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预选赛(下) (第2/3页)
摸自己的下巴,目光中露出探究。 邓嵩山将自己的目光,同样放到面前的何深身上,看着他的演奏,皱了皱眉头。 这个演奏,非常棒,绝对算得上是大师的那种水平! 不过…… 他并不喜欢! 这一首作品的诠释中,里面对于自己本身的东西太过于稀少,演奏者就好像将自己本人完全放弃了一般! 邓嵩山并不喜欢何深这样的演奏! 并且,按照常理来说,阿格里奇也同样不应该喜欢这种演奏,要知道她可是敢在决赛的时候,在所有人面前弹奏一个完全风格不同版本的肖邦。 她应该不会喜欢这种演奏。 但是为什么?她会对着这种音乐露出笑容? 邓嵩山略微有点犹豫,但是还是想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起身,稍微让自己的位置,朝着阿格里奇的方向移动,走到了她的身边,看着她的笑容,犹豫片刻后,试探性地问道。 “看来,你对场上的这名选手,非常感兴趣?你觉得他的演奏……还算不错?” 阿格里奇看了一眼身边的邓嵩山,饶有兴致地笑了一下,手指在空中随着音乐的流动,缓缓挥舞。 她的目光中并没有露出任何一丝丝的排斥心理,只是微微点头,随意道。 “嗯,当然,现在这位选手的演奏,还算不错。” 阿格里奇并不讨厌邓嵩山,毕竟他们这些人,平常的时候,也会交流,彼此之间也都知根知底。 大家一起都合作那么多年了,哪来的什么相互之间讨厌? 除了之前的某一届,其他的人都特别讨厌一个有自己风格的人,就阿格里奇特别喜欢哪个人。 结果,哪个人没有进入决赛的时候,就惨遭淘汰,让阿格里奇当场发飙。 正常的情况下,他们之间都没有什么矛盾的。 毕竟邓嵩山也没有做什么错的事情,他只不过就是每年让那么多学生进入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里面参赛,还能够获得那么多奖项而已。 就这么一点点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 他们之所以没有对邓嵩山发表任何一点点的意见,关键就在于,邓嵩山非常的聪明。 他只是教学生,除了教学生之外,他什么都不做。 虽然后面经常会有那种,邓嵩山一派的好几个学生全部都进入了决赛……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人家自己的本事,认认真真去教这些学生,告诉他们如何去演奏肖邦才是最正确的。 因此,他们这些评委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丝借口去批评这件事! 再加上这些人全部都属于邓嵩山他的学生,邓嵩山甚至邓嵩山一派的评委,基本上都不可以对这些学生打分。 对于比赛的公平性,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丝的影响。 所以,所有的评委对邓嵩山并没有太大的恶意,只是觉得他的学生太多,感觉他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他的学生身上,而不是自己的本身钢琴技术上。 或者说,他们只是觉得邓嵩山有点不思进取罢了,其他也没有什么。 阿格里奇也只是淡淡地扫了邓嵩山一眼,缓缓道。 “确实,正如你所说,我确实觉得这位选手,演奏的非常不错!并且我甚至对他产生了一丝丝的好奇,我很好奇他本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并且,我之前在签到的时候,见过这个选手一面,他本人身上那股肖邦的气质,特别特别的浓郁,弄遇到我看到他的第一眼,甚至都会弄错……” “我甚至以为,他就是肖邦!” “这种气质的人,既然碰到了,那么就多看看,看看他能够给我什么样的惊喜。” 邓嵩山看着阿格里奇,略带好奇地开口问道。 “既然这样,那么他给你惊喜了吗?” “他给了我惊喜嘛?” 阿格里奇听到这里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目光看向众人面前的何深。 何深此时此刻,已经将第一首肖邦的夜曲全部演奏结束,开始演奏下面的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Op10,No5,这个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练习曲。 黑键练习曲! 何深瞬间将身上的气质,从之前的那一股略微一丝忧郁的样子,转化成了充斥着豪情的模样。 对着自己未来有着非常大的希望,希望自己可以在音乐行业做出那么一点点贡献。 但是,看着自己的家乡,特别是看着自己的家乡那边,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甚至国将不国…… 心中的那一抹痛楚,那一抹悲伤…… 这些感觉,全部都萦绕在一起,纠缠不清的同时,却又条理分明。 就是那种,如果你不看的话,能够感受到其中所有的东西全部都交织在一起,让人看着就感觉历害。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分析其中何深所演奏的情感的话,那么你又能飞快地找到源头,抽丝剥茧。 就是这么的矛盾感觉…… 而这种矛盾感,在何深的演奏下,变得无比的夸张! 何深看着自己的双手,目光无比的认真。 这个便是他的想法! 让音乐在诠释的时候,变得特别的夸张!无比的夸张! 浪漫时期的音乐,最重要的是诠释出自我的感觉,让自我的存在,变得无比巨大。 让音乐,以呈现出自我为目标! 而何深的自我,便是肖邦! 何深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肖邦当时在写作这一首作品时候的心中所想。 因此,他需要将肖邦对于这一首作品的诠释,变得无比的夸张! 在这种巨大的对比之下,将肖邦诠释的淋漓尽致! 阿格里奇看着何深,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丝微笑,淡淡开口道。 “惊喜,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过并不算特别多。” “现在我在他的音乐中所听到最多的,便是肖邦……” “我听到他自己本人的东西,实际上稍微有点少了……” “就是不知道他的诠释,究竟是诠释他自己对于肖邦作品的理解,还是诠释肖邦对于他自己作品的理解……” “这个东西,我看不准,不过我能感受到,他试图竭力去接近肖邦的那种感觉!”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否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肖邦的诠释,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