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突如其来的奏折 (第1/2页)
战鼓轰鸣,号角激荡。 一杆杆迎风招展的大旗离去,一队队整齐的队列准备就绪。 剪短的训话后,建军苗逵带领兵马,意气风发的出征去了。 出发前,苗逵再三叮嘱陈生,一定要早些攻城,不要辜负他的努力,以及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机会。 当着苗逵的面,陈生应承的很是痛快。 等到苗逵出发之后,陈生确实也带兵兵马做了准备。 搞得众将心里格外火热,一个个不停的催促将士们,要不怕牺牲,敢于战斗云云。 终于可以打仗了,谁不高兴。 没有不希望通过战争建功立业的将士,陈生手下的将士们,更是这样。 这些日子,他们听说了太多李杲的暴行,心里都憋着一股散不尽的怒火,都恨不得生吃李杲的rou,喝李杲的血,来祭奠那些死去的将士。 结果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陈生又放了大家的鸽子。 刚才的cao练的最终结果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将对面吓得虽然不轻,李杲那老贼都登城作战了,结果刮了一阵风,天空太阳变了颜色,陈生竟然怂了。 吩咐士兵后撤,暂时停止攻城。 敢不敢更贪生怕死一点,大家在这里摩拳擦掌了那么久,结果你一句话就让大家回营。 你就不能瞅瞅城墙上,敌人那吓得跟吓尿了狗一样如释重负的表情吗? 敌人都怂成那样了,你还不一鼓作气拿下他来? 你这是在干什么? 大营的军将一个个气的双眼冒火,恨不得去大营跟陈生理论一番。 结果全都被房雪鼐打了回去。 还别说,房雪鼐这家伙抱着剑,酷酷的样子,真的没有人敢得罪他。 陈生登上主帅的指挥车,在对大家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默默的回到了帅帐。 摊开纸张,在上面平静的写下了“中庸”二字。 耿小白从始至终都默默的跟随在陈生身旁,一直到跟着陈生进了帅帐。 耿小白在一旁安静的端详着陈生的背影,这一刻他感觉陈生不像是那个塞北征战的鹰隼骑首领,反而像极了老谋深算的阴谋家。 一个死气沉沉的老头子,一具浑身散发着冰冷阴谋气息的行尸走rou。 这不是一个优秀的年青将领应该具备的气质。 他研磨的样子,极其有韵律,像是一个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油条。 他的眼神冰冷,仿佛可以洞穿墙壁一般。 陈生的心情很不好,因为根据手下人暗中抄写的苗逵的奏折中,陈生发现了苗逵的另一面。 他竟然给了自己这样的,这样的评论。 “忠武侯本身有平定四海之谋,手下猛将如云,包破天、耿小白、陈·云川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强卒如雨,红河谷一战,陈氏部族以一千精骑,击溃草原数万大军。 朵颜三卫惶惶不敢迎战,此皆陈氏部族之功。 较我大明各卫所,九边各镇,能有此等战力者,唯有鹰隼骑旧部可以比拟。然,鹰隼骑旧部,亦陈生所创。 老奴,窃以为,征战乃国家大事,精锐之士岂能尽出一人之手。 此老奴忧虑一也。 自与草原大战以来,我大明卫所制度之崩溃,暴露无遗。京师周遭各省,难以选拔出精锐之部队。 反观忠武侯陈生,自出任征北大将军以来。 不仅仅将随行军队训练成胡狼之师,就连依附他的辽东卫所士卒,都训练成精锐。 如今忠武侯身边有精锐数万,辽东百姓也听从忠武侯贤名,从荒野之中投奔,声望愈高。 世人皆知天下有忠武侯,不闻京师有圣上。 老奴曾在难民营中听闻百姓呼喊忠武侯,有万岁之语。老奴听闻此等不忠之语,顿时浑身战栗,以至于夜不能寐。 此老奴忧虑二也。 臣闻忠武侯乃是渤海巨富,家中资财何止千万,又有训兵养兵之能,兼之有能征善战之将,此非我朝之祸患乎? 当下时节,京师空虚。内虚而外强,若忠武侯稍有反意,则我大明江山社稷不保,宗庙不存。 此老奴忧虑三也。 老奴恳请陛下圣心裁断,早作防范,莫要重蹈安史之乱之祸患。” 不管是谁,在前线打仗的时候,队友暗暗的在一边捅刀子,内心都不会好受吧。 换做以前,陈生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但是陈生却发现,此时的自己,内心虽然很生气,但是却能保持前所未有的平静。 果然是人可以改变世界,但是世界也会改便一个人。 以前陈生在家里是个孩童的时候,想的就是该怎么玩,怎么学习知识,顶多动动脑子,想些改变家人生活的点子。 但是随着自己的爵位的晋升,自己担任职务的变化,陈生被迫去为更多人的生死考量。 外面的环境,在默默的推动着陈生做更多的事情。 换做以前,为天下人考量,在陈生看来,那是先吃萝卜淡cao心。 但是现在,为天下人考量,在陈生看来,竟然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甚至到了现在,陈生心里经常会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要知道就连自己最信任的监军,都做出如此陷害自己的事情。 可是自己还要笑着面对? 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的,将最大的功劳让给他。 以前的自己,不应该会有如此强烈的入世观念的啊,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呢? 唐寅和杨延和,陈生发现,两位老师在自己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思想竟然给改造了很多。 儒家的观念,一点一点影响着自己,改变着自己,最为关键的是,自己竟然提不起一点恨意。 在前一世,儒家文化虽然已经走下神坛,但是他的文化精髓,一直影响着陈生。 这也就导致两世为人的陈生的行为与儒家的文化更加的契合。 纵然是心里有千般委屈,依然要以天下着想。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着实让人感觉到疲惫。 陈生也不知道,这种让人感觉到委屈的状态,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或许是该早日准备退路了,省的自己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正在陈生沉思的时候时候,外面的呼喊打断了思绪。 “报。”信使冲进营帐,单膝跪倒,抱拳说道:“禀告大将军,昌平县告急,昌平知县王守仁差我送信禀告大将军,说前线十万火急,希望大将军早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