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乙种换地权益书】(3000字章节!) (第1/2页)
8月,长江大厦。 吴光耀在办公室里正在忙着核算,关于长实地产的住宅物业及住宅地皮,移交给长江实业的细节问题。 年初,长江实业发行新股1000万股,集资3.1亿港币; 其中1.1亿港币将用于新世界中心、长河中心、中区四幢商业大厦的建筑费, 而另外的2亿港币,吴光耀打算全部用于购买长实地产的地皮和物业,此时机会正合适; 至于这些地皮和物业后续的开发费用,自然可以通过贷款来解决。 不过,2亿港币显然买不了多少长实地产手中的138个物业和地皮; 长实地产的138个物业和地皮,吴光耀在‘六七事件’中只花费了2.5亿港币,但此时已经升值到8亿港币左右,涨到了三倍价格以上。 所以,吴光耀需要核算具体的交易细节! 138个物业和地皮的资料,被吴光耀翻的无数次,最终全部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物业系统; 138个物业和地皮,如果计算占地面积的话,一共是388.65万平方尺; 但交易肯定是要按照物业归物业,地皮归地皮这样来计算,否则吴光耀岂不亏死! 最终,吴光耀找出了33个物业和地皮,一共差不多100万平方尺的地皮,打算2亿港币出售给长江实业; 接着,吴光耀继续挑选物业和地皮,因为自己还得拿出地皮和物业增持长江实业的股份; 此时,吴光耀拥有长江实业2350万股,总股本为5800万股,占股为40.5%; 要说安全性,绝对是安全的! 加上林有德、何显、钟子光三人的股份,差不多也有49%的股份; 之所以说很安全,是因为一旦有人恶意收购长江实业,决不可能无声无息的进行; 而拥有40.5%股份的吴光耀,完全可以挫败恶意收购,仅仅需要再收购几个点,巩固一下即可。 要说不安全,无非就是如果有人恶意收购长江实业,必会抬高股价,到时候吴光耀增持股份的代价就会很高! 比如遇到前世大刘那种股市狙击手,吴光耀这种持股量的大股东,也会很容易让他得逞; 但长江实业有个地方,是大刘这种狙击手不敢轻易动手的,那就是此时长江实业市值已经高达21亿港币,是港岛市值第二高的上市公司,仅次于怡和洋行; 等到80年代,市值几百亿港币是妥妥的! 不管怎么说,吴光耀也不可能让自己的股份只有40.5%,持股49%才是吴光耀的底线; 毕竟长江实业每年的分红足以让吴光耀持股这个量,要不是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吴光耀甚至准备在八十年代中英谈判阶段,趁着股价暴跌,直接私有化长江实业。 此次,长江实业需要定向增发新股900万股,按照当前的股价35.5港币每股,吴光耀需要支付3.2亿港币; 这笔金额,吴光耀自然是以物业和地皮抵消! 挑来挑去,吴光耀挑出一叠资料,一共是55个地盘和地皮,差不多160万平方尺的土地; 余下50个物业一共是128万平方尺的地皮,地利位置稍微好一些,留着七十年代后期再卖给长江实业了! 花了2.5亿港币抄底的地皮和物业,吴光耀最后只回收了2亿港币和50个物业和地盘; 不过考虑长江实业的固定价值爆涨,那么吴光耀的身家自然也就暴涨了。 ..... 8月中旬,长江实业的股票停牌,披露了重大交易细节: 第一,长江实业按照市价,用2亿港币购买长实地产33个物业和地皮,总计101万平方尺地皮; 第二,为了方便长江实业的股票流通,长江实业觉得拆股,一股拆分为两股,股价由35.5港币变为17.75港币; 第三,定向增发新股1800万股,总价值为3亿1950万港币,长实地产以55块地皮和物业定向增持。 当股民看到交易细节的时候,持股长江实业的股民纷纷陷入狂喜! 为何? 长江实业的一些列动作,股民手中的股票价值没有损失分毫,但是长江实业的实力却大增了很多,那么接下来长江实业的股价必将再次迎来上涨。 果然,开盘当日,长江实业的股价由17.5港币每股,上涨到20港币每股,总市值26.8亿! 长江实业的26.8亿港币市值,直逼怡和洋行的33亿港币的市值; 要知道怡和洋行上市部分的资产是由海内外的资产组成,其关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