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百年_第二章 第一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一节 (第4/6页)

一般:缩颈耸肩,鹰眼贼顾,说话含糊不清;动心眼,会算计,赌博打架,飞鹰走狗,黑社会的游戏无所不通;恨上谁、谁倒霉,整不死你不拉到。就这人,自打成了国舅,官职一路高升:黄门侍郎,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执金吾,都干上了。136年,当了河南尹,这就是首都直辖市所在省份一把手。

    吕放是洛阳令(首都市长),又是梁商的好朋友,最了解梁冀的暴行,就向国丈梁商反映了一下,于是老爹大怒,把梁冀骂了个狗血淋头。国舅一打听,原来是吕放那厮告了刁状,这还了得?觅了个刺客把吕放剁了。不但如此,还要掩盖真相,上奏妹夫汉顺帝,提拔吕放的弟弟吕禹接班洛阳令,让他捉拿刺客,很快杀了刺客全家和亲属一百多口。

    梁冀还要附庸风雅,去找学者名士崔琦交朋友。书呆子崔琦信以为真,就开始循规蹈矩、引证古今成败事例,写了一篇《外戚箴》,规劝梁冀改邪归正,梁冀不理那茬,反倒给崔先生安排了个县长职务,崔琦不敢去上任;书呆子又正儿八经地写了一篇《白鹄(hu4)赋》讽喻梁冀,文章没有遗存,不过‘白鹄’就是白天鹅,估计是劝告梁冀要当白天鹅,才能受人尊敬。书呆子也不想想,这位国舅爷哪里是什么白天鹅,黄秃鹫还差不离。得,————刺客找上门去了。那天崔琦正在地里牵着牛耕地,中间稍息一会,拿了一本书琅琅诵读,一位壮汉走上前来,深深鞠了一躬,说:“小人是国舅派来刺杀你的。我看您是位正人君子,不忍下手。劝您赶快远远逃走,我也要消失了。崔琦没跑脱,到底还是血淋淋躺倒山谷里,———‘白天鹅’做滴!

    141年,梁商病故,梁冀接班当上大将军,朝廷的麻烦可就大了。其实三年前,另一堆麻烦已经崭露头角。这就是掌事的太监形成三伙,互相勾心斗角。第一伙就是曹腾、孟贲等人;第二伙就是曹节和他兄弟曹破石、王甫;第三伙就是张逵、遽政。

    曹节当时才是小黄门,可是能量一点也不小。他看到中常侍曹腾很受顺帝重用,权力非凡,于是就想取而代之。为此,曹节努力讨好国舅梁冀,结成密友。国丈梁商不知为何,采取了错误策略,支持自己的儿子梁冀、梁不疑亲近曹节,问题越来越复杂化。139年,太监张逵、遽政一伙制造谣言,诬告梁商、曹腾、孟贲图谋引进外藩,更换皇帝。小报告打上去,效果适得其反,顺帝根本不信,他说:“大将军(梁商)父子是朕的亲戚,曹腾是朕的亲信,他们怎么会加害于朕呢?这肯定是谣言。”张逵一伙一看要坏,自己是有点太蠢,这下招来大祸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芦洒了油,干脆矫诏(假传圣旨)把曹腾、孟贲抓了起来。张逵们忘了,曹腾跟顺帝那是什么关系?生死与共的小玩伴啊!一会儿不见,就得问问。于是立刻发现曹腾被抓,这还了得?马上安排有司放人,立刻将不知死活的张逵一伙一网打尽,立刻将这几个贼大胆儿,枭首的枭首,腰斩的腰斩,于是这伙太监就被消灭光了‘呀乎嗨’。

    144年,三十岁的顺帝驾崩。皇后梁妠女士就要高升皇太后了,可她肯定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她)们夫妇关系一直融洽,梁妠又是知书达理的女君子。摆在眼前当务之急是:谁当新皇帝?没有别人竞争,顺帝嫡子刘炳是唯一候选人。立刻登基,是为冲帝。梁妠不是他亲妈,她的生母虞贵人早死掉了,传说是梁冀害死的,但查无实据。可怜的是冲帝自己龙椅只坐了五个月就死掉了,来不及关心生母是谁。什么病?不知道。反正不是工作忙累死的,他这皇帝只有一项工作,就是吃奶,因为他两岁登基,三岁死亡。那年月天花、麻疹、伤寒、霍乱都能死人,尤其婴幼儿成活率很低。

