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1、价值连城! (第2/2页)
目前已知的储量最大的,就是黔州省的淤泥沟金矿,储量还不到一百五十吨。 七百六十吨的金矿! 而且品位超过了3克每吨,这是何等的价值连城! “可惜了。”他的心里还是有一点遗憾:“这个矿权,不在咱们国内。不管是哪个国家,黄金开采出来,想要运出境,管控都很严格。” 经过程牧野的一番感慨发言,大家的心情,也跟着高昂激亢了起来。 “其实铜矿的品位,也很高!”牛福提醒道。 刚才发言被打断,李唐没有受到影响,顺着刚才的话,“储量为铜矿两千三百万吨,黄金七百六十吨,白银五千四百吨……” “你确定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 九江铜业的冯思年,又忍不住打断了李唐的发言,“依你的意思,塔勒戈铜金矿的铜矿储量,达到了两千三百万吨,这个数字,可就比屈龙铜矿和青龙铜矿还要更加巨大!” “我当然没有开玩笑。” 三番两次被打断,李唐并没有任何恼怒,倒是看得出来每一位股东代表都被塔勒戈铜金矿的成果所影响,心态上有些控制不住了。 他坦然的看着每一个人,“我可不敢跟大家开这样的玩笑。” “两千三百万吨的铜矿储量,两千三百万吨,两千三百万吨啊……” 冯思年实在太明白这个数字代表的意义了。 难怪他像是魔怔了一样,不停地重复着这个数字。 他凝视着李唐的眼睛,“你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李唐不解。 “我们九江铜业是咱们华夏铜精矿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九江铜业在国内就是这个……” 冯思年扬起下巴,竖起了拇指,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说九江铜业在全国铜矿石行业,属于行业第一! 他敢当着铜都有色集团、武矿集团等人的面,说出这话,足以证明心里的底气。 “今年,我们九江铜业旗下矿山生产出12万吨金属铜,位列全国之首!” 他说起这个数字,昂扬着脑袋,颇为自信。 这个数字,不包括进口的铜精矿冶炼出来的铜金属,仅仅计算自己矿山开采出来的铜矿。 因为进口的铜精矿,冶炼出来的铜金属并不属于冶炼厂,属于国外的矿石生产商。 他们只不过是赚取冶炼加工费。 12万吨铜金属,确实位列全国之首。 今年一年,整个华夏的本土精炼铜,也就五十万吨出头。 全国有色金属协会刚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确实也印证了九江铜业是华夏铜金属产量最高的企业。 他们担得起第一的名号。 这个名号,没人跟他们争抢。 多年以来,大家也都公认,在铜金属生产领域,九江铜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冯总带领九江铜业,再创辉煌!”牛福乐呵呵的赞扬了一句。 “这么多年来,九江铜业在冯总的带领下,确实是屡创佳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铜金属资源,功不可没!” “冯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各位企业领导人,都是一团和气,听了冯思年自吹自擂的话,纷纷夸赞了起来。 一时间,气氛颇为欢乐。 冯思年没有沾沾自喜的意思,也没有因为大家的恭维而感到骄傲。 恰恰相反,此时此刻,他感受到了nongnong的危机。 这就是他要说出九江铜业今年战绩的原因。 目的不是为了吹嘘自己有多厉害,更不是为了吹捧九江铜业有多么了不起。 “这两年铜矿领域发生的几件大事,真的让我感觉到时代的进步。” 他看着李唐,可谓是感慨万千:“我们九江铜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铜矿领域的领头人,行业的执牛耳者!可是,我们企业的铜矿资源储备,目前来说,只有九百万吨!” 大家听出了他言语中的担忧,也替九江铜业感到一丝遗憾。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实在太明白一家铜矿企业的未来,能够走多远,决定因素所在。 九江铜业依托旗下的矿山,引领风sao数十年,高处不胜寒。 可以说,他们从未感受到威胁,从未觉得有其他的企业能够顶替他们的位置。 可是这两年来,他们感受到了nongnong的危机。 屈龙铜矿、青龙铜矿…… 一旦其中一个矿山投入生产,以超过千万吨的铜矿储量,年产金属铜,必然是轻而易举超过12万吨。 这些茁壮成长的矿山,与九江铜业垂垂老矣的老矿山,相互对垒,不用怀疑,一定是“青壮年”把“老年”轻而易举的锤翻在地,这简直就是年轻人不讲武德。 到那个时候,九江铜业断然没办法保住行业第一的地位。 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每天绞尽脑汁思考的,不正是带领企业争当第一吗? 武林纷争,血溅五步,为的就是一个武林盟主之位! 不谈铜金属产量,单论铜矿资源储量的话,九江铜业如今已经不是行业第一了。 早已经被武矿集团、紫色矿业给压下去。 现在,又来个塔勒戈铜金矿。 两千三百万吨的铜金属储量! 这是要把九江铜业踢出行业三甲之列! 众城矿业一个新成立的矿业公司,都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 他们九江铜业,有历史积淀,底蕴雄厚,为何故步自封? 或许,监管九江铜业的上级领导,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