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传奇_第三十七章 文惠报喜 议立继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文惠报喜 议立继室 (第2/2页)

是想,不用去宫外挑选,后宫之内,不乏贤德之嫔妃。至于选谁,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二人正聊着,康熙进来了。他向二人行过礼之后入座。

    “皇帝,胤礽近日饮食起居可好”太皇太后问。

    康熙恭敬地答道:“回皇祖母,胤礽现下一切安好,只是,如今孙儿有个提议,不知皇祖母、皇额娘意下如何”

    “说来听听。”太皇太后眯着眼睛道。

    康熙说出了他的想法:“如今胤礽正逐渐长大,且是皇后用生命换来的骨血。孙儿是想,为了纪念皇后,犒劳赫舍里家族,更为了我大清的安宁,朕决意册封胤礽为皇太子,皇祖母觉得如何”

    太皇太后有些不安地道:“我朝祖制,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且现下胤礽不过一出生数月的孩童,怎可知是否贤能仅凭嫡子一条恐难以服众啊。”

    “孙儿今日只是与皇祖母商议一二,且历朝历代都是立嫡立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有何不可如若皇祖母能支持孙儿此事,料想朝臣们也不会反对。”

    “孙儿,你已然亲政,如若你觉得可行,哀家自然不会反对。”

    “皇祖母,孙儿以为,胤礽作为皇后之子,不仅是嫡子,更是皇后用生命换来的孩子昔日皇后在世时,对皇祖母、对皇额娘那是没得挑的。”

    说到这里,文惠再也无法沉默了:“说起来,这芳儿还真是贴心,不仅把后宫打理和井井有条,对你皇祖母、对哀家也是好得不得了,孝顺、懂礼,只是她还这么年轻,就”

    文惠的一番话,说到了太皇太后的心坎上:“惠儿,你说到了哀家的心坎上,如今皇后已逝,留下的最后一滴骨血咱可不能亏待了他要不,就封他为皇太子,来日继承大清的皇位。孙儿,哀家同意此事,你且先去拟旨,拟好了,让哀家过目完成后再向朝臣宣布这一喜讯”

    康熙欣喜若狂:“谢皇祖母谢皇额娘朕这就去拟旨”这是他自皇后去世以来第一次如此开怀地笑。

    “等等”太皇太后仿佛想到了什么,“玄烨,你坐下,哀家有事问你。”

    康熙无奈只好折回来坐下,洗耳恭听。

    “如今皇后已薨,中宫不可无主,哀家听闻,已有朝臣向你提出册立新后,有这回事吗”

    康熙点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孙儿想,如今芳儿薨逝时间不长,三年丧期未满,朕不忍心这么快就册立新后。”

    “如此,”太皇太后沉吟道,“那就群芳无首了,”她站了起来,拍拍康熙的肩,“不是哀家要说你,你能亲自抚养胤礽固然是好,但后宫你也不能太过冷落。后宫不稳,前朝也跟着人心浮动。如若你不急着立新后,哀家有一法子,你可否听皇祖母一言”

    康熙不无恭敬地:“请皇祖母明示。”

    “皇后不在,咱可以从嫔妃中挑选一人来暂领后宫,代行皇后之责,就像当年你皇额娘那样。等过了芳儿的丧期,再行册封。”

    “如若不能与朕的皇额一般领衔后宫,那该如何是好”康熙心存疑虑。

    “无妨。”太皇太后信心满满,“所以才要与商议商议,选谁较合适。省得到时万一不好再撤麻烦,传出去,大家还会以为咱皇室选人不佳。”

    “皇祖母所言极是。”康熙很是佩服,随即思索一番,问道:“皇祖母是否有中意之人选”

    太皇太后道:“哀家心中确实有一人选。不知孙儿意下如何”

    康熙点点头:“皇祖母请说。”

    “昔日孙儿大婚之时,后位之人选也不少。想必孙儿还记得。其中一位便是遏必隆的大女儿。”

    文惠和康熙皆一惊:“遏必隆”

    “没错。”太皇太后道,“遏必隆。论德,论才,论貌,论门第,样样不输芳儿,只是因她是遏必隆的女儿而未能成行。如今遏必隆已逝,且看看如今的后宫,还有比他的女儿更贤德之人吗”

    文惠道:“如今马佳氏有孕在身,不宜太过劳累;那拉氏育有皇子,怕是无暇顾及。其他嫔妃”

    “是了,是了,”康熙叫道,“皇祖母,皇额娘,你们说得没错,钮祜禄氏确实是贤德,不让她统领后宫,还真是居才了不过,如今芳儿尸骨未寒,朕不忍心册立新后,姑且就让她以嫔妃之首之身份统领后宫,暂行皇后职责。”

    太皇太后和文惠相视而笑。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