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三章守密(一) (第2/2页)
的时候,没有做到的事情。 当时的情况却就是,大明的海商并不是很多,大明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工厂和通商口岸。 只是被动的接受进出口生意。 不过这一次的改变,让更多的大明商人们,进一步的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 民间开始组织起,除了刘香和郑家,以及刘家,还有杨家之外的商船队伍。 从而开启了大明的大航海时代。 技术的积累,以及航海条件的成熟,瞬间就让其他可以通航的国家,清晰的感受到了大明人口庞大的压力。 也正是这一年。 崇祯离开了南越。 “海上的繁华,足以让每一个人都趋之若鹜。” 崇祯看了一眼海上来往的船只,和张嫣,朱慈焕他们告别之后,就乘船去往柬埔寨的方向。 身边少了张嫣,周皇后也是精神不振。 能够说得上话的人,又少了一个。 对于崇祯的感叹,也就没有人多嘴的随声附和。 落寞一时之间,让崇祯不在多言。 他在想,这一次的长久出行,到底是对还是错。 对的一方面就是,可以让朱慈烺快速的掌控大明朝堂,避免一些会出现的反复。 可错的也很明显,崇祯见到了自己儿子的死亡,也见到了孙子的诞生,更加体会到了聚散无常。 张嫣的离别。 都说人老了就会多愁善感。 崇祯发现还真就是这样。 他不清楚,随着一个个的封地走下去,身边的妃子们,到最后还会剩下几个。 或许一个都不剩,只留下周皇后一人了吧。 接下来的时间。 崇祯去了柬埔寨,去了南掌国,缺了暹罗国,去了缅甸。 只是走的速度越来越慢,崇祯身边的人,果真如同他离开南越的时候,所想的一样正在一个个的减少。 因此崇祯的话就更少了,影响的周皇后,也是没有多少话要讲。 “咱们回去吧。” 离开了缅甸之后,崇祯的铁甲船行在了海面上。 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说道。 “直接回去?不看看那些你留下来的妃子们了?” 周皇后精神不振的开口问道。 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这句话周皇后此刻的感受最深。 因为就连她自己都快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不看了,个人有个人的生活,她们高兴就好。” 都是老人了,已经不再年轻,现在有孩子们陪着,想来比陪着他到处跑,要开心的多。 也不知道是因为发电报,消息传开了。 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崇祯这些已经到了封地的子女们,并不怎们待见他这个已经不是皇帝的父皇。 当年在京师的时候,他偏爱朱慈烺,现在这些孩子们就在偏爱着自己的母亲。 “其实,我觉得,你还有一个儿子没有去看,要不咱们也去见一见?” 周皇后忽然振作的疲惫的精神。 仿佛想到了什么似得,开口询问道。 崇祯知道周皇后说的是谁。 当年高桂英离开大明,同时也带走了大明的许多将官和文臣。 那一次,让大明许多的笛梵个,都在为了缺少将官和官吏而头痛。 也正是那一次,高桂英还带走了大明生产出来,刚刚下水的十艘铁甲战舰。 那是一次远征。 本来崇祯打算的就是,让高杰带着人先打下一块地方,然后在调李过过去。 只是后来,随着高杰的书信来往。 高桂英打算和李过一起去,一同带走的还有他的儿子,一个不姓朱的儿子。 对大明的高层来说,这不是秘密。 可对底层的人来说,就觉得很奇怪了,整个大明唯二的两个女官,忽然之间就仿佛人家蒸发了似得,消失不见了。 就是连朝廷的报纸上,都没有刊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各种猜测都有。 也有猜中了的,可都消失在了其他的言论之中。 “还是在等等吧,距离太远,他们走的时候,大明还没有发明出来电报机,这都两年时间了,连一点音讯都没有,还不清楚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崇祯想去。 可现在不是时候。 单枪匹马的一艘铁甲战舰,就想要安然无恙的跑到澳洲去。 怕是走到中途,就会有人在他身上打主意。 大明的皇帝,虽然已经退下来了,可身边没有多少护卫,还是在海上,那就是数不清的钱财,总有亡命之徒,不计后果的会上来打劫。 “要等到什么时候?下一次大明水军的远征?” 周皇后不置可否。 随着一年年的过去,大明在变化,看高家妹子也在变化,再不去看看,人都老了,哪还有往日的痕迹? “我遇险倒是没什么,可我不放心你。” 崇祯怔怔的看着周皇后。 对于这位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女人,崇祯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是打心眼里的喜欢。 懂事,听话。 还不稳过多的问题。 他不信自己身上的某些陌生的东西,周皇后不知道,只是隐藏在心里不说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