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0.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祝大家身体健康) (第2/4页)
能光考虑咱父子爷们,也得考虑人家新媳妇儿,城里的媳妇儿住不惯咱的海草房。” 这话把寿星爷给说惆怅了,他也叼起自己的烟袋杆说:“红砖的大房子不好盖啊,买料还能找徐社长帮帮忙,人呢?盖房的师傅呢?这去找谁?” 徐横一抹嘴说道:“巧了,诸位爷们,我和我们班副会盖房子,楼房我俩不行,普通的房子没问题,我们营队的好些房子就是我们战士自己盖起来的!” “你还懂这个?”民兵们很惊奇。 孙征南解释道:“这没什么,我们学过一些建筑学,也学过修桥铺路盖房……” “修桥铺路都会?”这下连王向红都吃惊,“你们是啥兵种?这不是工兵的活吗?” 孙征南含糊的说道:“就是普通的侦察兵,现在又叫特种兵了,没什么。” 大胆赞叹道:“难怪,原来是特种兵啊,这名字一听就牛。” 寿星爷说道:“这可好了,两位部队上的同志就是来给我们应急的呀,好,支书,这件事你说说咱怎么办?” 王向红说道:“这件事提上日程,但不能说是咱在这里喝着酒就决定了,等开个党员和社员代表大会吧,会上来决议。” “行。”其他人纷纷同意。 王忆愕然:“没人问我的意见吗?” 没人问。 大家伙又开始推杯换盏。 王忆并不想去住什么新房,他就觉得听涛居很棒,他把自己意见说出来,说我喜欢听涛居这个地角,上学校方便而且视野好、风景佳。 王向红一句话解决了他的意见:“那就在山顶上选个好地方给你起个砖瓦房,那样视野更好,看到的风景更佳!” “来,喝酒!” “喝酒喝酒,支书我敬你一个。” “寿星爷,我和我班副一起敬你一个。” “哈哈哈,好,今晚爷们都喝的高兴了啊。” 一顿大酒喝到午夜。 寿星爷的精力撑不住提前被送回去了,其他人最后也熬不住了,纷纷摇摇欲坠。 王忆终止了酒局,把剩下的菜连同没有切的整火腿、烧鸡一起给平均分配打了个包,民兵们一人一个包。 本来他还要给一人带上一身63军服,他已经把这衣服带回来了,先给民兵队一人配上一件。 看他们一个个喝成这熊样,王忆放弃了这念头。 等着明天下工再过来领吧。 照例是大迷糊收拾残局,王忆先行去睡觉。 喝了酒睡得快。 涛声依旧,习惯了这种白噪音后睡得更香,因为心里会莫名的感觉很踏实。 星期天下了雨,星期一阳光便格外灿烂。 今天不用晨铃声催促,王忆便爬了起来。 他出门伸了个懒腰,有晨雾随风轻轻荡漾,犹如一套薄纱盖住了天涯岛,空气湿润而清新。 风不光带来晨雾,还吹落了一些槐花。 满地白色小花瓣在风中打着旋,这就是飞花风中转。 王忆哼着小调去王向红家里见秋渭水。 此时支书一家自然也起来了,秋渭水同样起来了,她在帮秀芳烧火做饭,早上要煮槐花粥。 槐花粥没有标准配料,怎么煮都行,像秀芳就是用大米、小米混合了槐花一起煮,另外她还泡发了一些银耳和花瓣进锅子里,这样熬出来的粥有着异样的香甜。 支书家里是把秋渭水提前当自己人了,盛出粥之后给她的碗里舀了一勺白糖。 王忆跟着混了一碗。 没有白糖,给扔了几粒糖精…… 说说笑笑的吃完早饭,王忆趁着还没有上课领着秋渭水在天涯岛上转了起来。 夏天就是不一样,哪怕是初夏。 朝阳跳出海面,阳光遍洒海上,气温升得很快,海上的清冷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能是昨天下过雨的缘故,海水比以往要更纯粹,是纯粹的海色,海蓝如晶,清美而纯净。 走在码头上,往东看是朝阳灿烂,往西看有岛屿碧绿,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垂眸便有碧海清波。 浪花从远处奔涌而来,日夜不休,远处海天一色、天与海浑然一体。 雪白的浪花拍打着海岸礁石,码头上的船只在荡漾,早起的渔民们开始忙活起来,将渔网、鱼叉、塑料箱装上船,准备一天的远航。 王忆领着秋渭水走上码头,众人便热情的招呼: “王老师吃过饭了?” “今天还要小杂鱼吗?” “王老师的对象真好看。” 海风吹起了秋渭水的棉布花裙,露出黑色的塑料鞋底小布鞋和笔直健康的小腿。 她每次迈步小腿上有颀长的肌rou线条拉动,充满活力。 码头上也有渔家的妇女,看见秋渭水的鞋子后妇女问:“小秋,你的鞋是不是双鸥牌布鞋?长征制鞋六厂的那个鞋子对不对?我看着挺像。” 王忆低头去看了看。 这种女式布鞋一直到22年也能看到,它是浅口设计,脚背上用一根带金属扣的扁带解决固定问题,能很好的显示出女性的柔美,一直到九十年代都会很受欢迎。 秋渭水往后收了收脚,说道:“是的。” 妇女问道:“是在哪家供销社买的?我去公社和县里都看来着,没有这个双鸥牌的呀。” 旁边的汉子叼着烟笑道:“嫂子你也买?这鞋子我看着不便宜。” “是不便宜,要七八块一双呢。”妇女说道,“不过我幺弟不是要结婚了吗?我准备送女方一双双鸥牌,这样体面。” 秋渭水说道:“县里的百货商场有卖的,嫂子你要的话我给你捎一双回来,是要送给新人吗?那这鞋子有红底的,你可以送一双红底的。” 妇女摆摆手:“不用红底的,红底的塑料是回收塑料做的。” 秋渭水疑惑的问道:“是吗?” 妇女煞有介事的点头:“对的,没错的,广播里都这么说。” 秋渭水说道:“好吧,那你想要白色鞋底的吗?这个价格还要便宜一点,五元六角钱,红底的要六元呢。你要是需要我下次来给你捎一双,不过来得及吗?” 妇女听了她的话挺诧异,问道:“白底的还不到六元?为什么供销社里打听的都要七元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