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照亮前路 (第1/1页)
,戴着空间回八零 “我说,你今生肯定会很幸福的。”赵玥清晰地说着。 真是开心至极!怪不得大家都说,小妹是老天爷派到赵家来,给赵家添福气的! 赵霞开心地搂着小妹,两人一起低声哼唱着那首流行歌曲,为自己、为彼此,在暗夜中送出真切的祝福。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炸豆腐;腊月二十六,煮白rou;腊月二十七,杀公鸡;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是儿歌童谣,也是老百姓在过年期间的实际安排。 过年除了家人聚在一起吃喝说笑,再就是放鞭炮烟花、走亲戚,还有什么呢? 还有这句童谣: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年期间,不用老百姓聚在一起扭一扭。有县里、乡里的文娱团体,到各乡各村来进行表演。 所谓过年看大戏,就是指的这些。 从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辛勤而辛苦的演艺人员,就冒着寒风,带着笑容,把丰富多彩的各种传统节目,带到了村子里。 村民们追随着演出队列,从村口一直到了村里的文化广场——大戏台。 先是扭秧歌,证实了“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歌谣。 演员们穿着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等靓丽颜色的演出服,踏着一地的尘土,进二退一着扭动腰肢。 他们手中的红绸飞舞,晃动在挤在人群中围观的赵玥眼前。 重温这些带着浓重乡土气息的舞蹈,是穿越回来的赵玥,最喜欢观看的。 除了扭秧歌之外,还有踩高跷的演出。这是令人感到惊奇,感到震撼的节目。 高跷,是一根上粗下细的木棒。在顶端的侧面,楔入了一块小木板,作为演员脚踩的地方。 因绳子把脚绑在这块小木板上,演员们就站在木棒上,边扭动边前行。 远远地,这些踩在一米来高的木棒上的演员,扮作各种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尘土中如同腾云驾雾一般,向村里走来。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贪嗔痴的猪八戒,面貌威严的沙和尚,诚心取经的唐三藏,这是人们最为喜爱的演出人物。 村里的孩子们,仰着头追随着,尤其惊赞那个踩在高跷上,还能不时抡动金箍棒的孙悟空。 其它的演出节目,有几类地方戏曲。演员们唱的歌词,或者因为距离远、声音听不清,或者因为曲调过于婉转而听不懂。但赵玥对于那些衣着鲜艳的演员,以及他们优美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看得很是出神。 再有,就是舞狮子、舞龙灯。 舞狮子的威猛剽悍自不必说,舞龙灯的也是有趣。 十几节的薄纸糊成的龙灯,由十几个人分别持着一根木棒举着,组成长龙形状在场内来回奔走。 或者如游龙戏水,在暗黑的天色中,只见一道闪亮的金龙在飞舞; 或者就是摆字样,比如新春大吉、大干四化等。 龙头找准方向方位,龙身依次跟行。最辛苦的就是持着龙尾的演员。 龙头摆一摆,随着龙身的舞动,龙尾的演员就要来回跑上很远的路。 尤其是摆字样时,龙尾的演员要找准自己,在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笔那个位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欢乐的基调是首位的。即便龙尾的演员几次跑错了位置,再茫然地看了一会儿,才快速地去摆那最后一笔。观众们发出来的,也是开心的大笑,而不是嘲讽。 相亲相爱,彼此理解,应该是人们相处的基调,是人们得以维系亲情、友情的核心。 过年期间,李德发前来赵永水家拜年走动时,提到了欠债一时不能归还,表示了歉意。 赵永水夫妇连忙安慰,只说“家里的钱用得开,不着急”。 李德发“嗯”了一声,再称赞赵永水一家做事业做得兢兢业业,很有成果。 赵永水听到村长的表扬,笑得嘴角咧到了腮帮子。 先说了赵永水一家为乡里、村里,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李德发也提及了永乐村的村民,为此得到了一些生活补贴。 赵永水谦虚地说着:“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协议书上说好了的。” 李德发犹豫一下,再对他说:“致富要快,但是步子要稳。” 赵永水笑着说:“嗯嗯,走得稳着咧!” 心情舒畅,日子过得愉快。 赵玥只觉得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 傍晚,她拎着一盏彩色皱纹纸糊成的小灯笼,里面插着一支红色的小蜡烛。 四哥赵德担心她一个人天黑出去有危险,就陪着她走出了院子。 农村里拎着灯笼玩耍,最是开心。这是因为村里没有其它照明,灯笼里放出的那团小小的红色亮光,也就显得很亮堂。 天色暗黑,赵玥心里开心,但还是有些害怕,脚步也迟疑起来。 赵德冻得发抖,还是要陪着小妹走走。他暗自挺直了身板,鼓励着说:“别怕,我陪着你呢。再说,还有其他孩子们在玩。” 说着,他就指向前面的村路。 嗯,有其他孩子也在拎着各样的小灯笼,在暗夜中嘻笑着跑动。 赵玥看看四哥,心里安定下来。走在路上,她呼口气说:“四哥,你肯定能考上大学。” 过年的吉利话,没有比这个更让赵德开心的了。 他笑了笑,就坚定地说:“嗯,一定行!我要考到省里去!” “考到京城去!”赵玥纠正着说,“京城有房子住。” 赵德想了想,随后表示认同:“嗯,好,我去学农业类的大学。” “学经济、金融类的。”赵玥再建议说。 赵德有些疑惑:“学那个,自费的钱多。而且,学完了之后回来也用不上。” “可以的。只要学得好,知识都是贯通的。再说,”赵玥抬头看着四哥说,“你既然在京城上学,大致就能分配在京城工作。” 赵德再也不觉得初春的夜里寒冷,只觉得心中满是对未来期冀的热火。 “你以后也肯定能考上大学,考到京城去!”说完,他笑着继续陪小妹在村里走动。 灯笼的亮光虽然朦胧,也能照见身子前面的路。 兄妹俩借助这团光亮,在暗夜中各自构想着前景。 天气暂时寒冷,春天却已经真切地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