    这就进入一年内第二届选皇帝大赛。这一次麻烦可就大了,候选人很多。第一轮淘汰赛后,种子选手剩下两人。一位是清河王刘蒜(别奇怪,名字的确是葱姜蒜的‘蒜’字,他妈可能不喜欢薑和辣椒?),第二位是建平侯刘缵(zuan3),缵的意思是‘继承’,这个名字可能占便宜,最后他果然胜出,真地‘继承’了顺帝的皇位。其实,决赛阶段可不是那么轻松愉快,那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首先,刘蒜时年一十有七,刘缵只有八岁;其次,刘蒜是王爷级干部,刘缵只是侯爵,那可差着一级呢。另外,据了解,刘蒜做事有板有眼,具有从政能力。于是,太尉李固等正经朝臣认为,“(新君)当立年长有德者,(此,国家之福也)”,然而,大将军梁冀心里想的是:“新君当立年少好摆弄着,此乃我之福也。”于是嘁哩喀喳刘缵登基就位,这就是东汉第九代皇帝,汉质帝。

    谁知梁冀的算盘没打好,看走了眼,这位年方八岁(周岁七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汉质帝,并不幼弱,上台不几天就看出梁冀不地道,————每逢朝会,皇帝啥话还没说,坐在朝班第一位置上的梁大将军就把事情定了。终于有一天,皇帝忍不住,指着梁冀的脸,对满朝文武说:“此,跋扈将军也!”

    小皇帝没想到他的这句话后果很严重。不久一天,御膳房应诏端上一碗‘煮饼’(就是浇卤面),质帝吃下肚,立刻脸色大变,胃里火烧火燎疼痛难忍,太尉李固闻讯急匆匆赶来,看到大将军梁冀正在那里。质帝对李固说,“吃下煮饼,腹内闷痛,喝点水或许能活。”梁冀忙说,“不能喝,喝了会吐。”不一会,小皇帝撒手人寰。‘李固伏尸大哭’。哭也没用。要追查责任,不但查不清,倒让自己一步步走近深渊。

    第三届皇帝竞选赛开始。太尉李固等一班正直朝臣下了决心,这次说啥也不再让步,坚持立河间王刘蒜;梁冀早跟刘蒜结了仇,自然不想‘吃蒜’,两派相持不下。皇太后梁妠自然站在国舅弟弟这一边。他正想把meimei梁莹嫁给蠡吾侯刘志,就让他住在宫里,却把刘蒜晾在洛阳城外驿站里。

    关键的时候到了,曹腾一生所作最大的坏事就要出台了。

    梁冀眼见无法说服李固,心里犹豫不定,刘蒜再次离皇位一步之遥。

    当夜,曹腾匆匆找到梁冀家,对他说:“大将军您哪,千万不能立刘蒜,河间王这人秉性‘严明持重’,做事果决。您家世代皇亲国戚,门生故吏遍天下,这些人里难免有个把不地道的,小辫子一大把,要给他拿住把柄,您可就大祸临头了。不如册立年轻的刘缵,可保富贵长存。”曹腾干嘛做这缺德事?原来,他曾拜访过刘蒜,受到这人的冷遇,刘蒜看不上这个左右逢源的老太监。曹腾预测一旦刘蒜登了皇位,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于是乎,梁冀再次祭起流氓手段,先撤了李固的太尉官职,又用武力威胁众朝臣。——谁不怕死?你试试!于是,蠡吾侯刘志成了汉桓帝,又娶了梁莹做皇后,他是双喜临门,皆大欢喜。刘蒜和李固则因此招祸丧命。

    史学论者会想到,如果立了刘蒜为帝,东汉或许还有救,曹腾鼓捣梁冀一番话,加速了这个朝代的灭亡。其恶之大,罪不容恕!

    史书记载,曹腾和梁冀掌权的那个阶段,社会风气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民谚有传:“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茂才就是秀才,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名字,秀才改称茂才。

    150年,皇太后梁妠去世,死前下诏放权,今后由皇帝实际掌握朝政。梁家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桓帝皇后梁莹,外貌十分美丽的靓姐,可惜从小娇生惯养,长成一副坏脾气。奢华、娇嗔、嫉妒、凶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