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7.生产队接鸡(9K求月票哈) (第1/4页)
我在1982有个家正文卷217.生产队接鸡天涯二号乘风破浪。 王向红戴着墨镜把着船舵,双手沉稳,一脸肃穆。 前面的甲板位置坐了好些人,有社队企业销售员也有妇女们组成的鸡笼搬运工。 今天强劳力继续正常出海,不过提前下工回来准备养鸡的事,因为要带回鸡苗,所以家家户户捉蚂蚱采草籽准备喂小鸡。 这样去收鸡苗的是妇女劳力。 因为周二搬粮食的妇女劳动力去市里跟着吃了一顿好饭,今天再去县里干活就引起了社员们的积极争抢。 虽然王向红一再不会有人请客吃饭了,可是社员们还是争抢的厉害:不能吃饭那跟着坐天涯二号远行一趟也不错。 王向红开船,有妇女扶着船舷推门进来:“支书,这船太好了,比咱的帆船要稳当多了。而且跑的也快,外面那个风呼呼的!” “你以为这油白烧了?”王向红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妇女又奇怪的问:“咦,支书、王老师,你们这里面也有风吗?那里面小红旗怎么都飘起来了?” 王向红道:“这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旗子,没有风也能保持展开状态。” 妇女道:“噢,是苏俄的材料吗?斯大林同志,我们共产党员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两面旗子是咱的国旗和党旗,它们也是这种特殊材料做成的?” 现在苏修是国家的敌人,苏俄并不是。 老百姓提起斯大林还是会称为‘同志’,提到赫鲁晓夫那就是‘赫鲁小玉米’了。 王向红也不知道这旗子具体是什么材料,他随口一句‘特殊材料’,没想到这妇女还问到底了,这样他只能瞥王忆。 王忆哪知道他瞥自己? 他戴着墨镜呢! 王向红也是瞥了好几下子才意识到这点,现在王老师是没法看自己眼色行事的。 天涯二号赶到县码头进入停泊位。 它依然是码头上的明星,船一停下立马有人从码头上走过来好奇的看了起来。 王向红特意掏出一根带过滤嘴的烟卷,他整理了一下墨镜位置,点燃烟卷慢慢的走出去。 他是公社的名人,公社和县里公用一个码头,所以很多人认识他,看见他便招手打招呼: “王支书你来了,好家伙,这船是你的?好船啊。” “老王支书啥时候买了这么一艘船?得多少钱呀?不得一个万?” “一万块买不着这船,你看看这个船多考究,好船啊,全县私人也没有几艘这样的船。” 王向红掏出红塔山大方的分出去:“老赵是你啊,来,抽支烟。” “老丁你也在这里,咱不得有两年没见了?我听你现在不干生产队长了?” “哦这船不是我的,是国家奖励给我们生产队的!” ‘奖励’这俩字咬的很重。 这话的时候他还不动声色的拉开绿军衣外套扇了扇风,然后露出了里面的背心。 背心上有个大红的五角星,下面是一行字:福海渔业大会战胜利奖励。 王忆蹲在船头看王向红装逼。 真是硬装啊! 运送鸡苗的货船还没有到,他们正等待着有意外惊喜赶到了:秋渭水的身影出现在码头上。 第一个发现秋渭水的是黄小花,黄小花赶紧喊:“王老师,秋、秋、秋……” 王忆一愣:“球球球,哦累哦累哦累?” “秋、秋同志、秋老师?”黄小花最终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现在的秋渭水。 王忆猛然站起来。 秋渭水气喘吁吁的来到码头上。 面色潮红。 满头大汗。 三片红式绿军衣被汗水染成了深绿色。 她又提了一个包,另外一侧胳膊上还挎着两个自行车车轮。 这大热天、拿这么多东西,别她一个姑娘家,就是王忆这么一个龙精虎猛的精神小伙也遭不住。 她的样子让王忆心疼坏了,赶紧跳上码头去接应:“你怎么来了?你你要来不提前给我在信里一声?” 秋渭水擦擦汗笑道:“我也是昨天才知道你今天会来——昨天我爷爷才知道鸡苗今天送到,然后他才找人给你送信。” “我想接鸡苗这样的事你肯定会cao心,又正好是傍晚接鸡苗,这样你应该会来的,于是我决定来找你。” “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她炫耀似的拍了拍车轮。 王忆给她捏了捏肩膀,道:“你以后什么都别带,你一声我上门去拿。对了小秋,爷爷还好吗?” 秋渭水道:“还挺好的,这次他从疗养院回来的时候带了新药,而且县医院安排了一位护士长照顾他病情,每天会给他挂个吊瓶,这样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王忆的心吊起来了。 怎么上护士来照顾老爷子了? 而且每天要挂一个吊瓶?! 他想起之前看的新闻报道,22年的时空里,老爷子现在应该已经没了,在82年时空里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这是怎么回事? 他能想到的就是秋渭水经过他的治疗后精神和心理情况较好,让老爷子深感欣慰,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许是这支撑他有了面对疾病的信念,让他的身体能继续扛得住。 联想新闻报道王忆心里沉甸甸的,但他不能在秋渭水面前表现出来,便笑道:“爷爷的精神好那就好,他在上班吗?如果在家里我去看看他。” 秋渭水道:“他在上班,他每天都要上班,只要不去医院,那礼拜天也不休息。” “要注意休息啊。”王忆道。 秋渭水无奈的:“没有办法呀,别我劝他,县里其他领导也劝他了。” “但他总是,党培养了他、人民养育了他,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他现在已经是一颗夕阳,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下,把剩下的余热都散发出来,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着秋渭水摇头:“劝不停的,老人都很固执。” 她飞快的瞥了眼王向红。 发现王向红没注意到自己话拍了拍胸口。 然后她又兴致勃勃的拿起了车轮,问道:“这是什么?” 王忆:“是自行车的轮子。” 秋渭水笑道:“错了,是轮椅的轮子——上次在招弟、来弟她们家里,我爷爷看到招弟奶奶得靠双手撑地上才能挪动身体,所以就想给她买个轮椅。” “但现在轮椅太少了,县里买不到,我爷爷就把他自行车拆掉了,让我带这车轮给你,他你们队里的老木匠手艺挺好的,有了这个车轮能做出一台轮椅的。” “这里还有两个小轮子,是我爷爷去县医院往急诊科的废弃病床上找来的。” 她打开挎包又拿出两个小铁轮。 王忆真心感动了。 妈咧。 真是个神仙爷爷! 他正要话,旁边的黄小花已经激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