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81:少年鲜衣怒马(中)【二合一】 (第2/2页)
外界都道猪rou不好,腥臊难吃,那是他们不会养……” 看看他们官署养的猪。 每一头都膘肥体壮,rou质鲜美。 少冲用帕子抹了抹嘴角的油。 道:“确实鲜美好吃!” 其他人虽未开口,但也赞同这话。 连不沾猪rou这种贱rou的人也没吭声——人家沈君都吃了,不止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还喜欢到亲自去养。他们能说什么?吃呗,滋味确实令人一口难忘。 文心文士和武胆武者的胃口都比普通人大许多,特别是后者,仿佛身体长了三五个胃,补了三四轮大鱼大rou,吃了两小桶蒸粟米的米桶,才感觉到饱腹感。 一时,宾主尽欢。 答谢宴结束,第二日城外分别。沈棠想了想,又给三家每一家都送了两头猪。这两头猪不算在年礼,单纯是给他们的。秦礼和邑汝使者本想拒绝,带着两头猪行军赶回去,像什么样?但拒绝的话还未出口,上南少冲就急吼吼地收下。 心里将沈棠翻来覆去地夸。 秦礼二人:“……” 这下,他们不收也过不去了。 他们不收? 被误会是看不起两头猪怎么办?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更何况是两头一看就养得膘肥体壮,四肢粗短,几百斤的大胖猪。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收了下来。 跟两头分量十足的礼物踏上回程。看着几头脖子上扎着红色蝴蝶结绸缎的大胖猪,沈棠倏忽有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慨,也不知这两头猪争不争气…… 顾池忍了又忍,嘴角扭曲。 “主公……” 沈棠道:“嗯?” “没什么……” 儿行千里母担忧不是这么用的。 沈棠内心翻了个白眼。 不雅地伸了个懒腰:“干活干活!” 美好的一天从干活开始! 吴贤望穿秋水才盼来秦礼等人归来,又见大军之中,立着两辆画风格格不入的猪,懵了一下。再看猪脖子上的红绸缎蝴蝶结,更觉滑稽:“公肃,这是?” 秦礼面目表情:“沈君盛情难却。” 说着将沈棠的信函呈递给吴贤。 吴贤打开一目十行看完。 拍着大腿笑道:“哈哈,沈弟真是个妙人。那个什么运动会,挑选几个过去凑凑热闹,也能借此展示一下天海的实力。对了,沈弟还说猪rou美味,可是真?” 吴贤的注意力都在沈棠用一大半篇幅描述的猪rou之上,被说得馋了。 秦礼:“……” 这是不是不对劲? 不应该先问问他们在河尹的事情? 转念一想,徐解一直往来两地,河尹什么情况,主公再清楚不过。 他点头:“确实不错。” 吴贤也不客气地,让人拉一头回去,信函上还有两道猪rou菜的菜谱。 秦礼:“……” 他想说这猪不是给吴贤的。 属于吴贤的猪还在河尹官署呢。 但这是自家主公,他还能为了一头猪跟自家主公争高低?吴贤也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也乐得给沈棠一份脸,当晚就让庖子烹制,赏给一众僚属。 末了,还不忘安抚秦礼的情绪,认真道:“公肃,此行辛苦你了。” 河尹跟天海离得近。 开凿的水库和河道天海都能受益。 帮着沈棠干点儿活儿理所应当。 这些日子看似吃了大亏,但将目光往长远来看,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看看秦礼似乎瘦了一圈,他便知道秦礼这一阵子在河尹日子过得甚苦,要补补。 类似的情形在上南两地上演。 章贺安然收下,又听闻武胆武者干活的超高效率,自然动心,但动心不意味着能付诸行动。邑汝跟河尹局势不同,治理经验无法照搬,但也有借鉴意义。 此行也不算亏。 上南的气氛属三家之中最热闹的。 谷仁家这十二个小姑子……啊不,结拜义弟,不是受了他的救命之恩就是被他的人品折服,再加上谷仁日常相处的真诚相待,他们为了大哥能抛头颅洒热血。 干点粗活算得了什么事? 若有助于大哥大业,他们可以暂时抛下武胆武者的骄傲,深耕田地! 河尹的治理经验,上南受益最大。 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要在河尹经验的基础上修修改改,让其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再加上流民草寇一时半会儿威胁不到上南,两桩喜事相加,值得庆贺。 猪rou也成功俘获众人的舌头。 只是,这样的猪只在河尹才有。 想吃到只能跟河尹买。 颇为麻烦。 但沈棠很贴心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文注,你看这个主意如何?” 他们要一改猪rou是贱rou的刻板印象,沈棠一拍桌案,还要让猪rou走上精品化的中高端路线——不是每一头猪都是河尹猪,不是每一头河尹猪,都是合格高端的好猪,只有按照手册严格饲养的猪,才是正宗的河尹精品好猪!还要根据品相分为上中下三等。 每品针对不同消费水平的人。 最上品的猪,宰最有钱的人。 猪,河尹有了。 名声,沈棠也想办法打出去。 现在只剩下销售渠道。 这事儿非徐解不可! 徐解:“……” 他怎么觉得沈君使唤他过于顺手? 但能赚钱的好事儿,他自然不会错过。目前看着规模小,但这畜牲好养,几乎什么都吃,若能大规模推广被人接受,还愁销路?任何生意都是垄断最赚钱。 猪rou还是为数不多的荤食之一。 若能一家独吞…… 徐解也忍不住有些心动。即便前景没这么好,这活儿也不反锁,只算是帮沈棠,卖个好、结善缘,也不亏。徐解并未立刻答应下来,而是矜持了两句。 “解以为,此事可行。” 得了肯定回答,沈棠长舒一口气。 河尹庶民生活水品虽有提升,但他们穷怕了,一年到头至多吃一顿荤食,连今年粟米丰收,除了粮种,家家户户都用新鲜粟米换人家的陈米,因为陈米便宜,新粟米能换到更多的粮。粮多了,心里才不会那么慌。郡内几千头猪,他们这拉跨的消费水平消耗不完。 有其他销路,那就不愁了。 沈棠不愁,但她不知道,在遥远大陆东南,她的小伙伴可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