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十章 料敌之先(九) (第1/1页)
,民国穿越之暗夜纵横 第二百零五十章料敌之先 "吴先生!多亏了你帮忙啊!谢谢、谢谢、 吴先生一来马上改变了六纵被动挨打的局面。 我看呀!你吴先生是我们华野的福星啊! 对了,你那些先进的武器从哪里运来的, 不会是从天而降吧?哈哈……哈哈哈哈……" "那粟司令您就当是从天而降的好了。" 吴大雄打着哈哈。连忙将话题岔开。这事儿还真不能详细解释。 好在粟司令并没有时间细问。 战事正是紧要关头,话没说上几句。 马上就被跑进来找他的一位作战参谋喊走了。 也好,吴大雄和秋容随即告辞。 过了不久,粟司令再次转到这里。 此时,吴大雄等人己走。 方才接待吴大雄的王参谋说道: "粟司令!您来看,吴先生临走前给我的纸条。 说一定要我亲手转交给您,我没有打开看。" "这!吴先生怎么就走了呢? 你为什么不拦着点呢?王参谋。" 王参谋委屈的说道:"拦了。我拦了粟司令! 可吴先生说他真的有急事,不可以置留在此,所以……" "算了、算了,下回有机会再与他相谈吧。" 粟司令说罢将手中的打开纸条一看。不禁大喜过望。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小纸条,喊道: "太好了,太好了! 这让我怎么感谢吴先生呢!" 王参谋近前一看,原来是份武器装备的明细单。 "王参谋!警卫员!" "到" "在。" "马上传我命令,速派一个连到垛庄取武器去!" "是!保证完成任务!" 原来,就在刚才,七娘传讯给吴大雄。 在垛庄又给解放军部队送来了一份大礼。 七娘釆用空间位移技术运输过来一个军火集装箱。 里面摆放着整整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和小钢~炮。 还有大量相应配置的弹药。 这下子,整编74师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虽然74师装备也比较先进,但由于上了孟良崮, 不得不将很多重型火器抛在山下。 在74师开进沂蒙山区时, 由于只开辟了一条狭窄的急造军路,大型车辆过不去, 因此张灵甫下令将大部分车辆留在了垛庄, 全师辎重改用骡马驮运。 另外师属美式**炮营和战车连等重兵器单位也无法开进山区作战, 垛庄一失守,这些武器装备自然全部落入华野手中。 失策呀失策! 张灵甫和他的参谋官们一脸的沮丧。 其中一个参谋说道:"现在就只能指望老头子来救我们啦!" 另一个参谋压低声音说道: "算了吧!老兄。你还敢指望老头子? 实在不行,咱们兄弟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现如今,74师带上山的就剩下些轻重机枪、轻迫击炮、 长短枪、火箭筒等武器,战斗力已大打折扣。 而且作战期间连续多日天气干旱,骄阳如火, 孟良崮山上的泉眼早干涸了, 唯一的池塘也落到了华野部队手中, 导致74师不但喝不上水,连靠水降温的重机枪也哑了火, 这就更降低了火力密度。即使如此, 华野部队在进攻孟良崮时仍付出了军民阵亡近3千人, 负伤9300人的巨大代价,可见这一战是何等激烈! 这都是在原历史时空发生了的事情。 当前沿指战员们看到它批崭新的的重武器时。 所有人的眼睛都冒出亮光来。有的同志忍不住直接扑上去抱住。 央求粟司令道:"老首长!昨日攻击我部伤亡太大了! 这家伙必须分我们纵队两挺!必须的! 否则我死也不撒手。" 弄得粟司令和其他师团长哭笑不得。只好一口答应下来。 确实,他们纵队昨天在向孟良崮各高地进攻时, 遭到了敌74师的顽强阻击。伤亡不小。 次日凌晨,也就是5月17日。 "轰轰轰……轰轰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轰轰轰……哒哒哒哒哒哒……" "太给力了!敌人抵不住了。"王参谋激动的向粟司令报告。 "来呀,司号员!吹冲锋号!" 粟司令放下望远镜,大喊着。 下达了全线总攻的命令。 有了这批重型武器的助攻, 加速了整个战役的攻击过程,同时大量减少了我军伤亡。 华东野战军最终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 全歼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 上至师长下至马夫,一个也没跑了。 击毙敌师长张灵甫,另歼灭整编第83、第25、65、83、48、11师各一部, 合计歼灭32676人,同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 后人分析,张灵甫的失败几乎是一种必然。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孟良崮本身的客观条件所限。孟良崮其实就是一个石头山, 顶上寸草不生。张灵甫的机械化部队在上面无法构筑工事。 遇到对方炮火攻击,连隐藏遮挡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四处逃窜,白白挨打。 有人提到孟良崮易守难攻,这话不假。不过,十多万人攻打三万人, 如此悬殊的兵力,孟良崮焉有不破之理? 其次,友军支援乏力。74师被歼时, 离张灵甫最近的是黄百韬整编25师,距离3公里。 李天霞的整编83师距离5公里。 这么近的距离为什么没有援救张灵甫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出死力。 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国民党各部之间向来矛盾重重。 所以,兵力使用上自然大打折扣。 第三,众所周知,孟良崮战役包括淮海战役, 很多山东民工自带干粮为解放军运炮弹、子弹。 国民党军队则只能靠自己解决。在经历巨大的战场消耗后, 张灵甫的74师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第四,输在情报战线上,情报是战场的灵魂, 国民党在这方面严重处于下风。 在山东战场,包括整个解放战场,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军事行动了如指掌。 举个例子,1947年5月12日,蒋介石主持制定了作战方案。 这份作战方案还没下达到参战部队, 就被时任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通过地下党送到了解放军手中。 所以有国民党军官哀叹: "不是国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吴大雄在回去的时候对秋容说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良崮战役是一个致高点! 谁胜谁负?对战局双方的心理影响很大。 会导致由点及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所以。本来就民心向背。国军这一败!恐怕再难有翻身的机会了。 容容,好日子就要盼来了!建立新中国指日可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