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回家 (第2/2页)
了,跟李超开搞,一个铲一个扫。 30分钟确实搞完了,这会5点多了,老爸(张文兵)老妈(刘慧珍)都还没回来,用煤炉子烧的热水,帮舅爷爷准备好洗澡水,张至诚开始在厨房忙活。 李超家里没发迹的时候也是农村的,像这种土灶他也烧过。 他家是初中的时候他老爸开始贩水果才赚到第一桶金,到高中了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贩水果和运输一起搞。 这年头经济飞速发展搞物流搞运输的,想不发财都难,那些固步自封的都在吃黄土吃老本。 张至诚炒菜,李超烧草,等到爸妈回来的时候,一个冬瓜烧rou,一个土豆rou丝,一个炒青菜,拌了个蒜泥黄瓜,加了个西红柿蛋汤,标准的四菜一汤就已经完成了。 还真应了那句农村可能缺的物资比较多,但是蔬菜鸡鸭鱼是真的不缺。 张至诚先给舅爷爷盛了饭菜,舅爷爷是那种特别自觉的人。 自认为年纪大了,张文兵毕竟不是自己儿子,所以在奶奶去世后他就不上桌子吃饭了,平时都在在自己那个小水泥砖房里吃饭。 张至诚爷爷现在带着堂弟张至义在县城读书,二叔张文敏在县城买了房子,带着婶婶刘文翠还有张至诚jiejie张婷在鞋都. 张至诚家的后院(有矮围墙)有100多接近200平那么大,种的全是菜,青椒小米椒,青菜土豆,韭菜豇豆,黄瓜冬瓜丝瓜等等,农村常见的蔬菜基本都有。 家里养了几十只鸡,20多只鸭,老鹅不养,这玩意吃的太厉害,要群养才赚钱。 上边一个水库,下边一个水库,只要下大雨从不缺鱼(鱼在产卵季要回溯到上游的)。 爸妈回来了. 再次见到还不算老的父母,张至诚瞬间眼圈就红了。 上一世作的孽,自己到现在都还能想起来父母苍老的脸,佝偻的背,还有就像是被雪一样染白了的头发。 也许是因为李超在,也许是因为他确实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份感情。 “爸妈,快,你们先洗洗,我都烧好了” “爸妈,这是我同学,李超,我专门请回来帮忙的” “叔叔阿姨好,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不嫌我们农村不方便才好” “那不会的,我老家也是农村的” 有张至诚在的地方,只要他不闭口,那饭桌上永远都其乐融融。 “妈,怎么搞这么晚,我看你们也没割啊” “没轮到我家田,帮你文才叔家割的,后天才到我家” 农村就这点好处,一家有难其他家都会想点办法帮忙。 像这种收割机来割稻,一般一家割的时候,其他等着割的都会帮着抬或者帮则扛,人情味比城里重的多。 “后天割稻,妈我给你说,割稻就交给我爸还有我和李超,你就在家烧饭,我看咱家的小公鸡长得不错” “你别让你同学累太狠了” “我跟你说,妈,我俩打篮球都拼到打不动为止的,身体好着呢” 李超也接话道:“阿姨,放心吧,别的不敢说,干体力货绝对没问题的,要是真给我个技术活我还真不行” “爸,你现在怕是不一定有我劲大,后天你就扎扎口袋,开拖拉机就行,剩下的交给我” 吃完饭,张至诚抢着把碗洗了。 张至诚家的大门对着正西,农村的瓦房基本都差不多,中间是客堂,两边是卧室,靠南边的是父母的,靠北边的两小间是张至诚姐弟的,jiejie张婷跟着二叔在鞋都打工不在家。 晚上几人也没聊的太晚,主要是怕李超不习惯。 临睡觉的时候,父母还在聊着张至诚。 “当家的,有没有觉得儿子这趟回来变了好多,太懂事了” “懂事不好么,你要是有个不懂事的儿子,老了都怕他不养活你” “老东西,至诚不是你儿子了” ...... 张至诚房间,这个天气,蚊子还算比较多的,只能挂着蚊帐。 农村的床够大,睡两个人都还宽很多,两人平时都晚睡,这会儿也睡不着。 “李超,我家这边的农村,跟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差不多,不过你们这边田比较平,我们那边种粮食不多,现在大多都种水果了” “荔枝甘蔗橘子为主吧” 张至诚这才想起来这货时桂省的,那边水果太多了,不过主要的还是这三种。 “差不多吧,还有别的,不过一般都不大面积种” “你们那边制糖业搞的不错,我不知道你家有没有搞,这个有前途的,现在国内的蔗糖白糖还靠南美那边进口为主,你们自己不搞可以想办法从越南那边搞,总之利润不小” “我老爸还真想搞糖,不过难度也不小,成本太大了,主要还是机械设备太贵了,从越南那边搞又没路子,怕被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