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有心杀贼,无钱出兵 (第1/2页)
走到半路,高克明突然想到一件事,开口问道:“何校尉,有件事想问你。” “说。”何曼成头也不回。 “你刚才在石滩堡说咱们赶去帅帐?咱们不是应该先禀报郡守吗?”高克明问道。 “郡守在娄云城,到这儿有两百多里,你要今夜赶过去,那是不可能了。先禀报大帅,边关做了防范,你再南下去通知郡守。”何曼成回答道。 “而且大帅已经让曹将军提前做了布置,不然你今天也不可能在关外遇见我们。咱们先见大帅,修改布置,防患于未然。”另一边的一个汉子说道。 这个人刚才在石滩堡说自己叫什么来着,对,是肖严。高克明回想,顺便回忆了一下其他几个人的名字,朝自己射箭的那个叫李伯当,现在身后那个虬髯大汉叫梁卫华。 “有道理,不过这位大帅是什么样的人?见他有什么忌讳没有啊。”高克明伏着身子问道。 “路大帅这个人啊,不好说。”身后的汉子cao着一口北方官话说道。 “没什么不好说的,其实这个路大帅别的地方都不错。”肖严哑着嗓子说,“就是过于谨慎小心,说句不好听的,就像个没卵袋子的,来了四年,都是防守,没痛痛快快地打过一次。” “路大帅也难啊,朝廷不给钱,全靠咱们屯田卖粮,比起西面和东边,咱们的日子算不错了。”何曼成的声音从前边传来。 “哼,说起这个我就来气,你说说隔壁幽道郡,虽然兵不行,可是朝里有人,三年,年年拨足了钱粮,据说还有人吃空饷。贼娘的,人比人,气死人。”梁卫华愤愤不平。 “南边那几个郡,没一个好东西。我看咱们的钱粮八成都是过他们手没的。”肖严也被带起了点火气。 “两位兄弟,能详细说说是怎么回事吗?”高克明好奇道。 “专心骑马,路还远着呢!”前边何校尉突然说道。 然后几人就几乎是沉默地走了一路。 “什么人!”望楼上的哨兵喊道。 “我乃曹将军帐下校尉何曼成,有要事禀报!” “等着!”哨兵朝下边挥了挥旗子。 大营的门缓缓开了一个门缝,两个拿矛的小兵从里边出来。其中一个举着火把,凑近,然后惊讶道:“哟,真是何校尉。” 何曼成被晃得眯了眯眼,而后定睛一看,说道:“刘大头,你不是跟着闻老二吗?怎么跑来守营门了?” “山前寨破的太厉害,今儿又下了雪,所以闻校尉又让我们一部分弟兄回来了,明天还要拉点木头茅草之类的东西,好去修补修补。”刘大头回答,而后朝后边喊了一声:“快,门开大点。” 后边那个拿长矛的小兵立即把一侧的大门拉开。 几人鱼贯而入。 一座茅屋内,一位中年男人正看着账簿,打着算盘,嘴里不住地念叨:“冬天各个营寨的炭火又要增加,还有北边的三个堡垒还要翻修一遍,用杨木的话,军里的……” “大帅,大帅!”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士快步从门外进来。 “这样的话是五十二两七陌……”大帅抬起头来,看着来人,“文诩啊,什么事?” “大事,北边来人了!” “什么?”大帅脸色微变,“是谁?乌头还是金罗斡?从哪个方向来的?” “不是胡人,是从北边逃回来的。”文诩说道,“不过也差不多,北边的胡人就要来了。” “那人现在在哪?”大帅问道。 “就在屋外,去大历关驻边巡视花家峪的何曼成何校尉和他在一起。” “快,两个人都带进来。”大帅挥手道。 还是很冷,这是高克明进入路大帅茅屋的第一感觉;当他的目光不留任何痕迹地扫过整个屋子,简朴,这是他的第二感觉。 “末将何曼成见过大帅。”何校尉抱拳行礼。 “小人高克明见过大帅。”高克明有样学样。 “何校尉探查花家峪辛苦了,这位高克明小友就是从北边回来的义士吧。”路大帅热情地说。同时眼神示意文诩。 “禀报大帅,小民确实是从北边逃回来的。”高克明头也不抬地说。 “来,抬起头来,让我好好看看。”路大帅从桌案后起身,走到高克明身边。 高克明抬起头,而后尽量目光平视路大帅,保持一种基本尊重的同时将这位大帅的外貌全部印入脑海。 面庞略微有点瘦,不知道是因为光线还是夜已经深了,路大帅的面容看起来有点疲倦,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