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6.保密工作小组(祝好) (第2/4页)
机,那是咱们国家仿徕卡的第一台相机呢。” “咱们国家仿徕卡的第一台相机是首都的大徕卡。”女馆长纠正了他的话。 中年人不在意的说:“大徕卡只出了样机,首都照相机厂当时一算成本,再结合自己的加工能力,发现自己没那个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女馆长笑道:“行吧行吧,有58系列的照相机用着你们还不满意?还得买进口照相机?买徕卡、买佳能、买尼康吗?” 中年人摇头:“那咱可买不起。” 女馆长白了他一眼:“你还知道咱买不起?为什么买58-1?” “58-1是80元一台,便宜,沪都照相机生产厂是出产一台补贴一台,所以最终生产了一千多台便终止了生产线,换上了58-2。” 中年人问道:“58-2多少钱?” 他又对王忆说:“80元一台照相机确实便宜,我们馆长一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一台照相机了,有点夸张。” 王忆暗道确实有点夸张,省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的一个月收入才能买一台性能很差劲的相机。 国家的发展不容易,真是从一穷二白里走出来的! 女馆长说道:“58-2的出厂价是217元,但咱们店里用上的时候是67年了,那时候58-2已经积压几千台开始降价销售,咱们买的时候应该也是80元,我找找发票。” “不对。”她拍了下手冲王忆笑起来,“对不住呀,古天乐同志,我把你给忘记了,跟我同事聊了起来,这真是不应该,真是犯错误了。” 王忆摆摆手说道:“馆长您别客气,我喜欢听你们聊天,能够增长见识。” 这话可不是虚的,他真是长见识了,问道:“馆长,你们这里还有58-1相机吗?” 听两人的意思这款相机只出产了1000多台,那如果能够买到手并且成功带到22年,他估计价钱便宜不了。 女馆长点点头说:“有,有两台,怎么了?” 王忆试探的问:“能不能出售呢?” 女馆长很高兴:“你愿意买吗?” 她又提醒王忆:“古同志,这都是老式的相机了,工艺比较差劲。” “相机属于精密仪器,拿58系列机器来说,虽然说解放初期的机加工已经有一定基础,民间也有一大批机加工的能工巧匠,仿制相机机械部分并没有太大困难,但是镜头不行,这叫光学部件。” “最后是选择了眼镜厂制作的镜头,具体应该是奉天光机所的图纸,吴良材眼镜厂加工制作的。” 王忆说道:“我买了不是自己用,是收藏,我特别喜欢收藏这些精密仪器,看着它们我就好像看到了时代的发展,里面藏着过去的时光呢。” 女馆长看看他的相貌、感受了一下他的气质,觉得他应该是一位搞艺术的青年,出自一个有艺术涵养的家庭。 她对王忆说:“我们这里有两台58-1相机,保存的都比较好,每一台可以以出厂价的半价卖给您。” “再就是徕卡老式胶片相机,这台相机是外国进口的机器,本来定价是五百元,但上级单位允许我们以五十元对外出售。” 王忆一听这价格都很舒服,全买! 58-1相机的情况不好说,22年的价格不清楚也不了解它们能不能带到22年,但这徕卡老式胶片相机没问题,一般是能带到22年去的。 因为这相机个头太大了,除非进博物馆否则没希望保存到22年,从82年来算,未来40年一般是不能完好保存的。 曙光照相馆的员工对待国有财产非常仔细,58-1相机保存很好,它们是白色金属机身,只说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工艺很出色。 而且每一台相机都是用一个木匣子保存,里面有全套的配件和镜头。 王忆看到它们的样子就知道,这样的相机只要能带到22年哪怕卖不出去那放在公司或者生产队大灶里当饰品也是好的。 交钱开发票,拿货走人。 他挑起担子准备离开,走出去没几步后面响起招呼的声音:“哎哎哎,同志你先别走。” 声音有些耳熟。 王忆回过头去然后看到了一个肥头大耳。 找他买过尼康f-3的曹新国。 见此他急忙拉低了草帽。 但这是没必要的多余动作,曹新国认出他来了,嘿嘿笑道:“同志,咱们又相遇了。” 王忆冷漠的说:“对不起,我不认识你,你叫下我有什么事?” 曹新国表示明白,说:“对对对,咱们不认识,咱们是陌生人。” “那啥,是这样的,就是刚才我听朋友说,你这里有曰本的相机?尼康f-3?我想买一台。” 王忆抬了抬草帽:“你的那台机器呢?” 曹新国讪笑道:“好好的保存在家里呢,这次是帮我一个亲戚买的。” 王忆问道:“你亲戚也是翁洲的?” “不是,他是西北的,上个月他来我们家里走亲戚,看到了我的尼康相机,于是很感兴趣想要买一台。”曹新国说道。 王忆说道:“价钱呢?” 曹新国小心翼翼的问:“你应该知道,咱们的西北人民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四千块!”王忆已经不信任这伙人了,一个他一个苏念,都他妈狡猾的跟小鬼子一样。 曹新国唉声叹气:“四千块真的太贵了……” “那就三千八,本来我是准备了两百块的介绍费,就是给你的感谢费。”王忆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三千八的底价,这样就没有给你的感谢费了。” 曹新国赶紧说道:“等等,大哥你先等等,四千、就四千了,这钱一分不少我给你带过来!” 王忆听到后点点头。 真是个讲义气的人。 双方约定老地方交易,时间定在14号的晚上,13号结束培训大会,这样14号时间比较充裕。 挑着担子回到仓储地,然后要做的就是等待王东义、麻六回来,天涯岛也派出了天涯三号来接应他们,王忆先行去码头等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