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孙颖遗计安天下 (第2/2页)
新站在染血的城楼上,徐世绩望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叹了口气。 低头拿起主公写给他的全新的兵法故事,聚精会神看了起来。 “戚少保大破倭寇……” …… 相较于徐世绩的云淡风轻,李孝恭此时已经快要抓狂了。 “禀大元帅,末将攻上城墙,却发现……他们还重新修建了一座内墙!”一个先登部队的将士顺利逃生后,禀报了这个事情。 听完此事,李孝恭紧咬着牙,恨得咬牙切齿。 他南征北战,刚收服巴蜀三十余州,正是志得意满的时期。 而且才二十多岁…… 本以为能够建功立业,横扫天下,却没想到被这么两座城池给挡住了。 不,准确来说,是三座城池! 而且,这三日下来,二十万军队,损兵近五千…… 这个伤亡不可谓不大! “药师,你觉得本帅该用何计破城?”李孝恭转而看向李靖。 自从他接管了李靖的指挥权后,李靖便没有提出过一个建议。 他以为李靖对他心有芥蒂,所以一言不发。 这一次,他干脆放下面子,主动询问。 李靖闻言,苦笑着摇头道:“末将实在是不知。” 如果他知道的话,他早就攻破这几座城池了。 哪里还用得着等李孝恭来? 李孝恭却是不信,挑眉道:“药师莫非对本帅有什么不满?但讲无妨!本帅并非那等气量狭小之辈!” 李靖满脸苦涩,只能上前一步,郑重解释道:“大帅莫要多疑,非是末将一言不发,而是……想要孙颖之才,迥乎绝尘,哪怕他死了,但他定下的计策尚在……” “长安朝堂诸公,包括秦王殿下,想的都太天真了!” “孙颖虽死,但其计尚在,阻我军三年时间,绰绰有余!” 在这件事上,李靖对孙颖极为推崇。 尤其是见识到了商州守将,外加各大守城利器后…… 李孝恭闻言,却是十分不悦,道:“药师何故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没有和孙颖交过手,对孙颖的认知还停留在世人传言的那个层次。 接着,李靖便指着地图上的新城和宜阳两城,给李孝恭重点分析了一番:“末将曾与徐世绩多次交战,深知其性。此人年轻气盛,闻战而喜,正是兵法所谓好战之人。” “而且擅用偷袭之计,放在往日,在我军停止攻城后,他必然会反攻一波,为此,末将还做好了防备,设好了埋伏,但……”李靖摇着头,苦笑道:“若非孙颖的叮嘱,他岂会一直闭城不出?” 李孝恭根据李靖的判断,也认真分析了起来。 缓缓点了点头。 一个人的行军风格,极难改变。 所以徐世绩,必然得了孙颖的叮嘱。 所以一直闭城不出。 说完,李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大帅,末将以为,孙颖虽死,但在死之前,其布局甚多!必如商州那个守城将领,新城宜阳两城的内墙以及诸多守城利器……” “皆是为了防备我军而设啊!” 听完李靖的分析,李孝恭越想越心惊,越想越觉得李靖说的有道理…… 然后转身走入大帐,拿起纸笔,开始写奏折:“陛下在上,非是我军无能,而是孙颖虽死,然其遗计却处处防备我李唐……” 他简要把这一个月大大小小战斗的经过说了一遍。 被孙颖牢牢算死。 反倒是自己还损兵折将。 为此,他一咬牙,在奏折上,甚至还写道:“臣无能,才不堪大任,不足以破孙阳城之遗计,还请陛下另择贤明!” …… 长安。 这一封奏折到了李渊的桌案上。 李渊看完,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得不说,李孝恭分析的很有道理。 孙颖虽死,但短时间内,他留下的布局…… 和他活着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几乎没人能攻下河南!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放下了暂时和河南为敌的想法。 为此,他甚至举行了一次朝议,商讨国策,到底要不要继续攻打河南! 李世民第一时间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以为,河南占据天下中心,正统之地,东都洛阳,富庶之地,三十六州,若给孙颖余党时间发育,恐成后患!” 他的意思是,还是要继续攻打河南! 他好不容易搞死了孙颖,征服河南这个天大的功绩,绝不能落入他人手中! 一旦他攻下了河南,地位将急剧升高! 未来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就更有把握了! 李渊深深地看了一眼他,知子莫若父,他自然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真实想法的。 恰在此时,魏征瞥了眼李世民,又站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