赋税分为久等,一等最高,九等最低。”伏生在舞台上向萨贝宁解释。

    萨贝宁又道:“扬州被划为了九等?扬州在今天可是一等一的富裕啊。”

    伏生不解道:“扬州后来很富裕吗?”

    “江浙沪,那都富得流油啊!”

    看到这里,许多观众都会心一笑,萨贝宁说这话的样子,真有点像小孩取得好成绩,在向家长炫耀。

    然而想到这,不少观众心里又是一酸。

    节目中他们能自豪的向先人介绍自己如今的成就,而现实中,上古的典籍都快已经无人解读了。

    伏生与萨贝宁一问一答。

    “晚辈,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