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9.未来有限责任公司(祝身体健康) (第3/4页)
住的是楼房,所以你也想建一座楼房吗?” 王忆说道:“不是,我只是觉得建一座平房未必够用,咱们得着眼未来。” “等咱结了婚,咱们要有房间、孩子要有房间、我要有个书房,然后你喜欢音乐舞蹈我还想给你弄个练歌房或者舞蹈室。” 秋渭水恍然大悟,说道:“对对,你的想法真好,就要盖楼!” 王向红的嘱托被她扔到了九霄云外,自家男人一畅想未来她立马投敌了。 并且她还继续说:“那你钱不够对吗?没关系,我还有一千块的存款,我爷爷也有钱,我跟你说,我爷爷可有钱了……” 竹筒倒豆子,她把自己家里的财政状况透了个清清楚楚。 王忆瞪眼。 老同志工资不高,为什么那么有钱? 秋渭水也瞪眼,瞪了他一眼:“别瞎想,我爷爷这辈子没有贪污过集体一分一毫,是国家给他有补偿。还有我父母的单位也给他们有补偿,补偿款合计起来挺多的,具体我不知道,但比你卖红珊瑚雕的肯定多。” 王忆不信。 他拿出所有存单给秋渭水看:“比我的多?” 秋渭水看过存单当场沉默。 她抬起头看向王忆。 王忆回瞪了她一眼:“没抢银行,其实我是卖了一个瓷器……” 秋渭水全心全意的爱着他,完全可以说把一门心思绑在他身上。 所以王忆除了时空门的秘密其他方面对她没有隐瞒。 他把五彩鱼藻纹罐的事情前前后后说了一遍,秋渭水的小嘴慢慢就张开了。 最后王忆说道:“所以咱肯定能盖起楼房,另一个现在钱足够了,我准备礼拜天去城里给学生们买一身夏天的校服。” 秋渭水连连点头。 王忆伸手去搂住她,她害羞的推开王忆的手问:“你干嘛,光天化日的,这不好。” “别瞎想。”王忆露出语重心长的样子,“我是丈量一下你的腰围啥的,到时候给你也买一件新裙子。咱又没有卷尺,我只能用笨办法来衡量。” 秋渭水恍然:“这样呀?好吧。” 过了一会她问:“王老师你、你量哪里呀?” “三围都得量,胸围腰围臀围!” “你别骗人了,你就是想占我便宜!” “我是这样旳人吗?别说话,你一说话这个胸围就变了,让我好好的丈量一下……” 剩下几天风平浪静,生产队一切如常。 照例是礼拜五下午他们乘坐天涯二号一起回县里,祝真学回家、王忆陪着秋渭水去见叶长安。 老爷子的身体情况看起来还行,就是咳嗽加剧了一些,面色苍白了一些,但精神状态还不错。 秋渭水现在平时去育红班工作无法在家照顾他,县医院便安排了一名护士来照顾他起居生活。 这是一名稳重的妇女同志,叶长安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名字叫裘云,是县医院内科的护士长。 有护士长来照顾老爷子挺好的,毕竟更专业,这样老爷子有点问题她可以给出更准确的判断进行协助治疗。 但王忆能看出老爷子对秋渭水的思念。 下午他一下班就回来了,在楼房门口就透过窗户往里看,这真是望穿秋水。 王忆看的心里不好受。 秋渭水还不知道爷爷的病情但他知道,所以他在心里做了决定,如果老爷子的病情可以通过靶向药物进行治疗这是最好,他会提供靶向药物。 如果老爷子的肺癌是靶向药物不能诊治的那一类,那么王忆就要把秋渭水送回来了。 必须得让秋渭水陪伴在老爷子身边陪他走过最后的一段路。 否则别说他良心不安,就说秋渭水的余生那肯定很痛苦,她不会原谅自己缺席了爷爷最后一段人生这件事。 晚上王忆去住了招待所。 毕竟他还没有和秋渭水订婚,住人家姑娘家里影响不好,何况得给爷孙俩留下说私密话的空间。 7月3号星期六,王忆坐客船直奔沪都而去,说是要去沪都给学生买校服和凉鞋。 实际上他在沪都什么事都没有,完全可以去了后随便找个门回22年。 但他还是在沪都停留了一下。 他要打听关于在沪都开公司的事宜。 以后随着经济政策进一步开放,市场会越来越活跃,有很多捡钱的机会,只要弯腰就行了,不费事。 这种机会王忆不想错过,而且在沪都有个小公司以后那很多事情办起来就简单了,还有很多快递他都可以以这个公司的名义来发往生产队。 沪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国家选择用来跟外国金融对接的地方,市场发展较快、商业氛围比较浓厚。 王忆带着户口本和介绍信去工商局顺利办了一张营业证,单位名字就叫‘未来有限责任公司’。 至于在哪里租房、干什么工作、招聘什么员工这三大问题他心里已经有底了。 他不想租房,他想直接买房。 招聘人手肯定得找能信得过的,他在沪都能信得过谁?自然是陈谷。 陈谷曾经在22年时空一心当他干爹,这次在82年时空王忆要当他的商业教父! 根据他所知,陈谷是在九十年代下海经商的,但根据他父亲偶尔提及的消息来看,这货一直不想在单位熬日子,他挺早就想去做生意了。 所以王忆琢磨着找机会跟他接触一下,具体了解他对职业和人生的规划,可以的话直接把他招徕到手。 陈谷从小在沪都长大,算是本地人,这样招徕到他后可以让他负责买一座门头房办公司。 可是如果他要买房子开公司,那他手头上这五万多块钱就没多少用处了,他得想办法在82年赚点钱。 怎么赚钱呢? 这事得仔细谋划,王忆不着急,他这人优点不多,也就长得帅身材好品德高洁以及有耐心。 收拾好营业证,他找没人的废弃房屋穿门回到22年。 22年这边比较忙。 生产队大灶已经收拾出来了,王忆给墩子打电话,墩子开车把他接过去—— 一座热热闹闹的饭店出现在他面前。 王忆在沪都买了好些七十年代的宣传画,比如印着‘比劳动热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