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 积极的庞统 (第1/1页)
... 刘备刚准备安歇,就听见手下来报,自家的两个军师联袂求见,这让他也慌了神。 若是没有什么大事,孔明一个人就可以拿主意,除非一些涉及到动摇根本的大事,才会如此慎重的求见。 当三人在大厅坐定的时候,庞统此时也来到了刘备府邸。 作为新提拔的副军师中郎将,再加上涉及到出兵入蜀的大事,所以江宁也派人去通知了他。 看着眼前两人紧张的神情,刘备的心也不由得提了起来。 “几位军师深夜来访...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诸葛亮和江宁对视了看了一眼,首先开口道:“回禀主公,曹cao东征西讨,而今败孙权,诛马腾,破马超,已然势大,虽战火未波及到我荆州,不过...防患于未然,我等绝不可坐以待毙!” “军师所言极是!”刘备有些愁眉不展,“如此...我等要作何应对” 江宁一抱拳,开口道:“主公,此事倒是易也,我和师兄商议过,可派一军直逼襄阳,只看不战,至少要让曹cao感受到压迫感!” “只需要牵制住曹军,延缓其扩张速度即可!” “不过...此事还需问问主公的看法,却不知道主公是如何打算的?” 刘备点了点头,并没有对此表示疑问,既然两人已经慎重决定的计策,那他只要听从就行了。 对于自己两大军师的能耐,他向来是不会怀疑的。 “甚善!既如此,那便派子龙去牵制曹军如何?” 江宁刚想说话,却看见诸葛亮给他使了一个眼色,他也连忙闭上了嘴。 “主公...亮以为不妥!” “哦?有何不妥?” “子龙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三军阵前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孔明若只是威慑曹孟德的话,或许没有人谁比他更合适了!” 诸葛亮轻摇鹅毛扇,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亮保举一人,却比子龙将军合适的多!” “是谁?” 刘备其实也想知道,究竟在军师心中,谁还能比赵云更适合! “我师弟,江宁!” “什么?” 居然是江宁? 刘备大惊,倒不是说他认为江宁不如赵云。 相反,对于他刘备来说,他并不认为这个小任务需要交给江宁来完成。 若是攻取益州、攻取汉中,诸葛亮提出派江宁去,他一点也不会惊讶。 毕竟他的能力在这! 但是若是这个小任务就派出江宁,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莫非军师此举还有他意” 诸葛亮笑了,说道:“此次出兵,其实也并非简单的威慑,若是事有可为,拿下襄阳...也未尝不可!” “单说攻城拔寨,子龙将军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我军出兵,曹军必然会做出应对!” “场上局势波橘诡异,有师弟过去,我们也可以放心去攻打益州了!” “攻打益州?” 庞统此前一直没有开口,但是听到诸葛亮提到了益州,他瞬间提起了神。 “孔明可是提到了要去攻打益州” 诸葛亮的这句话,就连刘备也上了心。 对于江宁带兵去威慑襄阳,刘备倒是无所谓,他仅仅只是觉得有些大材小用罢了。 但是若是江宁本人不介意,他也没什么不能同意的! 然而攻打益州这件事,他却不能不上心。 这件事是诸葛亮提出来的,想必他也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因此刘备和庞统,这一主一臣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在他们师兄弟身上。 江宁开口道:“而今能否攻打益州,全系一人身上!” “而此人恐怕不日便会返回益州,所以...我等要抓紧了!” “此人...是谁?” 江宁抿了一口茶,开口道:“益州别驾从事张松!” “哦?!此话怎讲?”刘备脸上漏出了疑惑的神情,此前几个军师都认为此时并非攻打益州的最佳时机。 但是为何说此人一来,自己就能够去图谋益州呢? 这不合理啊! 然而当江宁详细的把张松对于攻取益州的重要性告诉刘备的时候,饶是刘备,脸上都不由得漏出震惊之色。 “子奕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 “不过...有一事倒是有些委屈主公了,一州之主屈身下就迎接一个益州的使者,说出去...却是有些折损了主公的威名。” 刘备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那又有何妨” “天下豪杰甚多,备只恨不能尽数纳入毂中,吾求才若渴如那久旱急需一场甘霖一般!” “只是让备去迎接这事儿都接受不了,那也太小看我刘玄德了!” 江宁脸上漏出了欣慰的笑容。 果然如此! 刘备的宽容绝对不是虚的! 在这个三国时代,或许只有刘备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着“善”! 你以为刘备说给刘禅说的那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是一句糊弄外人的口号么? 那是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见过无数豪杰而总结的规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生行善,这是建立事业成为领导者的根本。 就是因为这一点,众人才决心死心塌地跟着刘备的。 刘备的善,甚至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手下的人,哪怕对于一些降将都有着极为强大的包容能力。 要知道,这世界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 历史上,张松豁出命把四川的最重要的战略情报交给了刘备,最后在刘璋那被拷打至死。 但是若是刘备因为张松是卖主求荣的人就因此而嫌弃的话,他就不会从卖鞋小贩混到一国皇帝,也就不会拥有一批骁勇善战的人跟随他。 所以,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得到自己师兄的认可! 才会得到自己认可! 对于迎接张松这事儿,刘备处之淡然,相比于刘备,庞统却是最积极的一个。 以至于第二日,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准备了。 这种焦急的样子,也让众人不觉莞尔。 要知道,这家伙一开始任职县令的时候,可是什么活都不想干,整日借酒浇愁。 哪像现在这样积极? 包括迎接的仪仗、出行的路线、迎接的官兵布置、迎接的地点... 事无巨细,安排的妥妥当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