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料敌之先(二) (第1/2页)
,民国穿越之暗夜纵横 第二百四十三章料敌之先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死水》 吟诵完闻一多先生的诗后, 吴大雄忽然又想到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一年半后,国统区的法币会疯狂的贬值。 国民党为了开战印刷了大量纸钞, 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开始发行金圆券。 这无疑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不行啊!得赶紧告诉阿芝一声才是。 收缩连锁经营的阵地,该转让的转让,该出兑的出兑。 务必收回大量的现金流。最好全部兑换成黄金。 或成在现代社会吃香的名人字画,古董家具亦可。" 就这样,吴大雄给陈芝打了一个多钟头的长途电话。 细说其厉害关系。 终于让陈芝打消了利用抗战胜利的机会准备继续扩张的念头。 全线收宿经营管理。避免了日后因货币贬值而遭受到的重大损失。 要知道,金圆劵的发行初期,在没收法令的威胁下, 大部分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众皆服从政令,将积蓄之金银外币兑换成金圆劵。 与此同时,国民党**试图冻结物价, 以法令强迫商人以8月19日以前的物价供应货物,禁止抬价或囤积。 而资本家在**的压力下,虽然不愿,亦被迫将部分资产兑成金圆劵。 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 实际上为了追加军费开支其货币投放量远不止这个数字。 发行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 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 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 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一大批无辜的中小资产者成为受害者。破产,倒闭,自杀者不计其数。 当然,劳苦大众也受到波及。只不过穷到无券可兑。 心理层面反而会好受一些。这就是当时的糟糕局面。 国民党的败亡,不是先败在军队方面。 而是自绝于一张纸币上。 1948年10月1日,国民党**被迫宣布放弃限价政策, 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 限价政策一取消,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急剧贬值。一泻千里! 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 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 从初期发行的最高面额一百元,到最后竟出现五十万元、 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 国民党**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人民拒用金圆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黄金贵得离谱。 两根金条足可以买到北平的一处四合院。 而在现代时空,两根金条能买到北京城四合院的什么? 也许能买下区区一小块放花盆的地方吧! ————————华丽的分割线———————— 自国共重庆谈判破裂以后, 国共双方军队进行了多次更剧烈的争斗。 因为有秋容,吴明珠和独立第五师的背景参照。 可以说,吴大雄现在的身份非常危险。 毛庆礼局长一而再、再而三的善意提醒他, 希望他可以激流勇退。 不要参与其中来。 "吴老弟!我说的话你可曾明白?" 吴大雄于是辞去国民党军统上校职务。 回到了自己的江苏吴宅老家,与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