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三年内,必扫平天下! (第1/2页)
这一幕,十分壮观。 在这个战乱纷飞的年代,百姓们虽然见过战马,但从未见过如此整齐排列,数百匹战马同步齐嘶的场面。 尤其是那一句诗……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在围观的百姓里,还是不乏读书人的,他们喃喃着这一句诗,心潮澎湃,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 但这一次阅兵的震撼,显然不止于此。 在沈光带领的骑兵展示之后…… 一个又一个方阵列队而来。 清一色的装备,步履协同,每个人都昂首挺胸,神态肃穆。 他们的目光始终一致,凝望着高挂在旗杆上的龙旗,所有动作,全部相同。 随着一个又一个将士从外部排成队列走入众人视野…… 皇宫之外。 所有百姓都不敢大声喘气。 每看到一个方阵,都有百姓大声叫好。 “保家卫国,舍我其谁!” 每个方阵走来,在百姓面前的时候,都会沉声喊出一句口号。 每个方阵的口号,都不相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百姓前,一声声口号喊的人震耳欲聋。 已经有不少百姓看的热血喷涌,紧攥着拳头。 这一幕,获得了他们极大的认同感。 身为男儿,他们其实也向往着这种生活。 只是平日里为生活所迫,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从军的勇气。 “丈夫身许国,此心久已决!” 随着一句又一句口号对着百姓们喊出,已经有不少百姓受到了鼓动。 生出了参军,保家卫国的想法。 …… 为了保证此次阅兵的效果最大化。 许牧在皇宫前特地留了可以让万人列队的空间。 此时,随着一个又一个方阵入场,一声又一声口号喊出,皇宫之前,已经站定了数千人。 而在他身侧,阎立本正在挥毫泼墨,绘制好了数张阅兵场景。 有战马齐嘶图,有百姓围观图,有千人同步图…… 当然,这些都只是框架图。 临时仓促,他只能先把框架搭建出来,后续再润色修改一番。 随着那些诗句冒出。 其实震撼的不只是围观的百姓。 他这个自诩的读书人,更是备受震撼。 在某一刻,居然也生出了读书有何用?不妨去从军的想法。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而随着每个方阵进场,许牧都给他们配备了一段口号。 一点也不吝啬。 他之所以不抄诗,完全是因为抄之无用。 而在此刻,他觉得,给这些将士们写……咳咳,抄再多诗歌,也不过分! 未来的天下,必然要依靠他们来平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城墙之下,一句又一句口号还在不停喊出。 壮观的场景尚未停止。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城楼上。 房玄龄和孙颖此时心中的震惊,只能用“壮哉”两个字来形容。 他们都知道,主公颇擅文采。 但却未曾想到…… 一夜之间,主公居然写就了如此多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几乎每一篇,都可以作为传世之作! 虽然每句都是残诗,但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文人太多太多了。 而且,几乎每句诗,都能调动他们心中的情绪,勾起他们从军的意愿! “主公……或许真的是神人下凡啊……” 房玄龄喃喃着。 是个正常人,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写就如此多的佳作。 孙颖对此十分认同,颔首道:“主公还说他不会作诗,依我看……主公只是不想像那些空谈诗赋的腐儒一样作诗罢了。” 他是最清楚许牧才华的。 之前那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其文采斐然,骂人不带一句脏话,那等境界,即便他到现在也未能赶上。 “主公就是太过低调了。” 房玄龄轻叹了一口气。 故去的杨广虽然文采也很好,写出过诸多名篇,但和主公比起来…… 提鞋都不配! 在房玄龄感慨的时候,下方的方阵已经陆续进场。 共计三十六个方阵。 每个方阵的队形都出奇的一致,给人一种极为美观的感觉。 甚至于…… 不少围观的百姓,直线看去,只能看到最背后的那个人,一列,就只有一人! 那些各大势力的探子看到这一幕,纷纷露出惊骇之色。 可惜混在人群中,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能够担任探子的,大多是颇有见识,可以独立分析情报的。 就比如说这些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