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你快进来啊 (第2/2页)
他不由得有些口干舌燥。 只是一步而已,就在这一步之间,他们被置换了空间! 此时看上去是他们进来的院外,但其实并不是! 为什么他知道? 因为他进来之前,悄悄在外面藏了一张可以应激而发的符,作为陷阱。 这是为了防止如果出现了好东西,几人发生争斗,哪怕他遭到暗算失了先手,也有翻盘之力。 这是和他父亲学的,总要留一张底牌,留一招后手。 而正是那张被他留下了法力的符箓,让他知道,他已经不在原先的空间了。 否则不可能失去对那张符箓的感应。 夏其雄紧张地舔了舔嘴唇。 “怎么了?”唐北燕奇怪地问。 “没什么,”夏其雄努力镇定下来,微笑道,“只是觉得这里的一切过于简陋,与那位大能的身份不相称。” 所谓简陋,其实也比外边普通的大户人家的排场要大一点。 只是比不上之前那座美轮美奂、大气蓬勃的宫殿罢了。 “大能?”唐北燕咀嚼着这个词,嫣然一笑,妩媚顿生,“这个词太贴切了,刘郎真是好文采。” “我文采好,不如你唱歌唱得好。等出去,再为我吟唱一首啊!”夏其雄学着这些天从酒馆里学的sao话。 “讨厌!”唐北燕不轻不重地打他一下,“那些大人物,或许繁华奢侈都如浮云,已经返璞归真了吧。我曾见过一位老宗师,实力超群,马哥和三爷加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的生活却非常简单,每日粗茶淡饭,一箪食、一瓢饮,自得其乐。” “或许人生境界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认识就不一样吧。我们看着是粗茶淡饭,他看着却和美味佳肴没有区别。” “或许如此,刘郎真是会说话呢!妾身最喜欢有头脑的男人。”不知不觉,唐北燕改变了自称。 “我”和“妾身”的区别,看似不大,其实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夏其雄虽然与唐北燕调笑着,却没有失去警惕,同时也在仔细观察屋子里的陈设。 作为大能的居所,这里的一切虽然简陋,但哪怕再简单的小物件,都有不菲的价值。 不过说实话,与夏其雄的期待还是相去甚远,让他有些失望。 陶三和赵磊、殷骏踏入这里后,智商忽然又在线了,没有莽撞,在慢慢地搜索,也没有随意去碰什么东西。 其实这一路以来,夏其雄发现,陶三虽然只是凡人宗师,但眼光着实不俗,遇到好东西,哪怕神物自晦,他也能发现,不知是某种天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院子里的房间,通过几条回廊相连。 他们走了好几个房间,有客厅,有偏厅,有客房,似乎有两间是仆人房,都没有碰到太好的东西。 夏其雄一路都比较谨慎,没有踏出回廊的范围、重新回到院子里去。 总得忽悠个人打头阵才行。 来到一个房间前,陶三探了探头,没有贸然进去。 沉吟片刻,他说:“这似乎是主人的卧室。” “陶帮主不进去看看么?”夏其雄笑问。 陶三想了想,摇头说:“我就不去了。” 说着竟然毫不留恋地改变方向,走向另一个房间。 赵磊和殷骏对望一眼,有些意动,又不敢动弹。 他们不是蠢人,明白陶三的顾虑。 如果说这里有哪个地方最让此间的主人在意,一定是他的卧室里! 所以,这里面看似平平常常,难道真的没有陷阱? 不敢赌! 夏其雄也不敢赌,他跟着陶三走去,“陶帮主,那边好像是书房。” 陶三笑道:“似乎是这样。男人的书房里,通常都有重要的东西,或许我们在这里会有最大的收获也说不定。” 夏其雄也认可。 这书房从外部看起来同样普通,彩色琉璃的窗户,门前种着几株潇竹。 清风吹过,沙沙做响。 “咦!”夏其雄顿住脚步。 “怎么了?”陶三回头看他。 夏其雄倒抽一口冷气,“这些竹子,不简单!你仔细看,我保证,你拿神兵去砍,都无法在竹子上留下半点痕迹!甚至会给神兵留下豁口!这是极品的炼器材料啊!一节竹筒,至少价值……” 说到这他就闭了嘴,没有说出到底价值多少,让人心痒痒的。 陶三笑道:“神兵都砍不动?极品材料?我倒要试试。” 说着,抽出神兵短匕,离开回廊,向竹子走去。 夏其雄嘴角浮现微笑,一闪即逝。 夏其雄其实没有骗他,那竹子确实是极品材料。 虽然价值不如“千里明”“波叶紫梅”,但也相差不远。 只不过,书房里的东西,一定更好! 而陶三离开回廊后,还能不能走回来,尚属未知数! 赵磊和殷骏也按捺不住,追着陶三而去。 唐北燕抓着夏其雄的手甩了甩。 夏其雄对她使了个眼色。 等赵磊和殷骏都离开回廊了,他才笑道:“我们看看书房里有什么好东西。” 唐北燕甜甜一笑。 在书房门口,夏其雄轻轻伸手敲了敲。 这个动作只是出于谨慎,并非有所期待。 然而下一刻,他僵住了。 门里传来声音:“主人不在家!” 那声音听着似幼童,雌雄莫辨,但是比起寻常幼童,似乎少了几分灵动和活泼。 说话的腔调,与楚地口音有很大区别,却与刘语贞有时说的家乡话很相似。 夏其雄遍体生寒。 这鬼地方已经千百年无人来过了,为什么会有个幼童在里面! 门向外打开。 夏其雄本能地抓着唐北燕的手向后跳开。 匆匆一瞥之下,他没看到书房里有人影。 “咦,你不进来么?” “……”夏其雄不做声。 他感到手心在冒汗——不是他的汗,而是唐北燕,这女人已经吓得战战兢兢了。 “快进来啊!” 夏其雄终究不愿放过机缘,一咬牙,牵着唐北燕又往书房走了几步。 这次他终于看清了。 说话的并不是幼童。 而是放在书桌上的一只笔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