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七章分外妖娆(一) (第2/2页)
“这次搜集出来了多少银子?” 对于清理过后,清点抄家的财物,那是有专人跟着的。 每一项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水要是手脚不干净,立刻就会被送去工程队。 反正现在的大明,那个地方不缺人。 “银子到没有多少,差不多六百万两银子,就是支票有三十万的金元。” 管家看了看郑芝龙一眼,得到了可以说出来的示意,立刻就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 “嘶” 南居益大吃一惊。 他见过贪赃枉法的人,也见过因为做官而发财的人。 可没有见过这么富有的。 银子就不说了,听起来六百万两不少了,可相比支票而言,只是九牛一毛。 做官,治理民生的办法熊文灿没有多少,可这种捞钱的手段,在整个大明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 相比较而远,就是京师做内阁首辅的那几人首辅,在捞钱这一方面,都没有熊文灿来的有办法。 而黄得功也是目瞪口呆。 他听说过这里的官员都是肥缺,大部分人都是打破脑袋的往过来挤,却没想过其中的‘利润’居然会这么大。 大明军队的粮饷都发不出来了。 可大明的官员却是富得流油。 只需要捐赠出来一点,不需要火枪的出现,就可以把建奴们打的满地找牙,可大明就是没有人这么做。 现在好了。 皇上掀桌子了。 那就都不要完这一套欺上瞒下的手段。 新的规矩,新的大明律。 新的官员。 这就是要把旧有的那些陈腐之气,全部送走的意思。 “皇上的话是对的,不作死就不会死,若是在皇上刚刚登基的时候,都支持皇上去 赈灾,去打退建奴,怕是现在这些儒生们,还在享受着大明的好处,却偏偏要作死的和皇上对着干······” 说到这里,黄得功就是直摇头。 他是最底层走上来的将官,所以看待许多的问题,也都是有着自己的见解的。 当年的老百姓们,真的是快要活不下去。 要是朝堂和官员们,能够仁慈一点的话,哪会有烽烟四起的反贼? 活着不好吗? 若是有口吃的,谁愿意去造反? 这话,郑芝龙的管家,可不敢上去接话。 “不瞒两位大人,在当年西安府周围刚刚听说有了反贼的时候,我郑家可是捐赠了差不多伍百万两银子的,就是不知道,到没有到朝廷的手中。” 对于这一点,郑芝龙站的很正。 一点都不怕说出来没有人信,他可是相信锦衣卫,会查到这一点事情的,也算是给他们郑家,再加上一曾保护。 “这一点我是相信郑家主的,皇上在南京的时候,可是知道,在大明最艰难的时候,也依然对大明有着绝大的信心。” 南居益这个老小子。 当年有一部分修建河堤的款项,实际上都是郑芝龙给捐献的。 本来是要送给朝廷,作为反攻建奴的军费,只是那个时候,大明已经很富有了,朝廷国库缺少的不是金银,而是粮食。 若不是从海上,运输了足够用的粮食,到了大明崇祯都差点没有办法来拆东墙补西墙。 好在那一段最艰苦的岁月,过去之后,大明就再也不愁没有粮食可用。 “我记得你家有个小子,叫做郑成功,今年十岁了吧?要不想办法送去京师进学去。” 黄得功忽然出了一个主意。 而这个主意,让郑芝龙一怔,他的儿子原本是第二个妻子,田川氏所生,也一直都是在跟随母亲住在平户。 也就在他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居住读书,平时深居浅出。 并不被外人知道。 黄得功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想要用自己的儿子,和扶桑那一方面,进行交流? “你儿子是入了皇上的法眼,据我所知,只要被皇上看中的人,都是会有一番大作为的。” 黄得功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在南京的时候,和崇祯接触了一阵子。 要不然,这种消息,即便是别人知道了,没有什么作用,可也不会轻易的让旁人得知。 “这···可是真的?” 郑芝龙大吃一惊。 自己的儿子可才十岁,难道皇上离着那么远,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儿子的才学? 可也不应该啊。 在他们郑家,他儿子的学问并是不是很好。 为他还愁坏了,想要请一位大儒,来给自己的儿子补习功课的,只是后来,大明的变化太快。 他还没有来得及请人。 大明的科举就出现了巨大的变数,不得已之下,只有请自己的账房先生,来教自己儿子怎么做数算。 目前看来。 按照大明的一些教材,自己的儿子,已经能够拿下五年级的数算课本了。 “爱信不信。” 这会黄得功也傲娇上了。 一撇嘴,盯着自己的鱼漂不在说话。 郑芝龙砸吧砸吧嘴。 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做的价值。 就是不知道,他的几个弟弟,现在怎么样了。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