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_第六百八十一章见证历史(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一章见证历史(一) (第2/2页)

可奈何。

    因为他们的手下的工人们,可是一直都暗无天日的干活呢。

    这样的言论和对比,怎么不可能让当地还在安分守己的干活的工人们羡慕和嫉妒?

    有了着两样情绪。

    在许多地方,每天都会有枪声响起。

    当然这些,崇祯只是看了一个热闹,听了一个笑话。

    引起的最大的后果就是,杨国和大顺的土地上,多了一些偷渡过来的其他国家子民。

    从而进一步缓解了,这两个国家之中,人口不足的窘境。

    还别说,其中还是有不少的人才的。

    为此,崇祯没少看到高岩每天咧着嘴的,开心的大笑。

    从大明运输过来的人口还没有到来,就先给他从别的地方注入了一些活力,从而让这两个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崇祯就带着高桂英她们踏上了新几内亚--杨国的土地。

    在踏上杨国的土地之后。

    杨阔海同样是不怎么待见崇祯,闹得崇祯都快要怀疑,怎么自己的每一个儿子都仿佛捡的一样。

    陌生的,还不如面对一个陌生人来的热情。

    父子之间的交锋,柳如是她们在大顺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

    到了这里,那就是柳如是的地盘了。

    自然一切都是柳如是说了算。

    崇祯自无不可。

    只是心里有点无语,杨阔海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被称作小孩子,只能说柳如是的溺爱,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养废了。

    真的是个异数。

    当然,经过了这么久的相处,崇祯也明白,其中的教育功劳,还是得算在高桂英的头上。

    对于这个女人,崇祯的心里很复杂。

    他可是把人家的老父亲给干掉的,没有在大顺的时候,被人给宰了,都是他命好,遇到了一个讲理的。

    要不然。

    他可是算过大顺的构成部分,大多都是曾经的反贼。

    只是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国家的顶梁柱。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现在,也就杨国好一点,其中都是大明曾经在辽东战场上,和朝-鲜战场打过仗的一群人。

    虽然不如在大明的国土

    上,活的舒坦。

    可也有许多让他们高兴地事,那就是到了这里,他们的一切可都比在大明,提升了一成。

    就连韩枫,都混成了杨国的将军,可以说除了杨阔海这个皇帝,论陆地上的军权,可就数他最大了。

    转眼就过去了一年时间。

    而正是这一年,由于大明的强势,和许多海外的封地联合起来的强大实力。

    在某种程度上,迫使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于1656年颁布一道法令,规定:所有在大明国土于封地上的教民,必须遵守大明和当地封地上的律法,还被要求,所有的进入大明势力范围的教义,可以置于大明律法之下,并受宗-教事务所管辖。

    也是在这一年,苏丹女权时期结束。

    同年长达数年之久的俄波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并在开春开始与波兰政府谈判,至于谈判的结果暂时还没有人知道。

    也在此时,杨国庇佑了第一个荷兰人--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今日出门游玩,崇祯可是带着烧烤架的。

    还想着怎么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

    却见到柳如是的脸上,不是很开心。

    崇祯也最近也对此人有所耳闻。

    柳如是有点心忧。

    对于杨国朝堂的事务,她不是很清楚,可也知道,荷兰不是刚刚建立起来不久的杨国,可以对付的了得。

    更何况,上一次因为英荷之战,可是坑了荷兰不少的钱财的。

    这一次人家腾出手了,还不和杨国好好的打上一仗

    为了提振荷兰人的国民民心,也应该这么做。

    柿子要挑软的捏,在这些猴精猴精的国家眼中,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崇祯抬头仔细的分析了一番。

    还让柳如是她们宽心。

    外交吗。

    不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若是有机会了,还是可以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的。

    崇祯已经对杨阔海高看一眼了,没想要这小子,还懂得利用别人的信仰搞事情。

    这个已经收他前世,不知道多少人玩烂了的方法。

    可在此时此刻,还是头一次用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