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8章 【满地的金子,该先捡哪一个呢!】(3500字求月票!) (第1/2页)
8月中旬,吴光耀回到港岛。 回到港岛的吴光耀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有太多的交易,需要吴光耀亲自拍板。 第一站,长江大厦。 看到吴光耀精神抖擞的走进写字楼,吴光耀旗下的职员纷纷激动的打起了招呼; 最近外面谣言四起,港岛人心惶惶,这些职员自然也不例外; 而老板的回归,宣布着大家有了龙头,有了靠山,有了期盼。 “老板好!”“老板好!” 此起彼伏的问候声音,都是职员和管理层的真情流露。 吴光耀如沐春风,脸上总是带着笑意,朝大家说道:“事情会过去的,生活会变得美好的!公司加薪计划马上就要实施,大家要沉住气,不要浮躁!” 没有太多的言语,但是在职员们的心里,立马感受到了温暖! 加薪,港岛趋于平静,这些都是好消息! 吴光耀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三剑客紧随其后,跟了进来。 “先坐!” 吴光耀让三人坐下来,并不急着进入工作; 而是等待着办公室的文员给大家泡好茶,茗上几口之后,才算开始了工作。 吴光耀先开口说道:“外面的市道如何?” 史俊连忙身体前倾,抬头看向吴光耀,正色道:“目前九龙区的高档住宅均价在23港币左右,本岛区的高档住宅价格在25港币左右,跌幅为60%左右;九龙区高档住宅用地均价35港币左右,本岛那边的高档住宅用地均价为38港币每平方尺,跌幅为65%...........” 听到如此夸张的跌幅,吴光耀内心狂喜; 如果九龙区高档住宅用地均价为35港币每平方尺,那么吴光耀相信,这个地价在了1970年的时候,将涨到200港币每平方尺,涨幅为六倍左右。 这次危机毕竟很短,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彻底结束; 事情过去之后,逃出去的有钱人,立马又回来了; 而房价地价会立马恢复到原来的价格,并大幅上涨。 而且,在今年的11月,英镑会对美元贬值14%,港币自然也会贬值; 货币贬值也会带动工人工资、物价的飞涨。 所以,钱真的是不值钱了! 如果吴光耀不把钱变成地皮、物业、股票,那么吴光耀直接损失上亿港币以上。 吴光耀问道:“市道上的大面积地皮流通很少吧?” 史俊点点头,开口说道:“随着港岛的发展,像大面积的地皮基本都在港府、几大洋行、老牌公司手里;所以这次我们只能买旧楼,或者小面积的地皮,大面积的地皮只能碰运气了;以后很难大量的开发大型屋邨了。” 史俊说的是事实,目前港岛上10万平方尺的地皮,基本都名花有主,或者在港府手中; 这些大面积的住宅用地,这些老牌公司不会轻易的廉价出手的; 所以这次抄底很难遇见这种大型地皮出售,毕竟跌幅近70%,这些老牌公司是不甘心的。 吴光耀想了想,开口说道:“长江实业这次不参与抄底,我打算动用长江实业的活动资金,去购买太古洋行的蓝烟囱。” 吴光耀的话如同平地惊雷,三人不由得激动起来! 史俊激动的说道:“老板的意思是利用蓝烟囱,再发展一个商业体?” 吴光耀点点头! 三人都喜笑颜开,没想到老板一回来就要干一票大的! 史俊想了想说道:“尖东属于旅游区,连住宅用地都要贵上几倍,而蓝烟囱又是濒海靓地,价值定然不菲。” 史俊这倒是说的实话,前世在1970年,郑裕桐花费了1.3亿港币买了太古洋行的蓝烟囱; 这块总面积20万平方尺的濒海地坪,当时创造了九龙区地皮最高交易记录。 蓝烟囱是太古洋行的船务公司,蓝烟囱所在的地皮是太古洋行的一个货仓码头; 之所以要被太古洋行卖出,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码头越来越式微,新兴的货柜码头已经取代传统码头; 第二,葵涌七货柜码头招标在即,太古洋行绝对有意,拿着钱去投标。 吴光耀笑着说道:“贵有贵的道理,不贵的地皮,也许我还看不上!这个项目,九月份再说,到时候你先帮我约一约施约克,我来和他讲数!” 史俊说道:“好,我会记下的!” 这种大事,吴光耀不出面不行! 不然太古洋行的大班施约克,会觉得吴光耀看不上他,这笔交易自然也很难谈成。 长江实业的事情搞定了,长实地产的五亿港币,还没有花出去呢! 吴光耀说道:“接着就是长实地产的抄底了,最近你们三人安排下去,派人低调的去寻找地皮、旧楼;特别是中环、铜锣湾的可建大厦的商业用地,可以优先考虑。每一块地皮的信息汇总好了之后,上报给我,我要亲自参与。” 吴光耀再忙,这种重要的买卖,还是有空参与的。 三剑客如沐春风的走出吴光耀办公室,让一些职员再次信心十足! ......... 车子行驶在本岛马路上,还是让人感觉到了街上的凄凉; 一些警察荷枪实弹的在巡逻,马路上的行人稀少且匆匆行走。 吴光耀此时的车队,已经增加到六辆,安保人员已经达到16人; 就连持枪的安保都达到了四位,雷盾安保一共才六把持枪许可证。 此时的危险有两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