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6、朦胧的美(求首订) (第1/4页)
正溜达着,居然接到了丁少鹰的电话。 “李唐,我看了你的论文,简直是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丁少鹰没有给李唐任何问候,直接就大发感慨,能够感受得出来此时他激动地情绪,大概是拿着电话在手舞足蹈。 李唐有些尴尬,“丁总工,您大可不必如此。您总是夸我,最近都感觉自己容易骄傲自满了。我挺纳闷,您怎么这么快就看到论文了?” 之前期刊编辑联系他,通知论文已经出版,近期会给他寄过来一份期刊文物,到了今天期刊还没寄到。 他是没想到丁少鹰居然比他早一步看到了论文的正式出版! “我这不是故意夸你,我说的都是真心实意的话!”丁少鹰言语激动,“之前听你答应说要写一篇论文,阐述云上铝土矿的找矿思路,所以最近一直盯着这个事情。今天我就查到了关于云上铝土矿的论文,一看是你写的,我仔细看了三遍!我觉得这篇论文对我们华州省的铝土矿找矿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我打算召集我们整个地调院,召开一次技术学习活动,大家都认真学习你的这篇论文,务必吃透,全面掌握要领!” “丁总工,你这……” 李唐竟无语凝噎,此时此刻,只感觉到老脸通红。 说实话,《华州省云上铝土矿的古陆风化成矿实践应用研究》这篇论文,他就是凭记忆随性发挥,里面一些论点甚至都需要进一步去考究。 现在听丁少鹰的话,感觉地调院是要把这篇论文当做教科书去普及呀! 这要是误导了大家,罪过可就不轻了! “你在没在燕京?我打算近期去一趟燕京。” “什么时间过来?”李唐对行程还真是不敢下定论,“我近期要出国一趟,等到手续办好就走了。” “马上要走了?那真是赶上了,要不我们推迟一段时间去燕京,过年放假之前过去,或者年后也行。” “嗯?”李唐听这话有感觉有些奇怪,“丁总工来燕京不是来办事,是特意过来看我吗?” “是啊!我能去燕京办什么事!这次去燕京,不是我的主意,是我们院长的想法,他认为我们无论如何都需要当面向你表示感谢!” 丁少鹰说罢,再次旧话重提:“云上铝土矿成立之初,我为我许多目光短浅的说法,现在依旧感到深深的自责。感谢你李唐,你是我地质找矿生涯中的导师!就算院长不说,我个人也觉得,无论如何也要请你吃一顿饭,当面向你表示歉意!” “你这……完全不必在意,说真的,您在勘查技术方面的造诣,也是令我佩服!”李唐是挺不好意思的,只能开启商业互吹模式。 两人互相恭维了一阵,总算是结束了话题,挂断了电话。 燕京地质大学。 陈季南也看到了李唐发表的论文,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东西。 受到华州省地质协会邀请,第一次前往云上铝土矿项目,他就对那里的铝土矿成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全国有色金属协会设立基金,开展云上铝土矿的理论研究工作,他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科研行列。 这段时间一直跟华州省地调院搜集云上铝土矿的各项资料,同时搜集全国各种类型的大型铝土矿的数据,经过重重对比,发现云上铝土矿确实是从未有过的铝土矿矿床类型。 这也说明了,以前固有的很多认识,在云上铝土矿这里,不适用了。 这段时间正好研究进入了瓶颈期,找不到思路。 看到了李唐的这篇文章,他如获至宝! 把论文看了几遍之后,他心里已经对云上铝土矿的理论研究有了清晰的概念。 他拿着论文期刊,蹭蹭的跑到隔壁办公室,喊道:“张老师!” 张中雨正在准备课业,看到陈季南慌里慌张的跑进来,连忙问道:“怎么了?” “李唐的论文发表了!”陈季南激动地把期刊放到张中雨的面前,“你看看,从物探角度出发,给我分析分析这一篇论文怎么样。” “是吗?”张中雨顿时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之前听李唐聊起过古陆风化成矿的大概思路,只是言语中难于表达清楚具体的细节,总觉得意犹未尽。 毕竟理论研究,那就是精益求精,不能有任何糊的东西。 对于他们这些研究人员来说,看一篇论文很快,也就几分钟时间,基本上就吃透了内容。 “这篇论文基本上把云上铝土矿的成因,以及找矿思路、矿层见矿特征都描述清楚了。”张中雨看过一遍,心中已经形成了清晰地理论框架,“这篇论文,在丰富一下实践的内容,可以作为找矿指导范文了!” 陈季南显然还有其他发现,指着其中一些内容,惊呼道:“你看这里,这段内容,基本已经断定了成矿物源是古陆硅酸岩风化物。还有,这里,他说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为长期的沉积间断,岩相古地理特征,以及表生风化作用!基本上也吻合了之前李唐跟我们聊起的古陆风化成矿理论,论文这里写得更加细致了!” “三亿年前太古宙时期机械搬运初步聚集行程矿床,为古陆风化。大约一点四亿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酸雨等原因造成铝土矿进一步富集,为化学沉积……” 张中雨看着这些内容,竟有些头疼,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他的认知,不由得感叹道:“李唐这个学生,从哪里学的这么多深奥的知识!” “不知道。”陈季南摇头,同样也是惊叹:“从这篇论文的水准来看,李唐不像是本科毕业的,倒像是研究生毕业,而且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的老学究!论文上面写的一些涉及远古地质纪元的内容,我都是一知半解的。” “我隐约记得他是地质世家,父亲、爷爷都是做地质工作的。”张中雨狐疑道。 “也许真的跟家庭的知识氛围有关系。”陈季南深以为然的点头。 不只是陈季南、张中雨等人对李唐的两篇论文感兴趣,许多矿产行业的从业者,也都关注此事。 在整个矿产行业,引起了一番热烈的探讨。 …… “今年对我们单位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年!” 周振兴站在高处,面对着一零一地质队全体一百多员大将,心潮澎湃,声音高亢,“这是一场鏖战,同志们!此次前往吐蕃省,全队所有技术骨干,全员出动,务必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有没有信心?” “有!” 一百多人的齐声呐喊,震耳发聩,声震九霄。 门口趴着慵懒午睡的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