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跟脚在哪 (第2/2页)
对视一眼,心中顿时对那位侯爷的敬畏直接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厉害啊,这位侯爷竟然能借助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告诉天下百姓,甚至是后世子孙。 李唐得天下是扫除暴逆,大义灭亲,当今天子,是英明神武,天命所归! 所以,陛下才会对这种随意编排当朝重臣的故事视而不见,所以长安侯才会把这种故事,写得通俗易懂,连市井之中的贩夫走卒,甚至是沿街乞讨的乞丐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家不是言辞粗鄙,是格局远大啊。 王子安幸亏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戏,否则一定目瞪口呆。 啊,这—— 我就是随便找了几个自己还大致有点印象的故事,就是想让找人帮忙写出来,消磨一下枯燥的时光。 两个人自觉悟到了其中真意的大才子,不由轻轻举杯,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神色。 “安期兄,我终于明白了陛下让我们多听听《隋唐英雄传》的用意,也终于明白了陛下为什么对我们两人所写的《三国演义》不满意的原因,我们不是写给读书人看,是写给那些军营中的武夫啊——回去就照着这个标准写——” 啊,这—— 李安期不由目瞪口呆。 我们两个翰林院的大学士,写这种语言? …… 长安侯府,王子安一脸无奈地看着李世民派人送来的《三国演义》文稿,脸都黑了。 亏他们还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就这水平? 传了多少次话了啊,让他们写得通俗易懂,通俗易懂,听不懂人话还是咋地啊! 掀桌啊—— 这是欺负本侯爷看不懂是吧! “告诉他们,按照《隋唐英雄传》的水平写,能写就写,不能写就算了——磨磨唧唧,几天不出一章也就算了,还写得狗屁不通……” 简单地翻了一眼,就随手给扔一边了。 我是来看小说消遣的,还是来做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啊! 负责送文稿的青衣小厮不由眼角直跳。 堂堂翰林大学士的文笔,写得花团锦簇的文章,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狗屁不通? 你怕不是说错了对象—— 但,他也不敢说,他也不敢问啊。 连连点头,赶紧回去复命了。 …… 虽然寻常的百姓不怎么关注朝政,但云集长安的读书人,却是每期必看。 果然,他们又从报纸中发现了自己期待的东西。 尚书仆射杜如晦中毒事件,终于有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疑似跟前几天杜尚书提出的扩大科举名额,或是征收盐铁商税的提议有关。 随后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杜如晦提议朝廷,在正常的科举之外,另设一项对口招生的建议。 填报志愿,到漠北去,到穷乡僻壤中去,不少出身官宦或者世家的公子哥,不由微微蹙眉,但不少出身一般甚至是穷苦的读书人,却不由心潮澎湃。 为什么? 因为这是机遇啊! 征收盐铁商税的事情,也被一下子抛到了风头浪尖。 文章中说的很明白,盐铁是暴利行业,每年盈利,数十上百万贯,是大唐国库收入的数倍,却一文不纳,种地的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夜辛苦劳作,依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陛下深感百姓艰苦,所以想要征收盐铁之税,同时把农田的税收减低到三十税一。 这是善政啊! 啊,我们的杜尚书竟然是因为提出了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才遭遇毒手? jianian商该死! 当天上午,就在上官仪和李安携手回翰林院的时候,云集长安的读书人就又闹腾起来了,而且随着消息的扩散,原本对朝政漠不关心的普通百姓,也一下子被戳到了G点。 啊,jianian商该死! 一时间,长安城群情激奋,一些关门迟的盐铁商铺,都险些被人当场打砸。 御书房。 刚刚调戏完尉迟敬德的李世民,正心情愉悦地批阅奏章呢,就听到了长安读书人和百姓暴动的消息,整个人顿时就不好了。 又来—— 王子安,你个狗贼,你还让不让朕过一天安生日子了! “立刻通知长安和万年两县,让他们马上出面,组织人手,维持好秩序,若是出了什么乱子,朕要他们的脑袋!” 骂骂咧咧了半天,等通报消息的百骑司密探下去,他的脸上神情顿时就收不住了,嘴角忍不住地微微上翘。 卧槽,王子安这个狗东西真是有点东西啊。 这一下,我看看谁还敢站出来反对! 一想到这两项政策,明天就会顺顺利利地通过,他就忍不住眉飞色舞。 啧,这就是大势! 哎哟,朕终于也可以体会一把手握大势的感觉了。 …… 王家。 王俨看着心腹管家王忠送过来的报纸,险些当场喷出一口老血。 征收盐铁税,怀疑跟蔡国公中毒一案有关? 我有关你乃个腿儿! 朝廷,这分明是借机生事,要趴在我们这些世家身上喝血啊! “齐国公那边怎么说——” 王俨深吸了一口气,一脸严肃地看向王忠。 王忠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自家家主,小声回道。 “齐国公那边没有发声……” 王俨:…… 盐铁两项,固然是他们王家的生命线,但又何尝不是他们长孙家的生命线,这个长孙无忌,为了讨陛下欢心,竟然跪舔到了这种毫无原则的地步了吗? …… 长孙府。 打发走了不知道第几波打探他口风的来客之后,长孙无忌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家主,盐铁两项,可是我们长孙家的主业,难道我们真的要带头交税吗?” 心腹大管家看了一眼自家家主,忍不住开口问道。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这位兢兢业业的老管家,声音听不出喜怒。 “不要忘记,我们长孙家的跟脚到底在哪里——” “只要我们长孙家圣眷不倒,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下去吧,让下面清点这两项的产业,做好随时交税的准备——” 老管家躬身行礼,倒退着出去了。 长孙无忌这才不动声色地从袖口中摸出一张契书。 这是今天散朝的时候,陛下刚刚赏赐的,城西盐场的一成股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