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虎啸平津(六) (第1/1页)
,民国穿越之暗夜纵横 第二百七十一章虎啸平津 安春山说完正准备走, 迎面就看见阎又文参谋领着一个陌生男人走了进来。 "啊,正好大家都在,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吴先生。 中共方面来与我们和谈的代表。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吧!" 安春山看了一眼吴大雄。没好气的问道: "和谈,有那个必要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干就完了, 军人的天职就是打仗。真刀真枪的动家伙。废什么嘴皮子! 要和谈,你们谈好了,恕安某失陪。"安春山拱拱手,走了。 他这一走,其他军官也一一告辞。 只留下来袁庆荣军长和几位参谋人员碍于阎又文的情面没走。 袁庆荣军长之所以没走。 一是他与阎参谋平时走的近。 二是他也想从中共来人的口中探探口风,看看这北平城到底是守得住守不住。 若真的守不住,自己也好早做打算。 于是袁庆荣军长主动上前打招呼。 "吴先生!幸会、幸会。" "这位是傅家军三杰之一的袁庆荣军长!" 阎又文给吴大雄正式介绍了一下。 "袁军长,久仰大名。吴某人这厢有礼了。" 吴大雄连连拱手。 人家留下来给面。咱自然得兜着喽! "吴先生!欢迎欢迎。请坐吧,我正有一事不明, 想向吴先生请教。" "请教可不敢当,袁将军讲就是了。" 吴大雄随后又给其他人一一回礼。 言行举止、表现得不卑不亢,从容不迫。 "嗯!果然是个人物。"袁庆荣看在眼里, 不禁动了考教一番的心思。 "吴先生既然从那边来,不妨与我们讲一讲。 关于35军新保安一战的双方得失,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 以及贵军对军长郭景云又是如何评价的? 当然,我希望能从吴先生这里找到答案。 我想在座的各位,也都想听听大实话,而不是官话,套话。" 其他人也都存了这个心思,静待吴大雄发言。 "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哟!哈哈哈! 阎参谋,你看,我这一来,就被你的朋友们将了一军哪!" 一个参谋人员说道:"吴先生,别误会。 我们没有那个意思,只是从军人职业的角度考虑, 新保安一败,确实始料未及。毕竟三十五军是一支闻名全国的劲旅。 我们也想知道郭军长他是如何败给贵军的。" 一个参谋人员以开玩笑的口吻道: "吴先生!你既能代表中共一方来谈判,我想总不能是泛泛之辈吧! 作战室您都进来了,不讲点什么? 恐怕袁军长都不会放您离开这。大家说是吧?" "就是就是,吴先生!留下来的这几位都不是外人。除了好朋友就是好兄弟。 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谁不想提前知道点什么那是瞎话。 您开门见山最好!透露点干货更好。"阎又文道。 吴大雄环视众人,笑着说道: "也罢!既然盛情难却,我也就斗胆说几句, 可是我一个人所知有限,有一些消息也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有什么不妥之处,尚请诸位谅解,指正。" 袁庆荣军长摆摆手道: "无妨!无妨!吴先生但讲无妨。" "好!那我就说了…… 自辽沈战役后,国民党上层都认为东北野战军经过近两个月的大战, 至少要休整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 你们的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却是难得的清醒人士之一。 他认为东北野战军会很快入关,可惜他的意见并未受到重视, 当时国防部普遍的看法就是"东北军恶战50余日, 不经三四月休整,难以恢复元气! 平心而论,这个误判是极其严重的。 可以说直接影响、左右了三十五军的命运。 1948年11月4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会议上认为: 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兵力上不占优势, 东北野战军需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关。 这个误判使得南京国防部欲控制平津,支撑华北, 牵制人民解放军东北、华北两支部队。 最后决定实施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并确保塘沽海口的战略部署。 吴大雄当着众人的面,侃侃而谈。 入关初期,为了保密,解放军采取夜晚急行军白天宿营的方法, 边行军边动员。瞒过了国民党的一些地方部队。 日夜兼程,终于达到了合围的战略目的。 第一场战役直指军事重镇——张家口。" 吴大雄不仅讲得细致,绘声绘色。 并且在作战沙盘上一一对应的指出各个兵力部署的关键点。 和暗藏玄机的我机动部队的战斗路线。 看得袁庆荣军长和一众参谋纷纷侧目。震惊不已。 吴大雄讲到惊心动魄处,拉锯争夺战几易其手。 炮弹横飞,我军视死冲锋之时。 这些人仿佛真的置身于战场之上。紧张到汗都下来了。 吴大雄讲道: "其时,傅作义急忙派兵增援, 让他的主力第35军及第104军第258师分由丰台、 怀来乘汽车连夜向张家口驰援。35军是傅作义长官的看家部队, 也是傅长官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唯一一支全美械的军, 全军有400多辆美国道奇卡车,这在非中央军中是绝无仅有的。" 吴大雄说道。 众人在旁听得心惊不已。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太厉害了。 居然连道听途说的非战斗人员——吴先生都可以知道得这么详细。 太可怕了!人家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呀!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个细节资料都是吴大雄从后世互联网上看到的。 当然,以此震震在场各位还是富富有余的。 35军到达张家口后不久,12月5日, 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在行进途中攻克密云,歼灭国民党军第13军1个师。 (而一直关心战局的中央军委急令解放军迅速包围歼灭张家口的35军, 断掉傅作义的臂膀。吴大雄将这段隐去不说。) 之后,有部下报告说:"发现有戴狗皮帽子的部队。"这个时候, 得知东北野战军入关的傅作义一定非常吃惊, 对付华北野战军傅长官还有点信心, 但是加上入关的东北野战军,试想傅作义长官是再也不敢托大的, 我想他应该在此时敏锐的觉察到了危险,所以, 同日傅作义急电郭景云率35军火速回撤到北平, 下决心放弃张家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