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杀人真凶与该死的人!(万字大章FD) (第3/4页)
,自己的老师当时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蒋远灏再打过去,对方竟然已经在通话中了,大概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的样子,李普才再次打电话过来,说:“远灏,你现在有空的话,就跑一趟墨华医院看看情况吧。我和老曾都会回魔都一趟。” 听到这话,蒋远灏顿时脸色大变! “老师,您和曾教授都要回来?曾教授不是?” “过一会儿,你应该就清楚了,老曾会把事情讲明白的,也该是讲明白的时候了。否则的话。唉!” “这该死的舆论啊。”李普当时就叹了一口气。 然后立刻就下了楼,然后并没有选择自己开车,而是选择了打车,因为他刚刚听自己的老师李普说,曾教授可能会说明情况。这是让他纠结了很久的事情,难道,当年的那件事情,还有什么特别大的隐悻不成? 然后,蒋远灏就收到了自己的朋友的来信,说是那个林辉很有可能,很有可能快不行了,全身多发血管损伤,并内脏损伤,并脑内出血,情况非常非常的紧急。现在正在施救的过程中,但是具体的结果,还是不知道,也不好推测。 蒋远灏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当时就是心里一紧啊,按照之前老师的态度,估计老师早就比他更早一步地知道林辉的病情了。所以,他才和曾教授都再一次地赶回到魔都来,他们是专门为林辉而来的。 可是? 为什么啊? 李普就是不说,他也不敢直接问。 果不其然,就在蒋远灏赶去墨华医院的路上! 一则直接被央视直播的报道,顿时出现在了各大平台和官网上。 这是一辆车上,记者坐副驾驶,摄像机对准着车的后排,后排坐着一个白发老人,老人此刻神色有点黯然,眼眶似乎是稍微有点儿红的样子,一双眸子里,似乎隐藏了无数的故事,饱经了风霜。 他对着摄像头道:“方记者,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开始了,曾教授,这是按照您的要求,进行的一场现场直播,当然您也可以考虑进行录播!我们可以掐断信号。现在直播还没开始,您还有考虑的时间!”方记者再一次露出了头来。 虽然她也很想追踪到现在非常热门的这个新闻,但是对于曾教授的为人,以及看到他那手机上密密麻麻回复的信息后,也是十分动容,甚至不想打扰到这个非常高尚的老人。 “不用了,我已经考虑过很久了。其实我早就该讲了,只是那时候,时机不太合适而已。不过现在,应该是都可以了。” “因为已经定下来了。”曾教授说。 方记者便道:“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正式直播了啊。曾教授,您可以不用着急,一切都可以慢慢地说。” 曾教授努力地给自己争取了一个带着淡淡笑容的神色,但是,能够维持多久,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曾教授身材不高,而且还很消瘦,只是眼神比之前照片中看到的更加空乏无神:“各位好,我是曾正全。我在这里,第一要和大家说一声抱歉,因为我个人的事情,占用了太多太多的公共资源,浪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 “第二还是要和大家道个歉,因为我已经老了,所以没办法第一时间接触到新事物,对现在网上正在发生的,甚至是非常火爆的新闻,没有那么敏感和及时地获取,所以才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我深表歉意。” “第三我要对那些发布视频支持我的人,说一声感谢,谢谢你们的存在,让我觉得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行将就木时还有点用处,还有点被利用的价值,还能够被人惦记。” “下面我说的话,可能是一些让你们觉得不可思议,但那就是事实。而且这会涉及到揭开很多伤疤,而且我们遇到的事情,与战争年代的那些英雄相比,再也寻常不过,所以并没有刻意地去进行什么解释,来浪费公共资源。” “但是今天,我觉得,也许刻意地不去解释,也是一种错误。” “首先呢,我想说明一下,我从瑞金医院离职,完全是本人的意愿,在神智比较清晰的情况下,做出的自由选择,而并非网上所传的那些流言蜚语。”曾教授说话还是比较严谨的,刻意加了自己的意愿,和神智清晰,来说明了他做出这个选择时,是没有受到任何压迫的。 “原因呢,其实很简单也不简单,就是因为我的夫人以及我的女儿,因为一场车祸,没能够抢救过来,所以离我而去。我没能够做好一个丈夫,也没有能够做好一个父亲应该做到的保护她们的责任,所以我非常愧疚,我对不起她们。” “第二个呢,就是关于网上传闻的,我被举报的事情。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当年那封匿名的举报信,其实是我自己写给我自己的。虽然卫生健康委员会,当时叫卫生厅,都并没有受理。直到我辞职之后,才有人拿着这封举报信,做了一些无端的解读。” “而这件事情,要清楚地说明白,就该得从头说起。” “我首先给大家讲明一个规则吧,按照科研领域内的规则来讲,课题组申请的课题,专利权与发表论文的署名权,归课题组所有,而并非单独的实验人所有。课题的负责人,拥有课题成果的专利权,和成为通讯作者,也就是拥有文章的所有者的优先权,这个权利,会因为课题组内部的研究,根据贡献度来确定。” “可能大家听不懂这个,但是也没关系,就且先听一听好了。” “从现在算,应该是七年前,快接近八年了,那时候我记得是十二月份,我的学生,也就是网上传开了的林某某,他的真名是林辉。他出国留学的第一个月,就给我发了他在那边过圣诞节的照片。所以我才能够清楚地记得这个具体的月份。” “他是魔都交大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那是他的大学五年级。但其实林辉早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和我有过接触了,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在我的课题组里面承担了实验的任务。” “他很优秀,虽然只是短短几年,但已经能完成大部分的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并且自己单独完成了几个小课题之后,发表了属于自己的sci。也正是这些文章和做过的科研工作,让他有了出国米国留学的机会。” “林辉是个很上进的人,与我商量了大概三天之后,做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然后去到了米国某大学的实验室里面进行学习。在国外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国外课题组的一些比较先进的实验设计思路,并且在那边的课题组里面做事情。” “林辉因为能力突出,所以负责了该课题组里面的一个中等级的课题。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有的经费来源,都是那个中等课题的资助基金。” “在这个过程中,林辉意外地发现了骨巨细胞瘤与尤因rou瘤中,一些比较关键的靶点,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说了。然后他便利用空余时间和这个中等课题的资助基金,完成了自己思路里面的抗肿瘤的特异性靶点的前期试验。” “因为这个前期试验,并不属于林辉正在该课题组进行的中等课题的研究结果范围,因此,林辉便没有把相关的结果上报!而是留在了心里。而在国外的课题组里,甚至目前在我们国内的课题组,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的cao作到位,实验的进度正常,课题组是不会过问你具体的实验过程和细节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