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啸平津(十一) (第2/2页)
他的顶头上司傅作义更是死心塌地, 他声称绝不像东北郑洞国、曾泽生等人不战而降, 将效法苏联朱可夫死守斯大林格勒的精神,在天津逐屋抵抗,寸土必争。 为此,陈长捷实施了"百日天津保卫战"计划, 他在天津外围坚壁清野。修筑了上千个碉堡,加固了环绕城区上百公里的环形工事, 城外埋设了上万个**。同时,城内也做好了巷战准备, 依托大型建筑,构筑大量街头防御设施。 并且在城中还进行了大搜捕活动,企图彻底破坏我地下党的组织活动。 蒋总裁到天津视察守备情况,对陈长捷旺盛的斗志和缜密的战备十分赞赏。 正因为如此,傅作义才想看一看。四野的实力到底如何? 自己在有可能到来的谈判中将出什么牌为上策? ————————华丽的分割线———————— 赵胜利团长双目紧盯着地图上的红色箭头。一路向东。 箭头尽处就是天津卫著名的金汤桥。 金汤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 由13条木船联缀而成,桥面铺设活动木板。 初名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清雍正八年, 由青州分司孟衍周详请盐院郑禅宝营造,故又称孟公桥。 到1906年10月,因铺设从东浮桥至东站有轨电车路轨, 才由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及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合资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 这里,就是他们西线突击队的终极目标。 赵胜利收起地图。目视着身前成百上千的解放军战士。 他几个跨步,跃到一块巨石上,俯看全场。 现场鸦雀无声,只听赵胜利团长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们团的任务是必须在明日八点前攻击到指定位置——彭楼。 15日下午三点左右率先打到金汤桥……大家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团长!" "王锋,你再给我复述一遍!" "我部猛虎尖刀连务必在15日八点攻击到鼓楼。" 15日下午三点率先打到金汤桥,将天津守城之敌拦腰截断。" "好,出发!" 14日拂晓,西线突击部队112团悄悄进入运河南岸的大下庄, 其他各兄弟突击部队也进入了冲击出发地域隐蔽待命, 各种火器均进入指定位置,完成了射击准备。 王锋命令部队利用战前空隙抓紧时间休息。 激战前是平静的,但平静孕育着一场恶战, 我们对此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当然也不排除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但我们相信无论敌人如何顽抗,也无法改变他们失败的下场。 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这是任何人无法扭转的必然趋势。 9时20分,炮火开始破坏性射击。 数百门各种口径大炮同时怒吼, 如火山爆发,似滚滚雷霆,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 准确击中预定目标,"轰、轰、轰"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 顷刻间敌人的阵地上火光冲天,烟柱四起,硝烟弥漫, 无数的鹿砦、碉堡伴随着尘土飞上天空。 配属的野司炮兵和纵队所属炮兵都采用攻克锦州的成功经验。 先用不带引信的两发炮弹摧毁敌钢筋水泥碉堡, 再用1发带引信的炮弹轰击,杀伤碉堡内外敌人,连连奏效。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东北解放军各部队向天津守军发起了攻击, 拉开了解放天津的战役序幕。解放军共投入了5个军22个师34万兵力, 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向天津城防展开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