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有贼寇不打,打朝廷的丞相! (第1/1页)
这边十八路诸侯在开碰头会,另一边,孙坚正在和城上的徐荣大眼瞪小眼。 说实话,徐荣在董卓帐下真心不出名。就连孙坚这个与董卓互为仇敌的家伙,都想不起来徐荣有啥过人之处。 之前和董卓组队刷羌族的时候,也没见过徐荣这个家伙啊! 辽东人? 难道是这几年才跟着董卓混的?辽东那边的边陲武将? 城下的孙坚摸着下巴一阵思索,却是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次他之所以率军前来拖延时间,属实是因为攻城实在太坑了。 还不如带着人出来弄死敌人的援军。 当然,这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半道上伏击敌人的援军。 但显然,目前这种情况并非什么理想状态,徐荣那家伙太谨慎了,一路疾驰到了最近的郡县之后,就派了一个李蒙一个校尉出来探路。 额,本着蚊子腿再小也是rou,再说李蒙带着一千骑兵,算是一大块肥rou。所以孙坚发动了! 再然后就被徐荣带着骑兵给踹了! 好在孙坚早有防备,一场交战下来,双方各有死伤。徐荣也不恋战,救出李蒙就撤回了城中。死活是不出来了! 看样子是打定主意等着后面的大部队到达之后,再一起打过来! 虽然对自己很有自信,但孙坚明白自己麾下兵马虽然恢复了一些元气,但还真没回到巅峰期。 想要应付敌人的大批援军,真心做不到。 心念至此,孙坚遥望城头,必须想个办法把徐荣这家伙勾搭出来! 城墙之上,徐荣似乎也感受到了孙坚的目光,摸了摸颌下花白的胡子。确实,都一把年纪了,还没混出一个名堂来,属实让人小视了。 从表面上来看,徐荣是董卓麾下中郎将,但往深了想一想,以董卓如今的地位,麾下的中郎将难道就不是朝廷的中郎将? 徐荣年纪一大把,不比胡轸老头小多少,但在西凉军中却没有胡轸老头那么好的人缘。 胡轸老头是凉州一系,算是董卓的嫡系,吕布、李肃是并州一系,算是后妈养的,但他徐荣是辽东,辽东好远的! 要不是董卓想要拉拢辽东,估计他徐荣都坐不上中郎将的位置。 好在董卓一碗水端的还算平稳,军中虽然排斥他徐荣。但徐荣觉得,只要董卓还是朝廷的丞相,那自己就听令行事呗。多大点事! 现在天下这么乱,十八路诸侯狼嚎着董卓是国贼,要弄死董卓,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但在徐荣看来,十八路诸侯何尝不是大汉的国贼?你说你们老老实实的在在即州郡治理百姓不好吗? 连自己地盘里的黄巾军都没搞定,就急不可耐的蹦出来讨伐董卓,脑子里装屎了吗? 有贼寇不打,打朝廷的丞相! 这个迷之cao作和脑回路,徐荣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看不懂! 最好是把这些所谓的十八路诸侯都打趴下,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滚回老家打黄巾。 一群年轻人,就不能学学老夫的好基友公孙度,看看人家,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经营着辽东之地。 听说最近一直在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 干的多漂亮!老夫打包票,你们在这里打生打死,到最后都不如老夫的好基友公孙度,有的时候,苟也能苟出一片天! 遥望城下挑衅的孙坚大军,徐荣觉得还是再等等,胡轸、吕布、李肃,这些家伙哪个名头没有他徐荣大啊! 用的着自己去救吗?还是等董旻这个主帅来吧! 心念至此,徐荣果断下城去慰问李蒙这个棒小伙去了,嗯,三十多岁的李蒙在快六十的徐荣面前,还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小伙子。 虽然徐荣没有和孙坚继续对砍,也没有迅速赶去救援胡轸、吕布、李肃、刘玄等人的心思。 但还是不可避免的牵制了十八路诸侯的精力,最直白的体现就是,最近两天十八路诸侯都没有再攻城。反而开始积极的备战,好应对敌人的援军。 城墙之上,刘玄遥望城外的旷野,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有点搞不清楚情况。 什么个情况,总不能前两天夜战的时候,把十八路诸侯给打疼了? 不能吧? 如此成就,就算是刘玄再飘、也觉得不真实。 好在困惑并没有缠绕刘玄太久,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便收到了一份口信! 火把照耀下,刘玄看着眼前这个信使:“你说洛阳的援军来了?十八路诸侯正在积极备战?” 那名信使一阵的猛点头,看向刘玄的双目中满是小星星,恭敬的问道:“神上使,您看俺们什么时候投奔过来?” 来人正是一名黄巾出身的家伙,这次是为张闿跑腿来的。 “你们能出来?陶谦不看着你们了?” 刘玄有些疑惑,难道城外的情况已经这么好了?你们这些可疑分子、边缘人物都能畅通无阻了? 那名信使摇摇头:“回神上使,俺们还不能随意出入,但以后总是有机会的。渠帅让俺问您一声,什么时候投奔合适?” “这个啊!” 刘玄又一次摸起了下巴上的短须,有些惆怅,老子上哪知道去! 谁知道你们说的是不是真的,要是坑我咋办? 就像曹cao那货,前两天还写信让老子走人呐。当时要是信了他的鬼话,老子的头估计都摆在他的桌案上做摆件了! 不行越想越气的慌,这个仇果断要报! 心念至此,刘玄决定先打发了眼前这个家伙,然后去好好慰问一下夏侯渊。 “等洛阳的援军到了再说,如果一直没有机会,就再等等,可不能坏了咱们兄弟的性命。” 刘玄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虚伪了,但那名信使却不这么觉得,还天真无邪认为刘玄是为他们着想,感动的稀里哗啦。要不是还要出去报信,他都不想走了! 刘玄眼看着一个大老爷们落泪,心里也有些戚戚然,于是心里一软,就留了此人吃了一顿饭。 看着那人临走时,一副英勇就义,誓死保护口信的形象。刘玄突然有了一点奇怪的负罪感。真是奇了怪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