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局总结 (第2/2页)
情势之下,如果冒然出手相救无辜百姓,必导致西蜀唐门的提前出击,造成全盘战略与战术的失败。 以阴存仁这样心狠手辣的一贯行事作风,他能忍。 正因为吴铭轼外出求援不在,导致无辜的百姓死伤无数。评心而论,在那种情势之下,吴铭轼必会义无反顾地出击,其结果有可能是百姓无法救出,而西蜀唐门的弟子还要搭上许多性命。 阴存仁在算定耶律熊是长途奔袭,所带粮草不多,必须依靠后勤不断地补给,而且攻城器械行军速度缓慢的特点,他确立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并在沿途层层阻击与sao扰耶律军的后勤队伍,以极小的代价导致耶律军的粮草不济,不能长期地在西蜀唐门总坛驻兵。 耶律军后勤不济,还天天受到西蜀唐门的不断sao扰,打击了耶律军的士气,也让耶律军无法在西蜀唐门总坛立足,加深了耶律熊退兵的意愿。 阴存仁留下了近十车的金、银就是一计:一方面自己想把这些金、银运走,费时费力,而且大雪过后,运走这些金、银必留脚步及车轮痕迹,导致耶律军有迹可寻,一但敌人寻迹追击,护卫金、银的西蜀唐门弟子带着沉重的金、银无法快速逃遁。 另一方面,留下的金、银会导致耶律军士兵的争抢,面对这许多金、银,耶律熊难免眼红,必据为己有,这将造成耶律士兵间的怨气,分化了耶律军的凝聚力,同时,为了护卫这近十车的金、银,耶律熊需要分出众多的精锐士兵,导致其对战实力的兵力不足。 耶律军在不断的sao扰及粮草不济的打击之下,只能士气低落地撤退。 阴存仁选择有利地形,对耶律军采用围三缺一的伏击战法,进一步打击了耶律军的士气。 虽然耶律军在不断地sao扰之下选择了退兵,然而耶律军的士兵还是大大多于西蜀唐门弟子的人数,如果耶律军没有了逃生的希望,必然拼死一战,这样的情况下,西蜀唐门弟子必难于招架而损失惨重。 小河边的第一阵阻击战中,耶律熊由于分兵护卫金、银,导致冲锋的精锐士兵不足。 面对不动如山的西蜀唐门最强防守阵列,五百多的轻骑冲锋——一波流遭遇完败,严重地打击了耶律军的士气。 阴存仁防守阵列的完整,及耶律军冲锋轻骑的逃跑,进一步动摇了耶律军的士气。 耶律熊不顾士兵伤亡惨重的强行渡河之举,再一次地打击了耶律军的士气。 西蜀唐门的预先设列的强大防守阵型面前,士气低落的耶律士兵一时之间难于撼动,直接导致了耶律军士气的崩溃,他们终于向西蜀唐门预留的逃生方向狂奔而去。 在放弃了大部分逃跑的耶律军士兵后,西蜀唐门面对剩余的毫无士气且战斗力不强的耶律军后队,阴存仁果然地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此举,西蜀唐门弟子不仅拦下了耶律军的后队人马,还截获了耶律军的所有辎重与给养,至于耶律军抢劫的近十车金、银,此时再也没人顾及,大败之下,命要紧。 经过小河边的这场伏击战,逃出的耶律军士气全无,慌不择路且草木皆兵地忙于四处奔逃,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阵形与力量进行战斗。 接下来的几处有利地形的伏击,西蜀唐门弟子对耶律军形成了碾压之势。 无法列阵的且全无士气的耶律军士兵,在武功高强的众西蜀门弟子面前就是土鸡瓦狗,战斗已经不称其为战斗,是完全的一面倒的虐杀过程。 跑得快的耶律军,算是幸运地捡到一条命,跑得慢的士兵以及伤员不是被杀就是投降。 战斗终于落幕,原野之上血腥味浓,平添了无数的冤魂野鬼。 西蜀唐门的演武广场上,神情沮丧的众多耶律军投降士兵在瑟瑟发抖,等待着西蜀门的发落。 此时也无需阴存仁多言,受伤的耶律军士兵直接被义愤填膺的西蜀唐门弟子拉出去杀了。 不杀,怎么可能,留着这些伤兵难道还要费时费粮地养着他们吗? 残忍,不存在,当初那些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被耶律军士兵逼迫着走入陷阱之时,难道不残忍吗? 杀了这些伤兵,反而能激励西蜀唐门弟子的士气,不杀他们反而要费尽口舌做思想工作。 阴存仁当然什么都不用作为,任由西蜀唐门的弟子杀了这些伤兵泄愤。 这就是战争残忍与残酷的恐怖真相,吞噬的是活生生的无数生灵。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一百九十七章粮草将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