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大胆想法 (第1/2页)
秦氏剑坊位于宣宁府外青山脚下,南溪之畔。 剑坊铸剑的手艺传承已久,到如今已经是第七代,其技艺闻名安庆国。 各式形制的剑都能锻造,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江湖小厮,都会来此定制宝剑。 对于江湖剑客而言,能拥有一柄秦氏剑坊制剑便等同于一种身份象征。 曾有一喜好剑舞的读书人买下一柄宝剑,日间挥剑而舞,夜里抱剑入眠,简直到了痴狂地步,后来传下一句诗篇广为人知。 “南溪侧畔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 离剑成之日很近,再加上最近有盗剑风波,陈景放心不下,布置好书肆后就出了门。 长宁街书肆离秦氏剑坊有不少距离,走到城郊之外,有一茶棚,人来人往,生意倒是不错。 陈景不急着赶时间,要了一杯茶水,顺道与虎头虎脑的店小二闲聊几句。 或许是他带来了一阵财运,紧跟着好些个行人旅客上来喝茶休息。 其中还有一位富家公子,锦服玉带,白面高冠。 手中折扇“刷的”展开,坐入茶棚之中。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名高大男子,横rou满身,太阳玄高高隆起。 一看便是练家子。 陈景只是大致打量了几眼,便没有多去关注。 茶棚里一下子多了起来,店小二忙得晕头转向,端着数杯清茶路过他身边时候,不小心撞到了桌角。 两杯茶水抛出一条线,往地面落去。 陈景伸手一探,看似身形未动,却是稳稳当当接住了杯子。 只有几滴茶水溅到地上。 店小二接过他手里的茶杯,连声鞠躬道谢。 “这位兄台,身手不凡。”那富家公子打扮的男子不知何时已经坐到了陈景身旁的位置。 陈景微微笑了笑。 “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哪里人士?” “宣宁府,陈景。” “哦?”富家公子听到陈景是宣宁府人士,笑道,“在下赵子元,陈兄可曾听说?” 在赵子元想来,宣宁府赵家闻名安庆国武林,他这赵家公子的名头也应该是十分响亮。 陈景耸了耸肩膀,无所谓道:“抱歉,陈某未曾听说。” “孤陋寡闻!”跟在赵子元身后的壮汉闻言往前跨出一步。 “赵四,休得无礼。”赵子元轻声呵斥一句,让手下退下。 “赵某乃是宣宁府赵家家主独子,学过些微末武功……” 赵子元搬出家世,正满心期待地看着对方惊讶的模样,可陈景却是毫无所动。 嘴角略微扯了扯,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陈景一口饮尽茶水,看着眼前这位与他多有“纠葛”的赵家公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当真是冤家路窄。 赵子元又道:“我赵家一向求贤若渴,府中所中武林典籍无数,陈兄可有兴趣?” 陈景放下手中杯子,嘴角含笑:“不感兴趣。” “不识抬举!”另一名壮汉抬手欲打,被赵子元拦住。 这位赵公子一口饮尽茶水,面色不变,给左右使了个眼色。 名叫赵四的壮汉走了出来,对着茶棚内众人道:“今天在场所有消费由赵公子买单!” 众多茶客纷纷致谢,陈景也笑着拱了拱手手。 赵子元等手下付完茶费后,笑道:“陈兄,赵某就先告辞了,以后有缘再会。” 赵子元一行人走出一段距离后,一名下属忍不住问道:“公子,刚才那小子分明就是没有将我赵家放在眼里,让赵三我去教训他一顿!” “阿三,不用了。” 赵子元骑上马,“此人刚才显露的一身武功很少不俗,动起手来怕是两败俱伤,不值得。” 两名下属不服气,说是要去试上几招。 赵子元摆了摆手:“阿三阿四,此人风度不凡,自有诗书气质,非是普通江湖武夫。” “公子当真是有意招揽?” “不管怎么说,先结个善缘,显示风度,这叫做礼贤下士。赵府正值用人之际,若是他识抬举,赵府愿意给他个荣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